中国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能力评价研究
2014-08-02闫振坤
闫振坤,潘 凤
(深圳大学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中国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能力评价研究
闫振坤,潘 凤
(深圳大学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在比较中国经济特区工业和服务业转型趋势基础上,从产业成长水平、结构转换水平、规模水平、效益水平、相关支撑条件六个维度构建了评价中国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能力的评价体系,并对中国经济特区产业转型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深圳在五大经济特区产业转型发展中具有综合优势,其他经济特区在加快产业转型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条件。基于评价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加快特区产业转型的相关政策建议。
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能力;评价
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特区的产业发展实践不仅为国内众多城市助推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而且对指导中国乃至世界新兴特区的规划建设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的双重影响之下,经济特区必须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继续发挥在改革开放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快速适应国内外环境条件复杂变化的新要求,积极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探索出一条“稳增长”与“调结构”同步推进的发展道路。
产业转型是新时期经济特区加快产业发展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大课题。从产业形态上看,产业转型是对结构、组织和技术等多方面实现高级化发展的过程;从要素配置的角度来看,产业转型是在一定的市场需求条件下,资本、劳动力等生产力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的过程。如何衡量产业转型的能力,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尽管研究转型升级的文献有很多,但均从静态视角出发、多选取支撑产业转型的“存量”指标进行体系构建。本文尝试从产业升级转型的“增量”视角出发,以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为研究对象,积极尝试对产业转型能力的动态化研究。
一、中国经济特区产业转型的一般观察
(一)经济特区工业产业转型分析
1.经济特区产业成长性
2012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大经济特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19 248.17亿元增长至21 551.1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增速,其中,深圳和厦门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在五大经济特区中,深圳、珠海、厦门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高于10 000美元,而汕头、海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仍然低于5 000美元。从增速上看,深圳、海南、汕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分地区看,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为12 950.06亿元[1],比上年(下同)增长10.0%,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在全国内地城市中继续保持第4位;深圳人均生产总值123 247元,同比增长11.62%;在2012年在全国副省级(含)以上城市技术产业化能力测评中[2],深圳排名第一位,显示出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内生动力。珠海地区生产总值为1 503.76亿元[3],比上年增长7.0%;人均生产总值89 794元,同比增长6.32%。汕头在五大经济特区相对落后,2012年,汕头地区生产总值为1 415.01亿元[4],比上年增长9.5%;汕头人均生产总值23 596元,同比增长11.17%。厦门地区生产总值2 817.07亿元[5],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厦门人均生产总值70 832元,同比增长9.27%。海南地区生产总值2 85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海南人均生产总值32 374元[6],同比增长12.03%。
2.经济特区产业结构转换水平情况
从五大特区的三次产业规模和增速来看,2012年,深圳第一产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5 737.6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7 206.12亿元,增长12.3%。珠海第一产业增加值39.02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776.36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668.70亿元,增长8.0%。汕头第一产业增加值80.4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740.2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604.37亿元,增长7.3%。厦门第一产业增加值25.21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1374.01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 417.85亿元,增长11.7%[7]。海南第一产业增加值711.47亿元[8],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803.67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1 340.12亿元,增长9.4%。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12年深圳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0.0∶46.5∶53.5调整为0.0∶44.3∶55.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珠海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6∶54.4∶43.0调整为2.6∶52.9∶44.5。汕头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8∶50.9∶43.3调整为5.8∶51.5∶42.7。厦门的三次产业结构由1.0∶51.4∶47.6调整为0.9∶48.8∶50.3。海南则由26.1∶28.3∶45.6调整为24.92∶28.15∶46.94。
与上年相比,深圳、珠海、汕头第一产业所占GDP的比重都较去年持平;除汕头外,其他四个经济特区中第二产业所占GDP的比重都较去年下降;除珠海外,其他四个经济特区中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都较去年上升。
在五个经济特区中,深圳和厦门的三次产业结构为“三、二、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50%,显示产业结构演进已经处于较为高级的阶段。珠海和汕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50%,说明工业化进程还处于深化中。海南三次产业结构为“三、一、二”,显示在特殊要素禀赋、区位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同方向的演进路径。
为了更好说明经济特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状况,可以计算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值Cij:
Cij=∑|Qij1-Qij0|
其中,Qij为i经济特区的j产业在整个产业中所占比重,其下标0、1分别代表2011年和2012年。Cij值越大,说明经济特区产业结构变化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根据计算结果,与上年相比,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的产业机构变化值依次是4.39%、5.55%、6.09%、2.67%和5.46%。由此可见,五大经济特区中,汕头产业结构变化值相对大些,珠海、海南和深圳产业结构变化值居中,而汕头最小(图1)。
图1 五大经济特区产业结构变化值(%)
为了解经济特区三次产业变动的方向和强度,还需要计算产业变化趋势值Bij:
当Bij大于1时,表明i经济特区的j产业比重提升,即j产业出现相对扩张;当Bij等于1时,表明j产业比重保持不变;当Bij小于1时,表明j产业比重下降,产业相对而言在收缩。Bij值与1的距离越大,说明j产业扩张或收缩的强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图2 五大经济特区三次产业变化趋势平均值
从三次产业变化趋势的平均值来看,五大经济特区总体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保持不变,第二产业收缩和第三产业扩张的趋势(图2)。分地区来看,五大经济特区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第一产业变化趋势值,深圳、海南、厦门三大地区的第一产业均在收缩,汕头和珠海的第一产业相对扩张。从五大经济特区第二产业的变化趋势值来看,五大经济特区表现出完全相同的趋势,即第二产业比重都在下降。从五大经济特区第三产业的变化趋势值来看,五大经济特区中除汕头外,其他四大经济特区的第三产业均呈现扩张的趋势。
3.经济特区高级产业的规模水平
制造业转型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在表现特征上,既体现为工业新产品、新产业的出现与兴起,又体现出传统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以深圳为例,2012年,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2 931.8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 888.41亿元,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1.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中,电子信息产业11 360.20亿元,增长8.7%;新材料及新能源产业722.50亿元,增长11.0%;光机电一体化产业625.70亿元,增长8.9%;生物技术产业134.10亿元,增长11.8%;环保及其他产业89.30亿元,增长12.9%,显示出产业转型过程中新兴产业与新产品对产业转型的巨大带动作用。
由于海南新产品产值数据不可得,从其他四大经济特区的新产品产值来看,深圳较珠海、汕头、厦门都有显著的优势。2012年,珠海、汕头、厦门新产品产值分别为727.91亿元、139.94亿元和123.78亿元。深圳分别是珠海、汕头、厦门新产品产值的8倍、44倍和5倍。
从其他四大经济特区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来看,深圳较珠海、汕头和厦门也有显著的优势。在新产品销售收入中,深圳新产品出口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64.4%,厦门为51.4%,显示出强劲的出口需求拉动特征。相较而言,珠海比重为30.2%,汕头为25.7%,显示出新产品转化为出口竞争力的能力较弱。
从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来看,海南最高,达到337 067元/人,其次是厦门,为168 700元/人,深圳与珠海分别为148 073和146 606元/人,汕头最低,仅为129 593元/人。
4.经济特区产业转型的支持条件
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间接影响。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有助于迅速提升一国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国际经验表明,研发投入强度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过程中持续上升。为深入观察五大经济特区制造业产业转型的潜力,选取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R&D经费内部支出和专利数量三类指标进行分析。
2012年,在五大经济特区中,深圳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达1 962 020人,R&D内部支出461.87亿元,均显著高于其他四大特区。在珠海、汕头、海南和厦门四个特区中,厦门在以上两项指标追赶深圳具有较大的潜力,但从创新投入强度和单个企业创新能力来看,两者还有较大的差距。2012年,厦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1.5%,新产品开发投入强度(新产品开发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1.6%,分别比深圳低0.7和0.8个百分点。此外,在厦门开展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012年平均每个企业拥有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74人年,投入企业内部R&D经费0.18亿元,开展R&D项目6.23项;与深圳190人年、0.50亿元、12.30项的平均水平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见表1)。
表1 2012年厦门、深圳规上工业企业主要科技指标对比
指标单位厦门深圳规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个16585835有R&D活动单位数个392928主营业务收入亿元4549.7520986.93研发投入强度%1.52.2新产品开发投入强度%1.62.4平均每个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人年74190平均每个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亿元0.180.50平均每个企业R&D项目项6.2312.30企业研究机构数个233608
从专利指标来看,2012年五大经济特区专利申请量中,深圳以73 109项专利名列第一,汕头以10 388项专利总量位居第二,专利总数均显著超过在制造业规模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厦门和珠海(见表2)。
表2 2012年五大经济特区专利申请量(项)
特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深圳31068237061833573109珠海2287351312977097汕头16382130662010388海南8657472121824厦门2513526321899965
(二)经济特区服务业转型分析
1.经济特区服务业结构变化
按照国民经济统计行业分类,服务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根据对五大经济特区服务业增加值的行业数据分析,可计算出2011年—2012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的服务业结构调整变化值分别是4.72%、3.84%、1.08%、12.97%和7.89%。其中,海南、厦门服务业内在结构变化值较大,而深圳、珠海、汕头结构变化值相差不大,这表明珠三角服务业内在结构调整相对稳定,而海南和厦门结构调整相对大些。
图3 五大经济特区服务业内在结构变化值
2.经济特区服务业行业变动
通过计算五大经济特区的服务业行业变化趋势值,可以发现,2011年—2012年,五大经济特区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住宿和餐饮业略小于1外,其他四种服务业变化趋势值均大于1,说明多数服务业处于平稳扩张的态势。
分城市来看,深圳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92),住宿和餐饮业(0.93),金融业(0.94)均处于收缩状态,批发和零售业(1.03)、房地产业(1.07)和其他服务业(1.02)均处于扩张状态。珠海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90),批发和零售业(0.94)、住宿和餐饮业(0.98),变化趋势值都小于1,处于收缩状态,金融业(0.94)、房地产业(1.07)和其他服务业(1.02)均处于扩张状态。汕头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2)、住宿和餐饮业(1.01)均处于扩张状态,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均等于1,说明产业结构处于稳定状态,住宿和餐饮业(0.95)和房地产业(0.99)变化趋势值都小于1,均处于收缩状态。相较深圳、珠海和汕头,海南、厦门的多数服务业门类处于扩张状态。从行业变化趋势值上看,海南的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和其他服务业行业均大于1,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均小于1。厦门的房地产业、金融业、住宿和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大于1,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均小于1。
图4 五大经济特区服务业行业变化趋势平均值
二、经济特区产业转型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一)指标体系设计
1.设计原则
构建评价体系是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经济特区产业转型发展的进程,进而在比较中识别五大经济特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关键难点和存在的问题。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评价体系的设计既要遵循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的一般性,也要突出本研究主题的典型性。
图5 五大经济特区服务业行业变化趋势值
(1)系统性原则
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评价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是一个大系统,必须要尽可能通过指标设计揭示产业转型的本质。基于产业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从产业发展的成长性、结构升级、规模扩张等多维角度构建指标体系。
(2)可操作原则
在指标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五大经济特区的数据基础。一方面,指标内容要力求明确、具体、可供测量、易于应用,定量指标应能方便获取或者测算。
(3)代表性与动态性原则
在指标设计过程中,指标的选取和设置要尽可能与经济特区产业转型发展的评价目标直接相关,并结合经济特区转型发展的特点,从产业转型的主体需求角度出发,区分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差异,选择关键性和最具代表性指标,摒弃一般性指标。
(4)引导性原则
设计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评价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五大经济特区产业转型发展进行评价,进而起到加快特区产业转型的作用。
2.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遵循上述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评价体系设计的四大原则,借鉴国内外关于产业转型评价的相关文献,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定量数据主要来源于五大特区的统计年鉴和相关省市政府等公布的年报。
表3 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评价体系
评价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评价体系产业成长水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现代服务业增速结构转换水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规模水平新产品产值现代服务业产值效益水平人均产出地均产出相关支撑条件(市场和技术创新)R&D经费内部支出新产品出口收入专利申请数量
(二)定量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16.0对公因子进行提取。如表4所示,前3个公因子特征值都大于1,显著大于后者,从第4个公因子开始特征值变化平稳,且小于1。前3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95.537%,因此,提取前3个公因子比较合适。
根据表4可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X5)、新产品产值(X6)、现代服务业产值(X7)、R&D经费内部支出(X10)和新产品出口(X11)五项指标在第一个公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可称之为转型效果因子,其贡献度最大,为42.78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X2)、现代服务业增速(X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X4)、人均产出(X8)、地均产出(X9)、申请专利数(X12)在第二个公因子上有较多的载荷,可称之为转型进程因子,其贡献度占3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X1)在第一个公因子上有较多的载荷,可称之为转型基础因子,其贡献度占15.754%。
根据得分矩阵,用回归法计算公因子得分,可以写出各因子得分的表达式:
F1=0.127X1+0.132X2-0.121X3+0.043X4+0.109X5+0.243X6+0.28X7-0.12X8-0.66X9+0.261X10+0.261X11+0.037X12
F2=0.139X1-0.305X2+0.104X3+0.168X4+0.100X5-0.058X6-0.122X7+0.079X8+0.179X9-0.080X10-0.078X11-0.328X12
F3=-0.691X1+0.031X2+0.355X3-0.053X4-0.600X5-0.084X6-0.080X7+0.234X8+0.149X9-0.095X10-0.099X11+0.330X12
将五大经济特区的指标值代入上述方程,计算出各因子得分,并运用总方差解释表中公因子方差的贡献率,可以构造出综合评价模型:
F=0.42783F1+0.37F2+0.15754F3
将各因子得分代入上式,可以得到五大经济特区产业转型的综合得分(如表5所示)。
从综合得分来看,深圳处于五大经济特区产业转型综合得分的首位,其次是厦门、珠海、汕头和海南。从构成综合得分的三大因子来看,深圳由于在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X5)、新产品产值(X6)、现代服务业产值(X7)、R&D经费内部支出(X10)和新产品出口(X11)五方面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且转型模式日趋成熟,因此在转型效果方面处于五大经济特区领先地位;在转型进程方面,厦门、珠海在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X2)、现代服务业增速(X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X4)等方面快速提升,因此占据领先地位。产业基础是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方面,深圳、珠海、海南均具有较强的优势条件,产业转型具有坚实的基础。
表4 总方差解释度汇总
成份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累积%合计方差的%累积%合计方差的%累积%18.21368.44168.4418.21368.44168.4415.13442.78342.78322.17118.08886.5292.17118.08886.5294.44037.00079.78331.0819.00895.5371.0819.00895.5371.89015.75495.53740.5364.463100.00053.482×10-162.902×10-15100.00062.998×10-162.499×10-15100.00071.140×10-169.501×10-16100.00087.284×10-176.070×10-16100.0009-2.021×10-17-1.684×10-16100.00010-8.254×10-17-6.878×10-16100.00011-3.361×10-16-2.801×10-15100.00012-3.815×10-16-3.179×10-15100.000
表5 五大经济特区产业转型综合得分排序表
特区F1F2F3综合得分排序深圳0.735690.0781780.2709031.0847711厦门-0.085550.312339-0.0987400.1280482珠海-0.382150.2756680.1933680.0868833汕头-0.16092-0.063220-0.212580-0.4367204海南-0.10707-0.6029700.066166-0.6438705
三、促进经济特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激活内生增长动力,推动特区产业发展深度转型
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长期来看,特区制度创新所需破除的全局性、根本性障碍日趋显现,特区发展的制度创新优势相对内地省市日趋衰减,制度创新诱发的增长活力空间愈发狭小。短期来看,特区经济发展正与全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趋同性。2012年,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增长速度虽然高于全国水平,但也呈现出增速放缓迹象。在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外需日趋乏力的背景下,作为外贸依存度较高的经济特区,其产业发展会遭受更大的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2013年,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党中央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特区的产业转型更应从特区战略转型的全局出发,针对当前绝大多数经济特区科技投入产出能力不足、科技创新水平低等突出问题,积极挖掘技术创新诱发的内生增长动力,加快推动特区产业的深度转型。[9]
(二)突破特区产业转型发展的薄弱环节,增强特区产业转型能力
从经济特区产业转型发展能力上看,除深圳在多年的产业发展中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规模、效益和科技支撑基础外,其他四个经济特区仍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长效动力不足、产业结构转换水平较低、高新产业规模较小等突出问题。如从高新产品的发展规模上看,2012年,珠海、汕头、厦门的新产品产值分别为727.91亿元、139.94亿元和123.78亿元。深圳分别是珠海、汕头、厦门新产品产值的8倍、44倍和5倍,经济特区之间新产业发展的速度、效益不平衡问题极为突出。在经济特区产业转型发展能力的定量评价中,深圳尽管在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现代服务业产值等方面领先,但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现代服务业增速等速度指标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日趋放缓;珠海尽管拥有与深圳近似的全员生产率,但产业规模、R&D投入等指标却与深圳有较大的差距;相较其他四大经济特区,海南产业结构的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产业转型效果、支撑条件指标均较其他经济特区存在较大差距;汕头属于经济总量较小的经济特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集聚辐射功能的有效发挥,削弱了创新资源的聚集效应和衍生效应,在参与国际中高端竞争中容易处于劣势;厦门尽管具有产业转型发展的优良基础,但在科技投入产出能力和研发水平上均较深圳有较大差距,极大的束缚了厦门产业转型的内生增长动力。在资源要素环境制约日益尖锐的大环境下,五大经济特区只有针对产业转型发展的薄弱环节不断增强产业转型能力,才能积极赢得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新机遇,落实好特区产业发展对全国产业发展的使命和带动作用。
〔1〕 深圳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4-10)http://sztj.gov.cn.
〔2〕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广东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 2012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3-29)http://www.stats-zh.gov.cn.
〔4〕 2012年汕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3-25)http://sttj.shzntou.gov.cn.
〔5〕 2012年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4-10)http://www.stats-xm.gov.cn.
〔6〕 2012年海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1-27)http://www.hi.stats.gov.cn.
〔7〕 厦门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总队.厦门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8〕 海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海南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9〕 毛蕴诗,金雨晨,李杰.加工贸易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广东省纺织服装业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2(8):58-63.
(责任编辑 周吉光)
The Evaluation Study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Capacity on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YAN Zhen-kun, PAN Feng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60)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industrial and service?transformation trend on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bility appraisal system from six dimensions: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level, structure level, scale level, benefit level, the relevant supporting conditions. Then,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capacity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n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henzhen has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among the five special economic zones, other special economic zones have the advantage on the process of speeding up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finally, this paper gives some related policy suggestion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capacity;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the evaluation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4.06.007
2014-08-19
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4.06.007.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9 15:3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经济特区转型发展的制度研究”(11JJD790050);深圳市社科联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深圳特区转型发展的制度研究”(125A050)。
闫振坤(1983—),男,河南焦作人,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F127.9
A
1007-6875(2014)05-00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