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研究
2014-08-02刘立军
刘立军
(1.河北农业大学 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2.石家庄经济学院 经贸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研究
刘立军1,2
(1.河北农业大学 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2.石家庄经济学院 经贸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论文根据2005年—2011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IMD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编制思想基础上提出了7个方面共同支撑的竞争力指标体系:竞争力实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并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数,进行了实证检验,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创新的方向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引领了新兴科技、工业、商业以及金融业的深度融合。在科技革新力量推动下,一批批新兴产业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成长,以其特有的生命力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崭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构成了这个国家或地区摆脱经济危机的主要力量,并在危机之后有力的推动经济进入新一轮繁荣发展。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国家的经济出现停滞不前,甚至衰退的现象。与此同时,全球科技水平飞速发展,但资源和能源问题日益紧张,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以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信息网络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1981)[1]是最早提出战略性产业概念的学者,他将“战略部门”定义为处在投入—产出关系中关联最密切的经济体系。此后,“战略性产业”一词被频繁采用。蒂斯(1991)[2]认为,战略性产业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学习型经济和网络经济的特征,正是因为这些特征,使得它具有强大的竞争力。Blank(2008)[3]认为,新兴产业是充满未知性的产业,通常由一个新的产品或创意所形成,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如对产品的需求、潜在的增长潜力及市场条件都不确定,而且没有原有的轨迹可循。
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的研究开始涉及新兴产业,研究内容上多集中讨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周叔莲(1984)[4]认为传统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因此必须积极利用新技术来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同时又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有重点地发展新兴产业,逐步提高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林慧勇(1986)[5]认为,应该努力发展传统产业,优先发展新兴产业,在投资上,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比例,扩大新兴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学者开始逐渐开始把视角放在对新兴产业的研究上,但此时对于新兴产业并没有概念上的界定。国务院于2010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也开始涉及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核心竞争力、政策的选择和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谭蓉娟(2012)[6]探索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获得和提升的内在机理,认为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两个因子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影响最为显著。李晓峰(2011)[7]认为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正确识别和培育,直接关系到该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关系到区域经济的走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已经起到了支柱作用,那么,如何客观、科学、全面地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全景,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尝试借鉴IMD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编制思想,构建包括竞争力实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共7方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以期正确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05年—2011年间健康发展,实现了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达到91.36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总值达到44.47万亿元,相当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总值的48.7%,年均增长22.89%;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数达9 955.6万人,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业人数达4 167.7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数的41.9%;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4.3万亿元,年均增长26.62%;实现利润总额3万亿元,年均增长30.75%;上缴所得税3 780亿元,年均增长24.54%。
表1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05年—2011年发展概况表
年份总产值(亿元)增长率(%)出口交货值(亿元)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率(%)利润总额(亿元)增长率(%)缴税总额(亿元)增长率(%)200511523326.512422230.3311270926.4553816.2297814.71200616746045.323348438.2316464246.08831150.06137040.13200719933819.043903216.5719660519.411081030.07166721.66200827707239.004370411.9727942042.121463535.38206023.620092802591.1541635-4.74277436-0.711659513.3921444.04201036660330.815553033.3736699532.282610057.27322550.47201144472021.316314313.7144306920.732944812.83378017.21平均24272222.893991719.9224125526.621452630.75201024.54
战略性新兴产业2006年的产业生产总值增长最快,达到45.32%,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保持在30%以上的年份共有3个,分别是2006年、2008年和2010年。出口交货值在2006年的增长最高,增长率为38.23%,其他年份的增长速度也较快,实现30%以上的增长率的年份分别为2005年、2006年、2010年这三年,增长潜力很大。主营业务收入在2008年之前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态势,2006年和2008年两年的增长率均超过40%水平,但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利润总额的增长很快,除去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2006年—20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30%,尤其在2006年和2010年两年中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达到50%以上。缴税总额的增长速度也很高,2006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40.13%和50.47%,对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贡献较大。
2008年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009年的出口交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均出现了下降,其中,出口交货值的下降幅度最大,主要因为经济危机导致世界有效需求锐减,进而引发实际出口贸易的减少,在出口渠道受阻的情况下,又进一步带来整体收入水平的降低。当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口交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均首次出现负增长,分别为-4.74%和-0.71%。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总值、利润总额以及缴纳税款仍然保持着增长,并且在2010年重新恢复到之前快速增长的强势轨道上。这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尽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危机的冲击,但并未损害自身的发展机制,始终保持着优越的成长潜力和发展前景。
节能环保产业出口交货值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水平出现了下降,说明节能环保产业的外部需求比较脆弱,需要着重防范外部风险的内部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8 413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41 047亿元,实现年均增幅37.3%;出口交货值增长速度更快,2005年—2011年间累计实现了10倍的增长。生物产业生产总值从5 953亿元发展到23 562亿元,年均增幅超过30%;2011年实现利润总额2 346亿元,是2005年的近5倍。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27.94%,2011年达到2 005亿元;利润总额由2005年的259亿元增加到1 873亿元,增幅明显。2011年新能源产业生产总值为13 714亿元,较2005年翻了一番;出口交货值迅猛增长,年均增长率接近100%,短短6年间累计增长了30倍;利润总额从205亿元上升到998亿元,年均增幅接近40%。新材料产业的生产总值相较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大,2011年总产值已经超过23万亿元,并保持年均30.41%的增长;利润总额的增幅也很快,年均增长率达到35.43%。新能源汽车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8 46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6 542亿元;利润总额从397亿元增加到6 627亿元,上涨幅度超过35倍。
从绝对数额来看,新材料产业的生产总值、出口交货值以及利润总额都要高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发展速率来看,新能源汽车业的生产总值增速和利润总额增速最高,新能源产业的出口交货值的增幅最大。
表2 七类战略性新兴产业2005年—2011年发展概况表
总产值(亿元)2005年2011年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出口交货值(亿元)2005年2011年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率(%)利润总额(亿元)2005年2011年利润总额年均增长率(%)节能环保产业195063153310.0855853367—1011233718.2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84134104737.3020742039457.95329214145.45生物产业59532356231.67711185121.10457234638.68高端装备制造业52532405135.56585200527.94259187348.58新能源产业55351371419.905741696896.8620599837.21新材料产业6211023426830.41113572704118.9528811312435.43新能源汽车84627654255.343337678815.26397662775.63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竞争力最初是以国际竞争力的形式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最初国际竞争力研究是定位于国家竞争力的,其研究由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在1980年率先进行。他们认为国家竞争力是创造增加价值,从而增加国民财富的能力,并由此出发以企业管理、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8个方面加以评价。而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认为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应着重于产业竞争力。他把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国与国在某一产业的竞争,应是国与国之间在商业环境方面的竞争。所以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能够创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使该国的服务业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他认为国家竞争优势是产业的竞争优势问题,而产业的竞争力,即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法律环境如何影响该产业的问题,而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与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政府和机遇,即“五力”模型。[8]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数的构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构建一个简明综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项主要原则:(1)科学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动态性;(4)可操作性原则。
在IMD的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编制思想基础上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7个方面共同支撑的竞争力指标体系:竞争力实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见表3)。
(二)计算方法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数采用标准化方法等加总计算指数总得分。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标准化处理。对于正向指标采用公式(1)进行处理,逆向指标则采用公式(2)。
(1)
(2)
其中,Φ代表求标准正态分布的累计概率分布,i代表第i个子系统,j代表第j个子系统中的第j个指标,k代表不同工业企业(i、j=1,2,…,7;k=1,2,…,537)。
表3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表
要素指标名称和计算方法竞争力实力1.1总产值1.2利润额(利润总额)1.3主营业务收入1.4资本额((本年资产总计+上年资产总计)/2)1.5劳动力人数(年内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6资本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总额)1.7劳动力资本额(资本额/劳动力人数)成长竞争力2.1总产值增长率(本年总产值/上年总产值-1)2.2利润额增长率(本年利润额/上年利润额-1)2.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2.4资本额增长率(本年资本额/上年资本额-1)2.5劳动力人数增长率(本年劳动力人数/上年劳动力人数-1)2.6资本利润率增长率(本年资本利润率/上年资本利润率-1)2.7劳动力资本额增长率(本年平均劳动力资本额/上年平均劳动力资本额-1)市场竞争力3.1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收入/全国汇总的产品销售收入)3.2主营利润率((利润总额-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收入)3.3出口交货值3.4出口产品比率(出口交货值/工业销售产值)3.5产品销售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6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本年产品销售收入/上年产品销售收入-1)3.7出口交货值增长率(本年出口交货值/上年出口交货值-1)成本竞争力4.1单位产品销售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4.2单位产品销售费用*(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收入)4.3单位行政费用*(行政费用/主营业务收入)4.4单位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4.5单位劳动力成本*((本年应付工资总额+本年应付福利费)/全部职工人数)4.6单位产品销售成本增长率*(本年单位产品销售成本/上年单位产品销售成本-1)4.7单位劳动成本增长率*(本年单位劳动成本/上年单位劳动成本-1)创新竞争力5.1单位出口交货值(出口交货值/产品销售收入)5.2单位劳动力出口交货值5.3单位出口交货值增长率5.4单位劳动力出口交货值增长率5.5出口交货值贡献率(出口交货值/全国汇总的出口交货值)5.6劳动生产率增长率5.7资本生产率增长率投资竞争力6.1资本回报率((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实收资本)6.2固定资产回报率((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固定资产合计)6.3资本回报增长率6.4固定资产增长率((本年固定资产-上年固定资产)/上年固定资产)6.5实收资本增长率((本年实收资本-上年实收资本)/上年实收资本)6.6折旧收益率((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本年折旧)6.7资产增值保值率(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管理竞争力7.1单位行政费用*7.2单位财务费用*7.3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利息支出)/资本总计)7.4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资产总计)7.5单位劳动力产值生产率(总产值/劳动力人数)7.6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产品销售收入/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7.7应收账款净额增长率*(本年应收账款净额/上年应收账款净额-1)
注:表中带*的指标为逆向指标,即该指标数值越小标准得分越高。
(2)用每个工业企业占整个评价总体的总产值比重进行加权,得到评价总体在每个指标上的标准化值,其后将评价总体各子方面内部7个指标进行均权加总,方法为:
(3)
将7个子方面进行均权加总得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数总得分:
(4)
三、实证分析
运用构建的49项评价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我们以2011年数据为基础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
(一)七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总体评价
使用雷达图来显示七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子要素上的竞争力得分的类中心值,比较类中心值的差异能够反映出七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特点和差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及管理竞争力都具有相对优势,尤其在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实力最强,但创新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的表现则较弱。新材料产业的优势突出体现在管理竞争力能力上,其创新竞争力的表现也相对较强,但投资竞争力最弱。节能环保产业的竞争力表现比较均衡,七个竞争力子要素得分均处于中间水平。
图1 7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雷达图
(二)七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综合竞争力的影响与贡献程度
为进一步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子要素竞争力对综合竞争力的影响与贡献程度,我们测算了各子要素竞争力的得分和综合竞争力得分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
(1)成本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得分与综合竞争力得分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41、0.991,这表明成本、市场这两个方面的子要素竞争力是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需要注重切合市场的实际需求。
(2)管理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竞争力实力的得分与综合竞争力得分呈中度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797、0.841、0.809和0.829,这表明管理、成长、创新和实力也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与综合竞争力相关程度的最低的是投资竞争力,相关系数为0.553。与其他的子要素相比较,投资竞争力对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偏小,但从影响的实质性上来说,投资竞争力仍与综合竞争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图2 各子要素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的相关系数
(三)七大子要素竞争力评价
我们构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每一个子要素竞争力都代表了一个具体方面。鉴于此,对七大子要素竞争力作具体分析。
(1)竞争力实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这三个产业的竞争力实力标准化得分较高,得分分别为78.78、73.11、84.24,属于实力较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新材料产业,其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利润总额等经济效益指标都要高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的标准化得分均高于50分,竞争力实力较强。节能环保产业的标准化得分仅为48.73,属于实力较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尚存一定差距。
(2)成长竞争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成长竞争力表现最好,在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标准化得分最高,其在2006年—2011年间取得了高速的增长,其中出口交货值和利润总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7.95%和45.45%,说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潜力和发展前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成长竞争力标准化得分较高,成长潜力和发展空间也较大。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业的成长竞争力标准化得分均低于50分,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成长表现稍差的几个行业,需要进一步规划切合产业自身的发展策略。
(3)市场竞争力
在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分最高,为79.17分,说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具有较好的市场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优势。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外,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表现也较好,较稳固的市场基础已经基本形成。节能环保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分最低,需要进一步开拓有效市场需求,强化产品的市场普及与覆盖率。
(4)成本竞争力
在成本竞争力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这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得分较高,表现较好。而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的标准化得分则较低,在生产成本控制能力上需要进一步加强。成本竞争力是企业竞争的根本。只有提高成本竞争力,企业才有了竞争基础,也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物质资源消耗少,但与此同时还应继续压缩企业的管理成本、行政成本。在当前后经济危机时代,唯有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贯彻低成本战略,在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中不断降低成本,从而在维持较低的产品价格、面临强大竞争的同时,才能保持较高的收益和发展活力。
(5)创新竞争力
高科技的发展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并建立和巩固产业的竞争优势。在创新竞争力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标准化得分超过70分,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业的创新竞争力虽然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但一样具有较高的创新竞争实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具备知识技术密集、主要面向重大技术突破、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特征。
(6)投资竞争力
之前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投资竞争力对于综合竞争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幅度较小。在投资竞争力子要素上,七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表现基本一致,差距不大。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投资竞争力表现最优,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业也表现较好,新材料产业的竞争表现稍弱。投资竞争力是衡量资本优化配置的重要表征,也是产业资本获利潜力和良性发展的基本条件。
(7)管理竞争力
管理竞争力是指企业通过管理基础的不断提高以及新技术的采用,在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制约下,能够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和配置,并最终能以低成本、高效率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在管理竞争力子要素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这三个产业的标准化得分较高,竞争力表现较好,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业这四个产业稍弱,需要注重管理创新,进一步提升管理竞争实力。
四、结论与对策
本文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表现最为出众,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实力最强,新材料产业管理竞争力能力突出,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较为一般;第二,从七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和贡献来看,成本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高度正相关,管理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竞争力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呈中度正相关,投资竞争力则与综合竞争力低度正相关;第三,从七大子要素竞争力来看,七类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各有千秋。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继续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不断壮大国家经济实力,努力拓展科技创新,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必要支撑;第二,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体制灵活互补的优势,建立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第三,扩大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市场占有量,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挖掘更广阔的市场需求;第四,努力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足方面,积极研发核心技术,不断集聚创新人才,逐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
〔1〕 HIRSCHMAN A O.The Rise and Declin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M].A O HIRSCHMAN.EssaysinTrespassing:EconomicstoPoliticsandBeyo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2〕 TEECE DAVID J.Support Policies for Strategic Industries:Impact on Home Economies,in Strategic Industries in A Global Economy:Policy Issues for the 1990s[Z].OECD International Future Program,1991.
〔3〕 Blank S.C..Insiders Views on Business Models Used by Small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Firms[J].EconomicImplicationsfortheEmergingGlobalIndustry,2008,11(2):71-81.
〔4〕 周叔莲,裴叔平.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J].经济研究,1984(8):35-41.
〔5〕 林慧勇.论优先发展我国新兴产业[J].厦门大学学报,1986(5):55-60.
〔6〕 谭蓉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维度结构与测度[J].科学学研究,2012(5):674-681.
〔7〕 李晓峰,王双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培育——以天津市新能源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55-58.
〔8〕 宾建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2):74-81.
(责任编辑 周吉光)
The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Emerging Industries
LIU Li-jun1,2
(1.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Hebei 071001;2.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ang,Hebei 050031)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based on cutting-edge technology major breakthrough,represent the future of science technology, reflecting the new direc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hich has been playing the great and obvious significanc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llowing the scientific, systematic, dynamic principles and operability,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ina's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on the statistic data from 2005 to 2011, on the basis of the IM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system, put forward seven aspects to suppor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ex system: competitive strength, growth competitiveness, market competitiveness, cost competitiveness,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investment and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49 indicators. Finally, it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merging industrie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and provid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competitiveness; index system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4.06.006
2014-08-28
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4.06.00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9 15:30
河北省教育厅指导项目(SZ133023)。
刘立军(1980—),女,河北承德人,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博士生,石家庄经济学院经贸学院讲师,主攻方向:宏观经济与农业经济管理。
F062.1
A
1007-6875(2014)05-00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