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知识转移模型∗
2014-08-02秦程程宋庆功胡勃马跃马明华
秦程程 宋庆功胡勃马跃马明华
(中国民航大学南院图书馆,天津 300300)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知识转移模型∗
秦程程 宋庆功胡勃马跃马明华
(中国民航大学南院图书馆,天津 300300)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项目,也是体现大学科研水平的标准之一,其核心内涵体现为知识流动。近年来兴起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对知识流动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借助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转移理论便可构建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模型。
学科服务 知识流动 知识管理 知识转移
学科服务是大学图书馆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它立足于用户需求,依托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精通信息情报技术的图书馆高级人才,介入学科研究领域,为大学的高端人才或科研人员提供高水平的科研信息服务[1]。学科服务的内在体现是知识流动过程,通过流动,显隐性知识可以实现相互转换,最终达到促进知识应用、完成知识创新的目的。
1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对知识管理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强调知识本身对于组织发展的关键性作用。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APQC)对知识管理所下的定义为:“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有意识采取的一种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进而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2]。”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可通过语言、文字等编码形式表现出来,而后者却具有不可编码性,只能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体悟来领会。知识管理突出知识的核心作用,强调对显性和隐性知识的搜索、集成、整理以及共享。
野中郁次郎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知识创造的SECI(Socialization,Externalization,Combination,Internaliza⁃tion)模型:个人之间隐性知识共享的社会化过程;小组成员将隐性知识通过描述的方式转化为显性知识的外部化过程;整个组织将得来的显性知识进行集成整理,形成系统的组合化过程以及回归个人,消化显性知识进行实践的内部化过程。4个知识创造过程形成整体循环,以隐性知识的分享开始到得到更高层次的隐性知识结束,其中跨越了个人、小组、组织3个不同知识聚合层次。在图书馆的大环境内,显性知识指的是所有馆藏文献,既包括图书馆拥有的纸质资料、光盘、微缩胶卷等其他形式的文献单元,也包括图书馆通过购买获得使用权的数字虚拟馆藏,例如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隐性知识包括图书馆员通过多年工作获得的读者服务经验、管理经验、科研经验、为人处世经验等多种隐藏于人们头脑之中的知识。
2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与知识管理
最早的学科服务发端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于1981年推出跟踪 服务,被视为学科服务 的开始[3]。第 一个在国内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是清华大学,开创了学科服务的先河。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开展学科服务,是图书馆适应新的服务需求、深化服务变革、提高服务水平的一项新举措,也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一个标志[4]。以知识管理视角来看,学科服务涉及学科馆员、教师学生以及用以提供学科服务的各类工具,例如学科检索系统、文献引用工具、科研数据整理工具等。这与知识管理的两个维度高度吻合:人和技术。人之所以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因为人的大脑不仅是隐性知识的载体 ,而且是知识创造和传 播的内 在力量[5]。在学科服务过程中,学科馆员为用户提供参考咨询、信息素养培训、科研定题、课题查新,针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深入研究、数据挖掘及创新等都是主要基于个人隐性知识完成的,其中涉及社会化、外部化及内部化3个知识转换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人本身:运用智慧对已获得的隐性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加入自己的理解后再进行升华,形成自身更高层次的隐性知识,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技术也是知识转换的要素之一,主要体现在组合化过程中,从学科服务的角度来说,学科馆员基于图书馆学科导航工具,对用户查询结果进行整理,形成相应数据,然后从中归纳整理出关于读者馆藏电子资源利用状况的显性知识。以人和技术两大维度为基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可分为基于隐性知识的学科服务和基于显性知识的学科服务两个层次。前者强调隐性知识的流动,人是提供服务的主体。后者则以显性知识为服务手段,主要强调技术和馆藏的作用。
3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知识转移模型
3.1 基于显性知识的学科服务
基于显性知识的学科服务主要指的是文献获取服务,例如了解目标院系教学及科研状况,根据其需求配置相应馆藏;撰写相关学科的读者参考资料,包括学科服务网页、资源使用指南等;透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6];在计算机技术层面,提供特定学科的书目检索程序、学科数据库、课程网络教参和学科导航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学科导航服务,它打破了传统的文献组织模式,将图书馆中的各类文献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重组,统一编排在一个搜索页面内,供读者检索。以耶鲁大学“中国研究”专业为例,图书馆在该学科页面中提供了相关领域的期刊、书目、论文、报纸、数据、档案、在线人物传记、汉语字典、特殊馆藏及中文数据库的链接,为读者进行科研搭建了全方位立体化文献平台[7]。通过以上描 述可知 ,馆藏和计算机 技术是 基于显 性知识学科服务的两大要素,突出图书馆显性知识的利用。
学科馆员一方面通过走访相关对口院系,获得二级学院文献分布状况的显性知识,用于指导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并根据建设状况撰写读者服务指南,同时进行关于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学科馆员针对读者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利用情况进行集中搜集、整理,分析出哪些文献的需求量最大,哪种数据库的使用频率最高,从而获得针对纸质及虚拟馆藏建设的一手经验,最后形成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可行性方案。具体模型见图1。
据图 1 所示,用椭圆框标识的“文献分布状况”“ 读者服务指南”“图书馆服务资源宣传”和“资源利用状况”为显性知识。虚线箭头传递的是隐性知识,实线箭头传递的是显性知识。读者受益于“服务指南”和“图书馆资源宣传”两项显性知识,在其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满足自身学习需求,获得关于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一手经验,实现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完成知识转移中组合化与内部化过程。从学科馆员角度看,其在基于显性知识的学科服务中共做了4项工作:走访对口院系,了解该学科文献分布状况;撰写读者服务指南;进行图书馆服务资源宣传以及整合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情况,前3项工作的最终指向是完善图书馆信息资源,在此过程中可以获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隐性经验。最后根据读者的资源利用状况分析出哪些学科信息资源利用率高,实现显性知识组合化,再根据资源利用状况回归对口院系重新进行文献资源采集,完成新一轮循环。学科馆员通过参与整个过程,丰富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经验,业务水平有所精进,实现了知识转移中由显性到隐性知识的内部化过程。以此循环往复,构成了组合化——内部化的基于显性知识的知识转换模型。由于基于显性知识的学科服务以馆藏资源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实现方式,不以人和人之间的经验交流为主,所以模型研究中不涉及知识转移理论中的社会化和外部化部分。
图1 基于显性知识实现知识循环
此模型揭示了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显性知识整合过程。首先,馆员不仅根据每门课程的教学纲要去获取和切分有关的知识群,产生适用性更强的知识单元[8],还可以利用此模型,依据各方读者需求,进一步筛选文献,将利用率高的予以保留并进行相关补充,削减利用率低的,提高检索查准率。其次,通过此模型制定合理的馆藏文献梯次计划,在热点检索领域增添更多的原始文献,弥补可能产生的知识空缺。检索热度较差的领域则以二三次文献为主,让读者用户可以对该学科形成大致的把握,同时为热点学科腾出更多的文献储备空间。显性知识的良好整合是提供高质量学科服务的前提,无论是参考咨询、用户培训,还是学科课题跟踪服务都离不开文献查阅,因此要做好文献需求统计,以翔实的数据为基准,进行纸质文献、电子资源的合理采购,调配好二者比例。建立与高校学科设置和科研状况相适应的馆藏布局。
3.2 基于隐性知识的学科服务
基于隐性知识的学科服务也叫嵌入式服务,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核心所在,也是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图书馆总体服务水平的标杆。基于隐性知识的学科服务包括学科馆员/学科专家参考咨询、信息素养教育与用户培训、学科课题跟踪服务、学术出版协助、数据挖掘与创新等。学科专家作为学科服务的主体,负责学科资源的采购、整理、组织和加工。所有学科专家必须具备相应的学科专业背景,在该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建树,与此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图书馆学知识,可以在浩如烟海的馆藏文献中对所需知识单元进行精准定位。除此之外,学科专家还要积极深入教学研究第一线。以康奈尔大学为例,学科馆员采用与教师合作授课、讲座和迎新的方式进行读者培训,提高用户信息素养[9]。科研课题服务也是学科馆员职责的重要体现。做好课题查新,对科研课题进行“到馆研究特别服务”。条件允许时,馆员应直接参与课题立项、定题服务等[10]。由此可知,基于隐性知识的学科服务是以馆员的工作及学术经验为实现方式的,是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运用,其中同样涉及两个层面的知识转换:①学科馆员以和教职工及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实现隐性知识共享,完成SECI模型中的社会化过程。教职工和学生接受学科馆员的指导,进而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形成自己对于图书馆利用的相关经验,运用到日后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②学科馆员通过多种学科服务方式深入二级学院的教学科研第一线,在此过程中丰富了自身原有的馆藏信息资源利用经验,完成知识更新。层面①的阐述对象是教学科研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即学生和老师;层面②的阐述对象是图书馆学科服务。层面①是层面②的最终归宿,二者关系见图2。
由图2可知,学科馆员以自身在工作中习得的图书馆学基本知识、以前具备的学科知识以及以图书馆信息资源为依托,凭借自身的信息资源建设经验,也就是“信息资源建设经验1”,通过各种学科服务方式和各类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隐性知识,箭头用虚线来表示,实现知识创造的社会化阶段;各类读者将得到的隐性知识通过归纳、整理实现隐性知识外部化和组合化,然后总结出一套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相关经验,在图2中标为“馆藏利用经验”,再次将显性知识内部化,用于日后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同理,学科馆员深入教学及科研一线,通过多种服务方式与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也将形成对于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想法和建议,经过系统整理后形成一套可行性方案,标为“馆藏建设经验2”,从而丰富原先的信息资源建设经验,也就是“信息资源建设经验1”。由隐性知识为初始动力,带动两种知识不断转换,从而达到完善馆藏结构、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的目的。
图2 基于隐性知识实现知识循环
此模型揭示了基于学科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而实现的隐性知识流动过程。学科馆员运用自身隐性知识为教师学生提供服务,完成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然后教师或学生再将基于此形成的图书馆资源利用经验应用于实际科研中,实现知识升级。第一,为更好地实现学科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高校图书馆必须举办针对学科馆员的教育培训,明确学科馆员的工作方法及具体职责,积极与各二级学院取得联系,获取其科研需求及科研进度,从而针对相应情况给予文献检索及获取协助。第二,所有学科馆员必须具备主动服务意识,积极走进读者,走进教学科研一线,根据教学科研及读者需求,发挥自身特长为所有师生提供高品质学科服务。
3.3 学科服务的整体知识循环框架
由于基于显性知识的学科服务中涵盖了以显性知识为初始动力的知识循环,而基于隐性知识的学科服务中涵盖了以隐性知识为初始动力的知识循环,所以二者互为表里,可以完美地实现知识对接,构成整个图书馆的知识循环框架。具体见图3。
图3 基于学科服务的整体知识循环框架
从图3中可看出,基于显性知识的学科服务嵌套在基于隐性知识的学科服务中,构成学科馆员为读者提供学科服务的知识储备之一。学科馆员通过学习获得学科知识,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习得关于信息组织、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共享、信息检索等图书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凭借这3方面的知识储备,学科馆员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为读者服务,读者将自己从学科馆员那里获得的相关知识加以梳理、提炼和整合,学会如何利用馆藏信息资源,通过新一轮信息资源利用,学科馆员将再次获得读者的信息资源利用状况等显性知识,从而进入新的循环。这个大循环将两个层面的学科服务全部纳入其中,整个循环以学科馆员和读者为两极,涉及知识转换的4个阶段:学科馆员为读者提供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社会化过程;读者将得到的隐性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完成知识的外部化和组合化过程;然后读者将得到属于自己的图书馆资源利用经验,再利用此经验指导新一轮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过程;完成知识的内部化过程,实现知识更新升级。学科馆员再根据新的资源利用结果为储备之一提供学科服务,便可进入再一轮循环。这个模型构成了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整体知识循环框架。
4 结语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学科服务的两大要素(学科馆员和科研辅助工具)与知识管理的两大维度(人和工具)高度吻合,所以知识管理对图书馆学科服务有着巨大的阐释作用。学科服务分为两个层次,即基于显性知识的学科服务和基于隐性知识的学科服务。前者可用基于显性知识的知识循环模型来阐释,而后者则可用基于隐性知识的知识循环模型来阐释。由于二者互为表里,整个学科服务又可以构成整体的图书馆知识循环框架。以学科服务的本质,知识流动为研究起点,将整个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纳入其中,是研究视角的一项新尝试,从微观进入宏观,再从宏观进入微观指导具体工作能有效提高图书馆综合服务水平,使图书馆成为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
[1] 王唯玮,马克芬.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的困境及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9(17):89.
[2] 邱均平.知识管理学概论[M].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
[3] 张静茹.大学图书馆深化学科服务的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13(3):53.
[4] 柯平,唐承秀.新世纪十年我国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的发展(上)[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2):3.
[5] 邱 均平.知识管理学概 论 [M].北 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3.
[6] 范爱红,邵敏.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56.
[7] Yale University Library Chinese Study[EB/OL].[2014-05-23].http://guides.library.yale.edu/content.php?pid=172680 &sid=4101720.
[8] 陈景增.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5.
[9] 范爱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员工作模式及其启示[J].图书馆杂志,2008(2):64-65.
[10] 张凌.试论高校图书馆为科研课题服务的措施[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3.
秦程程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学。
宋庆功男,1958年生。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胡 勃男,1985年生。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营销、新媒体传播。
马 跃男,1985年生。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检索与信息分析。
马明华男,1986年生。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检索与信息分析。
G252
2014-06-17;责编:王天泥。)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移动学习需求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实证研究”(项目编号:TJTQ13-006)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