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见钟情的文章开头技法

2014-08-02刘孟优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7期
关键词:文章作文

刘孟优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名句,道出了乐曲引子的吸引力、感染力。同样道理,文章如果开篇独具匠心,那么就很容易扣人心弦,让人“一见钟情”。这里谈谈几种文章开篇的方法。

一、开门见山,点明主旨,统摄全篇。

开篇就点明文章的主旨,不绕圈子,往往能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如朱自清《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由此引出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一篇《爱拼才会赢》的优秀作文叙述了自己由一名身体文弱的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体育特长生的历程,他是这样开篇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每当我听着这首歌,内心总会激动不已,感情汹涌澎湃。它激励我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挫折,都要勇敢地走下去,直到战胜它。” 开篇也很精当地点明了主旨。

二、名言警句,增添意蕴,提升内涵。

引用或化用名言警句,能增添文章意蕴,提升文化内涵,使文章显得鲜活有韵味。如一篇《位置》的作文是这样开头的:“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世间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生命的玄机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化用作家朱瘦鹃先生文章《杜鹃枝上杜鹃啼》的名句,显得很有文采很有蕴味。

又如一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开头:“窗外的花谢了,易安居士伤感着,‘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后主踌躇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而龚自珍则豪情澎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引用名家诗句,让人耳目一新。

三、名人典例,引出下文,升华意旨。

援引名人事例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能提升文章的文化品位,深化文章旨趣。下面几则文章开篇就很值得借鉴。

1.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在人世间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了套子中,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

2.忧国忧民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誓死抗日的杨靖宇,血洒疆场的人民子弟兵……在他们身上我读到了华夏儿女殷殷的赤子心,看到了龙的传人浓浓的爱国情。

四、以事启篇,自然有趣,吸引眼球。

在作文开头先叙述一件事——世界要闻、国家大事、凡人小事、自然现象、逸闻趣事、寓言故事等,然后根据所述之事引出下文,或表明观点,或阐述见解,或抒发感情,或引出感悟。

特别是那种“悬念式”开头,以特写镜头写出事件中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更是引人入胜。

如作家陈忠实《白鹿原》的开头:“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个开头一下就制造出了一个神秘氛围,吊起了读者的阅读欲。

另如一同学的作文开头:“小凡自杀了!”“不会吧,他平时那么听话,学习成绩又是那么好,怎么可能呢?”“是呀,他的爸爸妈妈是那么的关心他……”这样开篇,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五、环境描写,形象生动,匠心独具。

这种方法就是围绕自己要写的事物进行描绘,形象生动地展现写作的意旨。

当代作家峻青的优秀散文《海滨仲夏夜》开头:“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 涌了过来……”作者抓住夕阳落山不久天空和海面上呈现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来描写,细腻传神,形象生动,为后文极写夏夜的美好作了强有力的铺垫。

又如那篇深切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文章《十里长街送总理》开头:“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到头,向西望不见尾。”这段环境描写,运用烘托的手法,“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既是写实,也暗示着“四人帮”横行,不准人民悼念总理的政治气候,同时还交代了地点、人物,突出了人多,设置了悬念,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总理的深切怀念。

六、矛盾谐趣,蕴含哲理,富于情韵。

一开始就写一组或几组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的句子,这些句子,在视觉上有冲击力,在听觉上有音韵感,在思维上有挑战性。它们往往是含义深刻的警策句,有的画龙点睛,有的发人深省。

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就别出心裁:“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蠢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

《双城记》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更是一份纯洁而高尚的爱。全书充溢着扑朔迷离的色彩,映照了当时的时代气息。文章开篇就把读者带进了一种大气磅礴的背景之中,让人一开头就感受到这部小说在写作手法上的超前特点。

又如一篇《放弃也是一种拥有》的学生作文开篇矛盾谐趣,令人生疑,引人入胜。

七、借用辞格,丰富句式,增添美感。

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议论点题,或抒发感情,或总领全文,可达到引人入胜、增强文章内蕴的美妙效果。

整齐而优美的排比句很具有表现力,它能明显地铺展出文章的气势,产生一种浩荡回环的感觉。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准确运用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还能使表意更加丰富,引起读者共鸣。运用对偶,在形式上能使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

下面几则开头,就极富美感,读来令人大声叫好。

1.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信,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泣,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生活如书,书中的字要我们用诚信认真地去写,我们的生活要我们用诚信去呵护。

2.大海中,百舸争流,而我,只愿做一只纸船,漂流在江边,为人带去祝福;花丛中,百花争艳,而我,只愿做一株兰草,坚守在空谷,为人带去芬芳;河道里,百川入海,而我,只愿做一泉细流,流淌在山间,为人带去甘甜;人世间,趋舍万殊,而我,只愿找准我的位置,实现我的价值!

另外,其它修辞手法也可适当借鉴,如“复沓法”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所谓“复沓法”就是一种带有故意重复的造句方法。比如鲁迅《秋夜》的开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简简单单,却发语不凡,独出心裁地推出“枣树”这个全文讴歌的主体物象。

(作者单位:赣州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文章英文摘要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