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的审题要注意背景性词语

2014-08-02谢友明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7期
关键词:评论家洪水钻石

谢友明

材料作文中的背景性词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某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性词语引发的思维走向是不同的,尤其是叙述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不光要注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以及因果关系,还要注意材料中的背景性词语,这样才不会偏离论述的角度,才能使作文的立意更为准确深刻。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下浮躁的娱乐行业流行一种所谓的“炒作”,方法无奇不有,花样迭出。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挪威著名小提琴家欧雷·布尔的故事。

年轻的他在欧洲巡回演出时好评如潮,但米兰著名评论家在报纸上写道:“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如果他是一颗钻石的话,他还处于粗糙、未经雕琢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欧雷至少有两种选择:一是置之不理,因为说他好的声音太多了;一是用时下流行的“炒作”,打官司。但是欧雷却选择了听取评论家的建议,并根据评论家的意见,苦心钻研技艺,面壁十年,终于在26岁时成为世界级著名小提琴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则叙事类的材料作文,抓住“关键词或关键句”,再运用“由果溯因”的方法尽可能多地找出材料的含义。

(一)从小提琴家的角度:“欧雷却选择了听取评论家的建议,并根据评论家的意见,苦心钻研技艺,面壁十年,终于在26岁时成为世界级著名小提琴家”由此可以提炼出(1)人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2)倾听忠言,完善自我,走向成功;(3)要苦练自己的基本功,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二)从评论家的角度:“著名评论家在报纸上写道:‘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如果他是一颗钻石的话,他还处于粗糙、未经雕琢的状态。”由此可以提炼出(1)人要敢于说真话;(2)不管有多少人与自己的意见不同,只要认为自己的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

但是,这还不够,材料中背景性词语“时下浮躁的娱乐行业流行一种所谓的‘炒作,方法无奇不有,花样迭出。”我们还没有考虑。 这是作文内容与当前生活联系的表现,行文时可以用对比的方式,从当前有些人的浮躁心理入手,要求人们面对浮躁炒作的时代更应该“正确看待自己,认真对待别人的意见”。这样的立意就更有现实意义,也更合乎命题者的命意倾向。因此,注意叙述性材料中背景性词语,是有益于正确审题立意的。

一、找准背景性词语,确立最佳立意

(2013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这则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介绍背景性材料。这个背景性材料告诉我们,这不是一般的钻石,可谓价值连城;同时很多切割师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因而作文的审题立意要紧紧扣住“风险”这个背景性词语。只有在这个“风险太大”背景下,才能更好地体现年轻的徒弟切割钻石的“勇气”。这就要求审题立意时要把握住“风险”“勇气”这两个关键词,才为切合材料的最佳立意。像“面对风险的勇气”“ 用勇气浇灌风险之花”就是非常切合材料的最佳立意。

二、注意背景性词语,确定深刻立意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的演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请在材料的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从学生的作文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是立意为怎样去对待弱势群体、身教重于言教、 尊重与歧视、施舍与舍施、善心不是表演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等,这都是好多学生都能读出来的,但是要想真正确立一个更有深度的文意来,一定要反复阅读材料,圈中其中紧要的背景性词句。像文中出现的“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原来这是一则要表述处于困境中的如何帮助弱势群体的材料。我们可以再深入地思考一下,富有的时候如果能帮助别人,那是情理中的事情;而在困境中也能伸手援助别人,那就更加令人钦佩了。母亲不就是这样的人吗?因此,我们还可以立意为“物质的匮乏,精神的富有”。我们能抓住这个背景性词句,那么审题立意一定会有所超越,达到立意深刻的要求。

三、关注背景性词语,确保整体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帝尧时,中原洪水成灾,百姓愁苦不堪。

鲧受命治理水患,用堵截的办法治水,就是拿泥土来堵截洪水。结果洪水堵塞不了,反而愈涨愈高。他甚至偷用了神奇的“息壤”来做堵障,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未平,最后被处死!

接着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他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规划水道,带领民工逢山开山,遇洼筑堤,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成功解决了水患!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对于此则材料,好多学生都能从鲧的角度立意为:做事不能像鲧一样蛮干;从大禹的角度立意为:做事要像大禹一样讲究方法。但是学生往往忽略了开头一句背景性材料——帝尧时,中原洪水成灾,百姓愁苦不堪。其实治水的方法,堵截和疏导本来没有什么高低之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小沟小河用鲧的“堵截”法未尝不可,用禹的“疏导”法未必科学合理。而此则材料的背景是“中原洪水成灾”,这是洪水,因而才有“堵截”九年未平,“引洪水入海,成功解决了水患”的不同结果。这就说明鲧治水没有看清水势,而禹能看清水势,采用合理的方法。因而如果看清了这则材料的背景材料,从整体上加以立意,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对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不光要注意材料中的因果关系,还要注意材料中的背景性词语,这样才能准确、全面、深刻地立意。

(作者单位: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评论家洪水钻石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时间嵌入钻石
基于奖励值RNN和A2C模型的音乐生成
梁晓声“报恩”
被调包的钻石
钻石妙贼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猛兽威力无比
过门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