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高语阅读教学的三个误区

2014-08-02黄小娟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7期
关键词:误区新课程多媒体

黄小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由改革初始的激进、探索,慢慢转向反思与总结。而在反思中我们发现,在高中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度忽视教师的讲读、过度依赖学生的自主阅读、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的误区。本文就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走出文本阅读教学的这三个误区。

一、注重教师引领学习,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首席”,更多地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这种观念本身没有错误,也是新课程理念中对过去“满堂灌”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但不少教师理解为应该放弃或者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于是在教学中就出现了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过去文本教学时以教师讲解为主,现在全部变成学生自学为主;在某些课堂上甚至出现由学生探讨代替教师讲解的情况。试想,学生在没有经过专业阅读训练,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的情况下,究竟能对文本有着怎样深刻的理解呢?很显然,也只能是将教辅用书上一些现成的问题和答案进行简单复述和理解罢了。缺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说整个课堂就变成了自由阅读,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应有的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文本解读能力的教学目的。

在具体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认识到过去教学中那种“满堂灌”、“一言堂”确实在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也要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必然的主导地位。教师文本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关键就在于合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科学的解读。

比如执教《老王》一文时,就不是听之任之地让学生自由阅读探讨,而是围绕“老王有没有钱?”“老王帮助作者一家人为何少收钱或者不要钱?”“作者为何给了老王钱后感觉愧怍?”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文革大背景的解读,明确了老王困苦生活环境下金子般火热的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着文本思考问题,并将背景资料适时抛出,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文本,学生也对那种环境下的可贵人性由衷地感慨和赞美,很好地对文本进行了合理地解读。

二、注重组织学生探究,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作了进一步强调,特别对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进行了明确要求。这自然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作用和积极性,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凡课必搞小组合作探讨、问题探究的现象,造成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虚假繁荣。

其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其文本阅读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应该的,但是要科学组织、精心设计,对什么样的文本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学生自主探究、怎样的模式引导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等等,都需要考虑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一概而论。在具体的文本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不在于要不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而是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怎样正确组织学生去探究。

比如执教《长亭送别》时,就意识到这篇文言文在语言上并不难懂,但是文中莺莺与张生离别时蕴含的情感却非常复杂感人,值得学生去深入探究挖掘。但是就学生本身而言,自由探究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这样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究:要求全班学生6人一组,明确其中一人为组长,分别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每位组员分别讲述莺莺情感中不平常或者奇特之处;第二步,每位成员分别讲述莺莺离别时那种似乎永远诀别的情感和忧虑原因何在,互相补充;第三步,由组长引导成员汇总答案,整合形成共识,确定由组员中说得最好的一位或者说得最少一位来回答。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探讨,避免了学习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同时因为回答问题人选的确定,无论是想回答还是不愿回答,都必须在组长的组织下,认真思考、回答问题,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

三、注重适度运用技术,规范多媒体辅助作用

新课程改革中特别指出,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过去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情况应该一去不复返了。确实,多媒体在高中文本阅读教学中,有着极大的便利,特别在于提高课堂容量、信息量,弥补了教师教学中的某些不足。比如,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背景资料、拓展迁移、图片音像等都很方便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一些语文教师不擅长朗诵、粉笔字不好等缺点也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说,多媒体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从一些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上来看,他们对多媒体开始产生了依赖,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会教学了,一堂课黑板上都没有一个粉笔字。对于不少学生而言,课堂是变热闹了,但是注意力也全部被其中的图片、歌曲吸引了。课件中的问题应接不暇,答案标准量大,抄都来不及,还谈什么理解,课堂容量大了,但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没有提升。

应该知道,多媒体技术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应该作为一种工具,起到的是辅助作用。比如笔者执教《像山那样思考》一文,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过多运用多媒体,只是播放了以齐秦《北方的狼》为背景的动画公益片,片中草原的慢慢荒芜、森林的被砍伐、猎手对狼的枪杀,片子虽短却与文本内容高度契合,学生在这种情感渲染下,很快进入阅读情境,对文本理解起来事半功倍,这就是立足多媒体的工具性发挥其辅助作用的效果。

在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过程中,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方式往往由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当然这也是改革必然带来的阵痛。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阅读教学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姜灶中学)

猜你喜欢

误区新课程多媒体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