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真正的危机是人才的危机

2014-08-01张近东

中国商人 2014年7期
关键词:梯队用人苏宁

张近东

苏宁能够走到今天,有一群中层干部在支撑着,这是企业培养和磨合的结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苏宁的今天。

孙为民曾经创办过一本专业杂志《空调商情》,是知识性人才,他与人沟通比较亲切,和大家有共同语言。

加盟苏宁以后,通过与苏宁风格务实、严谨、敬业的队伍的磨合,他成为了一个企业管理人。要说用多少物质来留住像孙为民一样的人才,要给他多少年薪,我认为这是对他的不承认。苏宁在创业初期,大家在很多方面,包括物质都很难得到保障,想要人才体现出价值,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事情做到以后必然会有所收获。

尽管我们每年在不断调整薪酬制度,做好物质基础方面的工作,但我个人认为,仅用物质来留住人才,到今天还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如果一个企业试图用这个方式来留住人才,这个企业是很危险的。就好比老板整天坐在火药桶上,怎么能安心?苏宁走到今天,我和孙为民已经不会去谈论待遇,不会去想给还是不给,我们大家已经共同融入企业了。

企业危机,很多人认为是资金的危机,但我认为企业真正的危机是人才的危机。如果有一天,一个企业有大量人才流失,那就是企业将要灭亡的时候。所幸的是,苏宁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教训,因为一旦我们发现苗头,就会将它扼杀在萌芽中。进入苏宁,就是要把苏宁当做是自己的,不适应苏宁的人,就不是苏宁所需要的人。

因此,苏宁建立了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平台。我们一方面在挖掘、培养、推崇个人能力,一方面一定要把人才放在一个平台、体系中去衡量他的能力。个人能力必须建立在一个体系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人的头脑中。苏宁每年都会引进大学生到企业中,从1993年开始,企业已经形成了一种梯队模式,苏宁总监级别的人都是梯队上来的。

大学生刚进入企业比较年轻,没有经验,通过培养,让他认同企业价值观,成为苏宁的中坚力量,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引进一些比较成熟的人才,他们在进入企业后,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给他“洗脑”,他也会慢慢对企业产生感情。尤其是,如果企业给他提供发展空间,他就会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融入企业。

有一点很关键,新人进来,有些人可能会做业务,可是不会协调;有些人会协调,可是不会做业务。想要一个全能选手,肯定非常难,因此,这就需要平衡。可常常事与愿违,大家都想表现,导致相互之间不配合,甚至相互抵制。怎么办?只能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大家慢慢建立感情,磨合到一起。在磨合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需要淘汰的人,我们会留住主流,留下最好的。

孙为民曾写过一篇文章:《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文中提到:“用人要疑,一疑其德,二疑其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概,是我们在碰到一些事情之后的有感而发。苏宁不是家族式的企业,但我们提倡家庭式的氛围。我们用人就要用自己人,那些经过考验,互相取得信任的人,再由他们编织一张自己人的网,同事之间就像是兄弟姐妹一样。我们每年新开几十家店,平均每个店有500人,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认识,企业又不能没有他们,“用人要疑”这个原则就变成了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东西,使我们避免了很多错误,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梯队用人苏宁
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政策评析
海上阅兵亮点众多,精彩纷呈
苏宁618你准备好了吗?
探索青年员工从“雏鹰”到“雄鹰”的成才之路
《群书治要》论用人:战略定位与导向
our children
“青年”苏宁的烦恼
为什么叫“一把手”
漂浮
“离任用人审计”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