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多重文化内涵的大怪兽
2014-08-01骕煜
骕煜
今年,哥斯拉60岁了。从1954年东京登陆到2014年纽约大破坏,专门为哥斯拉拍摄的各种影视作品早已超过30部,让它在拆房掀屋的同时还吸引来大拔影迷,成为电影史上最经久不衰的角色之一。作为一个来自日本的形象,1998年好莱坞版《哥斯拉》的上映,代表美国正式接纳了哥斯拉走进西方娱乐圈。而在2014年好莱坞版的《哥斯拉》中,我们则看到了更多娱乐之外的对哥斯拉文化背后深刻含义的思考。
核阴影下的恐惧与反思
哥斯拉这一角色的背景设定相当模糊,电影中很少提到这个大怪物到底是什么,来自哪里,去往何处。在1954年的首部哥斯拉电影《哥斯拉》中,哥斯拉的出现被分析为“太平洋上频繁的核试验唤醒了沉睡在海底的侏罗纪时期的恐怖巨兽”。其他作品中的哥斯拉也都与核能有关,一些哥斯拉被描绘成受到核污染而基因变异的怪物,另一些长期受到核辐射影响的哥斯拉可以在体内对核能进行再处理。刚刚上映的这部《哥斯拉》中,哥斯拉则对以吸食核辐射为生的异形怪物深恶痛绝,还承担起拯救人类的重任。剖析哥斯拉文化中这一切与核相关的设定,其实都源自20世纪日本乃至全人类对原子能的忧虑交加。
日本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度遭到原子弹攻击,这给整个国家留下了沉重的阴影。1954年3月,美国在南太平洋比基尼群岛试爆氢弹时,在爆炸中心附近航行的日本渔船因未收到警示而导致渔民遭辐射死亡。加之在美苏冷战核恐怖下人人自危,因此日本社会对核能、核武器的忧虑到达了一个高峰,这些社会事件的影响最终在电影里都可窥见。在1954年版《哥斯拉》中,调研未知生物的科学家“未卜先知”地对哥斯拉的脚印进行辐射检测,结果发现脚印是辐射源。这样的剧情虽然稍微有些不合常理,不过这也是借助社会热点推动剧情快速发展的“快捷方式”。
随着一部部哥斯拉系列电影的上映,后来的哥斯拉一方面越来越拟人化,人性的特点越来越显著,例如感情彰显、关爱后代;另一方面,“核元素”的比重在电影中也有所增加,有些哥斯拉攻击核电站,以辐射为食,另一只体内能够进行核能转换的哥斯拉由于转换系统失灵而死去。从哥斯拉到核能,再到人类自身,我们恍然大悟:哥斯拉其实就是我们人类的影子。哥斯拉依赖核能,我们也依赖核能;哥斯拉痛恨核能,我们也害怕核能;核能改变了哥斯拉生活的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就像在辐射下地球基因发生了突变一样。这时越来越多的哥斯拉电影,其立意中的核元素已经从单纯对核冬天的恐惧转变为对核时代的担忧和对滥用核能的反思。
自然之力的具象体现
从第一部哥斯拉电影开始,哥斯拉的外貌固定是长着坚硬皮甲、粗壮大腿、有力尾巴和短小前肢,用后肢直立行走的巨大怪兽。说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没错,恐龙。在1998年版《哥斯拉》中,哥斯拉的形象与历史上真实恐龙的生理结构最为相似,硕大的头颅、长长的尾巴,连脚跟后方的脚趾都与霸王龙一样,这些细节强有力地说明了哥斯拉的形象必然是基于恐龙的造型设计的。现在请君试想,如果不是哥斯拉,而是一只被复活的霸王龙闯进城市大搞破坏(就像《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结尾那样),普通武器的火力却对它毫无作用时,你会不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无奈呢?实际上这也正是导演在哥斯拉系列电影中表达出的观点:人不能战胜自然。
人类对自我与自然关系的讨论,在近代科技革命之后达到一个高峰。刚刚掌握了科学之力的人类向大自然发起诸多挑战,然而一一被战翻马下,文学作品中的莫比·迪克和鲁滨孙正是代表自然和人类相争的最好范例。哥斯拉以恐龙的外型和人类恐惧的生物身份走进人类世界,在人类触犯它以后,用狂暴的力量回敬人类,让人吃尽苦头,这简直就是注定的对“人定胜天”的嘲讽。然而既然代表着天地自然的伟大力量,哥斯拉也有仁爱的一面,它并不会滥杀无辜。最新版本的《哥斯拉》就是由哥斯拉来保卫人与“核能怪兽”之间的平衡,引起对人类与世界平等关系的思考。
与怪兽相伴而行的特效
作为一系列以怪兽为主角的电影,必然要追求华丽的视觉效果,每一部《哥斯拉》都在用夸张和创新的拍摄手法实现特效。1954年的《哥斯拉》是日本首部特摄片,也就是让演员穿着特制的戏服在微缩模拟场景中表演。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剧组选用易碎的材料搭建城市建筑,将戏服表面做成坑洼不平的恐怖样子,光线从刁钻的角度投下以避免反映出戏服糟糕的质感。另外,导演还大量叠加不同的场景,模拟出哥斯拉在不同地方的戏份。
而好莱坞拍摄的两部《哥斯拉》则都用上了电脑技术,借助计算机模型模拟出哥斯拉的每一个动作,然后再在模型上贴上皮肤,加上影调,调整透视效果。为了满足口味越发挑剔的观众,想必2014年好莱坞版《哥斯拉》已经将CG特效做到了极致,然而观众是否愿意为CG买单,那些特摄片的狂热追逐者们能否真正接受用电脑造出的“虚拟”哥斯拉?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
(责任编辑/冷林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