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粮食安全角度谈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2014-08-01邵庆勤杨安中牟筱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作物栽培高产作物

邵庆勤,杨安中,牟筱玲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从粮食安全角度谈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邵庆勤,杨安中,牟筱玲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粮食安全问题在我国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的进步是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发挥作物栽培学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方面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将分析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形势,并针对这种形势,提出了在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方面要重点讲授的一些主要内容。

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莱斯特·布朗博士提出了“由谁养活中国”的问题,根据他的预测,中国到2030年人口达到16亿高峰的时候,需进口粮食2亿~4亿t,超过世界粮食的贸易量,届时中国不仅自己挨饿,还将使世界挨饿[1]。这个观点的出现,导致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备受世界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我国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指出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但粮食安全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作物栽培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农业科学,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的进步都是粮食持续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学习好作物栽培学,更好地发挥作物栽培学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方面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本论文将从这一个角度进行论述。

一、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1.我国人口多,需求量大,只能依靠本国解决自己的粮食安全问题。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只能通过本国来解决,世界粮食市场供给无法有效满足我国的粮食消费[3-4]。稻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粮食作物的近60%,消费量每年为1.85亿吨左右,而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也就是0.3亿吨左右,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左右,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小麦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我国每年的消费量大约是1.1亿吨左右,而国际市场小麦贸易量为1亿吨左右,每年把世界上全部流通领域的小麦都运送到中国来,也不足以满足我国的需求。而且,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也是一直存在的,若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无法自己解决,必将给世界粮食问题带来巨大的动荡。

2.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政治色彩较浓。“粮食武器”已成为部分国家企图控制我国的重要手段。基于“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悲观预期,个别国家欲把“粮食武器”作为控制我国的战略选择。我国与国际市场挂钩较强的大豆产业,在前期优质低价大豆的冲击下,我国的大豆产业急剧萎缩,也带来了我国油料作物和食用油的价格急剧上涨,必将影响我国的国内稳定。因此,粮食供给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不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也是争取有利国际环境的重要保障。

3.土地和水资源的有限性,资源退化加剧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对粮食生产产生“挤出效应”,城镇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不断蚕食耕地面积,对本不稳固的粮食安全体系提出新的挑战[5]。我国多年来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模式,加上有机肥的施用普遍较少,使我国的土地资源变得更加贫瘠和脆弱,粮食的丰歉受其影响而变得更不可预测。

4.种粮比较效益偏低,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多,粮食主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种粮效益明显偏低,如何增加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逐步加大。

5.我国粮食的需求仍然保持刚性增长。我国粮食需求结构主要包括口粮需求、饲料粮需求和工业粮需求等。虽然我国一直在进行计划生育工作,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变得比较缓慢,但我国今后一段时间之内,随着人口的缓慢增加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口粮消费总量、饲料粮总量以及工业粮总量需求继续增长。

二、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1.作物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兼顾作物品质的提高是讲授的思路。由于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持续存在,因此如何提高作物的产量仍然是我国的首要问题。因此作物栽培学研究和讲授主要作物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仍然是作物栽培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重点讲述如下内容:(1)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及生态规律和高产、优质同步的调控途径。(2)主要农作物高产、超高产机理与技术。(3)限制条件下的作物抗逆增产综合技术。

2.集约条件下的栽培技术仍然是授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作物合理的间作或套种,发展多熟栽培体系,提高复种指数,更有效地利用土地以及光、温等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集约化、现代化耕作制度,这些集约栽培技术也需要继续研究和传承下去。主要讲述如下内容:(1)提高复种指数,挖掘作物复合群体高产再高产的潜力的途径。(2)农作物间套复种群体的优化设计原理及增产途径。(3)不同地区不同复种方式下的作物协调增产综合技术[6]。

3.作物肥水的合理利用以及环境资源保护技术是授课内容之重点。我国长期以来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模式,化肥的大量使用,使我国的土地资源变得更加脆弱,农田中的养分平衡失衡,农业生产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加剧,如何利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来缓解和改善这些问题也是栽培学的内容之一。主要讲述如下内容:(1)农作物持续高产与维护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2)长期轮作和连作对作物产量、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及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的中长期定位观察;(3)高量化肥、农药使用对土壤资源环境的影响和调控;(4)简化耕作栽培技术的方法及其保土、节水效益研究。

4.农机化配套栽培技术将成为未来的栽培业振兴的源泉。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出,土地规模化的逐步形成以及新型家庭农场的逐步建立,农业机械化将成为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讲述如下内容:(1)小型的为主、以效益为先的小型农机具配套轻简栽培技术[7-8]。(2)作物机械化育苗移栽高产配套技术。育苗移栽技术是水稻等作物的传统栽培措施之一,具有较多的优点,如何用机械化来发挥其优势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1]http://www.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DB/OL].

[2]耿军.中国会使世界挨饿吗?——中国农业专家与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博士座谈[J].世界经济,1995,(9):4-5.

[3]曹建祥,曾涛.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20):292,298.

[4]黄季焜,杨军,仇焕广.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2,(3):4-6.

[5]朱红波.论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3):161-163.

[6]曹卫星.作物栽培学总论[M].科学出版社,2006:1-20.

[7]秦海生,贾宝军,高冰.农机化成为推动农民增收新亮点[J].农机科技推广,2013,(3):44-45.

[8]卫竹平.农机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分析[J].北京农业,2012,(5):240-241.

G642.0

A

1674-9324(2014)11-0050-02

安徽省教育厅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农艺教育专业‘3+1’培养方案的构建与研究”(20100821);安徽科技学院院级课题“《作物栽培原理》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实践”(X201031);安徽科技学院作物栽培原理课程校级重点课程项目。

邵庆勤(1978-),女,山东日照人,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小麦高产栽培生理生态及化学调控技术。

猜你喜欢

作物栽培高产作物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