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变棉花大区为纺织服装业强区的思考

2014-08-01周斌

实事求是 2014年3期
关键词:棉农棉花纺织

周斌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棉花是我国农产品中最大的经济作物,全国有23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棉花,涉棉农民1亿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的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连接着农业和纺织工业两大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棉花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国家长期对棉花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1998年,我国实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2001年,国务院又出台了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形成了棉花产业的多元化、多主体、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但同时,我国棉花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生产不稳定,棉花品种多而杂、质量差,棉花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流通不畅等一系列问题。2014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启动,同时取消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开始试点对棉农进行补贴。新疆棉花产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概况

棉花是一种喜温、耐旱作物,适合在有灌溉条件的干旱地区生长。新疆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气候干燥、热量适宜,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资源稳定,宜棉区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现有棉田地块宽广、平坦,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可以保证大规模的棉花种植。同时,新疆棉花整体质量水平较内地棉有明显优势。因此,新疆是我国生产条件最优越的高产优质棉区。[1]

自1993年以来,新疆连续21年保持了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调出量位居全国第一,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和国内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棉花产业成为新疆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区86个县市中有近60个县种植棉花,兵团有110多个植棉团场,棉花产值占全疆农业总产值的45%。[2]2013年新疆棉花产量为352万吨,占全国的55.8%,世界的13.2%,为推动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由于棉花本身及棉花产业的特殊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棉花产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国内外棉花市场风险较大,棉花收益不稳,影响了棉农植棉生产积极性。近年来,随着植棉成本的上升,棉花生产的比较效益逐渐下降。南疆不少棉区林果业发展迅猛,其效益远远高于棉花。[3]2009~2010年全球棉花减产,在棉价飙升的情况下,农民积极性仍有限,棉花种植面积仅与上年持平。此外,由于棉花收购环节执行标准不严格,棉农利益存在隐性流失。

同时,近年来新疆棉花质量呈下降趋势,种植户在选择棉花品种时过于注重产量和衣分率,而忽视其他影响棉花质量品级的指标,导致棉花品种出现杂乱等问题,给纺织企业的生产和产品质量带来种种问题。[4]由于生产及流通环节的管理问题,使得新疆棉花品质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与其他产棉大国相比存在差距。

2.棉花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影响市场竞争力。

目前新疆主要还是以棉花种植为主,生产分散,棉花销售方式长期以一卖一买的现货交易为主,缺乏履约保障机制,企业和棉农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稳定的互惠互利关系。从棉花加工和深加工看,新疆现有上千家棉花加工企业,都存在规模小、设备差的问题。[5]

3.产业结构不合理,原棉优势未形成棉纺优势。目前新疆的棉花产业还只停留在棉花原料供应和初加工环节,大多处于“原”字号状态,纺织等深加工转换上技术落后,发展缓慢,在纺织行业价值链条中,长期处于“占据低端,远离高端”的尴尬境地。近年来,新疆各地都把发展纺织业作为重要任务,但新疆棉纱、棉布产量在全国的占比依然呈下降的态势。(见表1)

表1:近年来新疆三棉产品产量及其比重

4.棉花产业的科技水平不高,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缺乏。目前新疆棉花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仅为24%,远低于全国的55%~60%。科技成果应用率低,高新技术支撑下的精密植棉技术体系尚未起步,棉花在品种研发上滞后,主打品种不突出。[6]同时,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优秀的产业技术工人,也是制约新疆棉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着力做优做强新疆棉花产业基地

棉花是新疆的特色优势产业,新疆与国内其他棉区相比,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优势突出,适合各种优质、专用棉的生产和开发,且后备水土资源丰富,是我国最为优越的现代化棉花产业基地,不仅对各族棉农增收致富意义重大,同时关系到我国纺织产业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全局性战略意义。

1.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棉花产业优化升级。根据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新疆全区棉花生产能力要达到300万吨,而2012年新疆棉花产量已达354万吨,已经超过规划的指标。因此,未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应当保持稳定,重点提高棉花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棉花产业综合市场竞争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做优做强新疆棉花基地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品牌发展战略规划,打造品牌棉花,全方位推进新疆棉花产业优化升级。

2.坚持以人为本,千方百计促进棉农持续增收。发展新疆棉花产业,必须把切实保障棉农利益,调动棉农的种植积极性摆在首要位置,采取一系列对棉农的政策性补贴和扶持。如可以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直接补贴政策,对棉农生产进行直接补贴,并实施棉花的农资综合补贴、棉花的良种补贴、残膜回收补贴等。为防范市场风险,保护棉农利益,应当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棉农的生产成本,并建立最低棉花收购保护价格,一旦市场价格低于成本价格,国家以补贴的形式弥补差价。考虑到棉花的种植期较长,受灾几率高于其他农作物,种植风险较大,国家应当建立完善的棉花保险体系,鼓励国内外较大的保险公司开设棉花种植保险业务。此外,在国际市场棉价波动较大时,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我国实际的供求情况严格控制棉花进口配额,保证新疆棉花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保护棉农的经济利益。

3.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新疆棉花核心竞争力。要兼顾上下游产业、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棉花良种研发、高产栽培、节水技术等科研设施投入,改善科研条件。新疆人均占有耕地相对较多,具备推进规模化种植的条件,应当把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旱作节水技术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抓手,尽快提高棉花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棉花种植的劳动生产率。应当大力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形成新疆特有的棉花生产模式。应当着力建设集种子研发、区域试验、原种繁育和生产推广于一体的良种繁育产业体系,真正打造新疆棉花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4.进一步加大对新疆棉花产业的支持力度。新疆棉花产量大但远离销区,受运输瓶颈制约,新棉集中上市时“卖难”、“运难”问题经常发生。应当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着力打造现代棉花物流体系,建立棉花生产、消费、进出口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做到及时、准确收集、整理、发布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预警预测机制,提高棉花产业的信息化水平。[7]

三、实现由棉花大区向纺织业强区的华丽转身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区,但纺织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要想真正使整个新疆的棉花产业做大做强,归根结底是要着力延伸棉花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棉花深加工产业,努力使新疆成为一个新型现代化纺织服装业生产基地,实现由棉花大区向纺织服装业强区的华丽转身。

1.加快棉花就地加工增值的步伐,拉长特色优势产业链条。纺织服装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劳动密集型产业特性十分突出,尤其是在南疆地区,纺织服装产业是容易实现就近就业的产业,对当地劳动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优势明显:一是原料丰富,棉花产量占全国产量一半;二是新疆有充裕和价格便宜的电力资源,平均电价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对于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三是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通过新疆向中亚和欧洲出口服装可大幅减少运输时间,物流成本更低;四是土地、劳动力资源富裕。应当充分发挥优势,用现代棉纺文化引领新疆棉花产业升级换代,加大棉花产业链条组织化建设,延伸棉花产业链,形成棉花种植——棉花加工——棉纺——织布——印染——服装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2.紧紧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机遇,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大发展。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涵盖着3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腹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枢纽,必将给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新疆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依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较先进的制造业,着力发展现代化纺织服装高端产业,努力占领技术、市场的制高点。

3.依托新一轮对口援疆,积极承接东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2010年党中央高位推动了全国19省市对口援疆工作,这是集全党之智、举全国之力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新一轮对口援疆的深入开展,产业援疆日益提到重要位置。近年来,我国纺织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东部地区纺织业在科技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在国际上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对新疆来说,提高棉花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大批引进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企业来疆投资,提升新疆企业的创新理念及工艺制作水平。抓住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提升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水平。第四次对口援疆工作会议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作为援疆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考核指标,而且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业和加工制造业,对于新疆发展壮大棉花产业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4.进一步加大对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支持力度。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虽然面临着大好机遇,但由于近年来国内外棉花价差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创新能力薄弱等原因,使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着严峻的风险。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扎实实施《新疆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规划纲要(2014~2020年)》。到2020年,使全疆棉纺产能达到2 000万纱锭,纺织服装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 635亿元,全产业链就业容量达到100万人。应当打破传统发展思路,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质量保障和自主品牌建设,坚持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新疆区域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加大出口支持力度,着力打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西亚和欧洲的桥头堡,使新疆由棉花大区转变为纺织服装产业强区。

[1]倪玉婷.对话:2010~2011年度中国新体制棉花质量[J].中国纤维,2011(12).

[2]田新椿,赵勇生.对支持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1(12).

[3]张庆红,胡毅,夏咏.棉花种植业对新疆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影响变动的量化分析[J].经济问题,2012(06).

[4]王力,张杰,赵新民,贾娟琪.新疆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2(11).

[5]徐红,李辉.新疆棉花产业链的增值效应及拓展优化[J].经济视角(下),2009(02).

[6]黄海平,黄宝连.我国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困境分析——以新疆棉花产业集群为例[J].农村经济,2011(08).

[7]吴升山.建立棉花监测预警体系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2(02).

猜你喜欢

棉农棉花纺织
澳洋纺织
棉花是花吗?
棉农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棉花
塔城地区纤检所干部深入农田助力棉农春耕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
心中的“棉花糖”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
进疆棉农铁路运输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