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2014-08-01黄灏林娟

当代医学 2014年25期
关键词:髓内滑动螺钉

黄灏 林娟

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黄灏 林娟

目的 探讨短重建髓内钉和滑动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0),观察组采用短重建髓内钉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滑动加压螺钉加侧方钢板系统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下地时间、再手术率和并发症等。结果 2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下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良率83.33%,对照组优良率66.67%,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dit z=13.158,P=0.000);对照组共发生骨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14例(23.33%),观察组9例(1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5,P=0.004)。结论 与滑动钢板治疗相比,短重建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选择。

短重建髓内钉微创治疗;滑动加压螺钉加侧方钢板系统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和重要脏器的损伤。对其治疗临床争议较大。由于骨折部位骨质疏松的影响,钉板内固定成功率不高[1-2]。本研究利用短重建髓内钉对60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研究,并与滑动钢板治疗进行对照,以探讨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70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2.4±13.5)岁。按照Evans-Jensen法分型,Ⅰ型40例,ⅡA型47例,ⅡB型33例,致伤原因均为轻微暴力。患者骨折前均生活自理。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对患者伤情进行术前评估。将所有患者以随机分组方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采用短重建髓内钉微创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滑动加压螺钉加侧方钢板系统固定术。2组在年龄、性别、骨折分型构成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术前X线下牵引3~7d,复位满意;连续硬膜外麻醉后,C臂X线机透视调整骨折对位后,维持牵引。在股骨大转子顶点开始向近端做2~4cm切口,根据骨髓腔大小置入主钉。C臂X线机下深度、长度满意后保持前倾角15°钻入2枚定位针于股骨头中心2/3处和股骨颈处,侧位透视位于股骨颈中央。同时复位小粗隆,重建内侧支持结构,并进行固定。透视无误后,冲洗伤口并放置负压引流管。

对照组患者术前牵引复位,仰卧位麻醉后,骨折对位并维持牵引。在股骨大粗隆下方15~25mm处向股骨头方向钻入直径2mm导针,C臂X线机下深度、长度满意后将导针置于股骨头下10mm压力带与张力带交叉处,选择合适长度滑动螺钉拧入,上好滑槽套筒钢板,并拧紧螺钉。透视无误后,冲洗伤口、分层缝合并放置负压引流管。

1.3 术后处理 术后镇痛、消炎抗感染,将患肢抬高消肿处理,引流24h后拔除引流管。待麻醉作用消失后即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患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功能锻炼,不鼓励患者进行肌力锻炼,术后12~14d切口拆线,8~10w患者可拄双拐进行部分负重训练,并逐渐开始肌力锻炼,术后1、2、3个月及半年复查X线片,骨折骨性愈合良好后可完全负重并进行适度劳动。

1.4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采用Harris评价标准[3],共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以(优+良+中)/总例数计算优良率。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下地时间、再手术率和并发症等。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失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比较 2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下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失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比较

2.2 2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为83.33%,对照组优良率为66.67%,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dit z=13.158,P=0.000,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n)

2.3 再手术和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共发生骨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14例(23.33%),观察组9例(1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5,P=0.004)。

3 讨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越来越多。又因老年人往往合并心、脑、肺等疾病,机体代偿能力差;骨密度下降,骨愈合能力降低,手术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目的主要是减少并发症、提高康复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本病传统牵引疗法术后恢复慢、易出现褥疮等并发症。有些患者甚至难以忍受长时间卧床体位而私自拆除牵引,造成骨折移位,使髋关节功能受损,影响治疗效果[4-5]。故多数学者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倾向于手术治疗,以髓外固定装置(动力宽螺钉)和髓内固定装置(股骨近端髓内钉、Gamma钉等)为代表[6]。本研究比较短重建髓内钉和滑动加压螺钉加侧方钢板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发现,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有学者[7]报道短重建髓内钉固定出血量高,但本研究并不支持类似结论;同时本研究显示,短重建髓内钉疗效优于滑动加压螺钉钢板治疗,这可能是由于髓内钉将股骨颈、股骨上端紧密的结合在负重力线附近,使重力有效传递并减轻张应力,防止旋转和短缩,促进骨折端愈合。孙庆山等[8]研究也认为,短重建髓内钉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短重建髓内钉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但本法对技术要求高,费用略昂贵,滑动加压螺钉钢板相对低廉,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选择。

[1] 黄宰宇,刘欣伟,苏佳灿.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70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J].上海医学,2010,33(11):252-256.

[2] 杭如群,张建华,尹培荣.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进展[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1):47-50.

[3] 胥少汀,葛宝丰,许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08.

[4] 张丛笑,杨明连,刘新房,等.老年粗隆部骨折的多种内固定方式的选择[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5):4937-4938.

[5] 王新刚.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的进展解析[J].大家健康,2014,8(7):104.

[6] 栾国权.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0):31.

[7] 刘涛.探讨不同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J].当代医学,2014,20(15):92-93.

[8] 孙庆山,林永杰,张凯.短重建髓内钉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5):78-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5.064

江西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骨科 (黄灏林娟)

猜你喜欢

髓内滑动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一种新型滑动叉拉花键夹具
Big Little lies: No One Is Perfect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滑动供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