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立性浆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2014-08-01欧晖李勤

当代医学 2014年26期
关键词:浆细胞皮质椎体

欧晖 李勤

孤立性浆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欧晖 李勤

目的 分析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提高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衡阳市中心医院50例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且使用X线、CT及MRI检查,对比观察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并总结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MRI对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和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与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使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其中以MRI的应用价值最高,但是影像学诊断中缺少特异性表现,仍需要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孤立性浆细胞瘤;影像学;CT;MRI;X线

孤立性浆细胞瘤在临床较为少见,为浆细胞单克隆增生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多发生在骨组织、髓外组织,且发病部位较为局限,一般骨髓无异常的变化[1]。孤立性浆细胞瘤包括有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和髓外浆细胞瘤2种,在浆细胞瘤中,孤立性浆细胞瘤较为少见,所占比例在10%以下[2]。为提高对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本研究对50例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影像学诊断对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共5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1.02±5.25)岁。包括有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22例,长骨孤立性浆细胞瘤28例。患者临床表现包括:42例患者有局部肿胀,46例有明显的疼痛,38例患者有患处新生物。所有患者均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完整的病理资料。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其中CT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螺旋CT诊断仪,层厚为1.0mm,并进行多平面重建等处理方法进行检查。MRI使用Sigma 1.5T超导型磁共振机,进行矢状位、轴位等检查,层厚为4mm,以0.5mm为层间距,矩阵为256×256。

1.3 观察指标 总结25例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X线、CT和MRI影像学特点,对比3种诊断方法与病理诊断之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并确保准确无误。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X线和CT对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MRI对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和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与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X线、CT和MRI对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诊断价值

图1 X线片,患者L4椎体和附件有骨密度不均匀,有L4~L5的椎间隙狭窄。

图2 CT多平面重建,显示有矢状位上椎体的溶骨性破坏,残余骨质的密度增高,有L2椎体下缘的Schmorl结节

图3 CT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显示有L4椎体和附件的虫蚀样破坏

2.2 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MRI、CT和X线表现 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22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在胸椎,有8例患者发生在腰椎。X线和CT显示患者的病变部位有骨质出现虫蚀样的溶骨性破坏,且瘤内有残余的增生的骨小梁,骨皮质的膨胀变薄。通过MRI检查观察到信号不均匀,且主要为混杂的低信号,有椎旁的软组织受累,且增强扫描中有14例患者病变椎体明显增强(见图1~图5)。

长骨孤立性浆细胞瘤影像学表现:28例患者X线和CT均表现有轻度的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且边界不清楚;14例患者有粗糙和细小骨性间隔,呈现蜂窝样;26例患者有骨皮质变薄,2例患者有骨皮质的轻度增厚;22例患者出现骨皮质的虫蚀样侵蚀。MRI表现中,26例患者T1WI显示有稍高信号,2例为等信号;27例患者为T2WI的高信号;16例患者有锯齿状的骨内膜侵蚀;25例患者均有肿瘤突破骨皮质并侵犯软组织;12例患者有明显的软组织肿块(见图6~图9)。

图4 、图5 为MRI片,显示矢状位椎体低信号,内部有不规整的骨质信号影,有椎管狭窄

图6 X线片,患者右侧肱骨有近端的溶骨性破坏,且边界清楚,骨皮质变薄,有局部骨皮质渗透

图7 CT片,有横断面的骨质破坏,且被软组织取代,骨皮质有虫蚀样的破坏

图8 MRI片,有T1WI显示肿瘤比肌肉信号强度高,骨内膜有锯齿样的侵蚀

图9 MRI冠状面T2WI显示肿瘤高信号,且肿瘤会突破皮质并向软组织侵犯

3 讨论

孤立性浆细胞瘤可以发生在全身骨骼,为单克隆浆细胞的异常增生性肿瘤,多发生于骨髓造血组织,并会累及到多个受损部位,临床发现患者多发生于脊椎、胸椎或长骨[3-4]。

本研究对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长骨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特点进行了分析。从准确率可以看出,MRI对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最高,而X线则较低。X线和CT对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诊断多为虫蚀样的骨质破坏,有骨质疏松样改变。CT的分辨力较高,联合使用薄层扫描和多种重建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的破坏程度,观察患者内部增生的骨小梁等[5],以观察病变情况。MRI的软组织分辨力较高,可以更清楚地显示患者的病变范围,内部结构和患者骨质的破坏程度,是目前认为最佳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与手术中观察和病理诊断方面,X线、CT均显示出有椎体的骨质疏松和压缩性骨折等情况,影像学、术中观察相同[6]。而骨组织内有破坏的骨质,CT显示有瘤体内的残存骨小梁的增生硬化,MRI也可以观察到病灶的信号不均匀。但在临床影像学诊断中,X线、MRI和CT对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诊断均缺少特异性,与某些骨肿瘤的表现类似,需要临床加强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使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其中以MRI的应用价值最高,但是影像学诊断中缺少特异性表现,仍需要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1] 陈韵,周永红,林琼燕,等.骨孤立性浆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病理改变[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7):1095-1098.

[2] 陈步东,姚鑫,孙树鹏,等.颅盖骨孤立性浆细胞瘤七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5):492-494.

[3] 李锋,朱李茹,王仁法,等.长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J].放射学实践,2011,26(8):875-878.

[4] 王亚玲,靳激扬,陈苓珊,等.孤立性浆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2(2):196-201.

[5] 陶军华,曹和涛.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1):95-97,120.

[6] 姜亮,袁伟,刘忠军,等.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4):316-32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039

湖南 421000 衡阳市中心医院(欧晖 李勤)

猜你喜欢

浆细胞皮质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旁软组织髓外浆细胞瘤1例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基于基因组学数据分析构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
人参-黄芪与熟地-山茱萸影响肾上腺皮质瘤细胞皮质酮生成的比较研究
皮质褶皱
迎秋
浆细胞唇炎1例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