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红与黑
2014-08-01刘朝辉
◎ 刘朝辉
降糖红与黑
◎ 刘朝辉
随着一声声急促的警报声,120送进来一位昏迷的老先生,家属说患者姓刘,六十多岁,30分钟前发现他意识不清,叫他、拍打他都没有反应,便赶紧送医院来了。我马上安排护士查血压、心电图,都未见异常,查血糖——1.6毫摩尔/升,立即给予葡萄糖注射,用药后很快转醒。苏醒后,老刘坚决要求出院,而且对我说再也不吃降糖药了。反复询问后得知,原来是他下午去某诊所开了一种降糖药,吃完之后就成这样了。家属和我反复劝解,老刘心情才好些,便转入内分泌科继续糖尿病治疗。
另一位老王是我们科的老病号,七十多岁了,一个典型的倔老头,年轻时吸烟、喝酒,又常劳累,于是弄坏了身体,退休后各种疾病接踵而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等。好在他儿子照顾得好,平时督促他按时吃药、打胰岛素,血糖控制在8毫摩尔/升。可是儿子一旦出差,他就不听话了,不但随意少打、多打胰岛素,也不测量血糖。他已经来我科住院三次,一次低血糖昏迷,两次高血糖昏迷,家里都愁死了。查房时医生不免要叮嘱他:年龄慢慢大了,要注意身体,控制好血糖、血压,经常锻炼。他每次都口头答应得挺好,回家后总难以坚持。
糖尿病需降糖,这患者都知道,也都很重视,但有人过犹不及。降糖的目的是将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内,低血糖不仅危险,而且棘手,需要特别警惕。不过,因为惧怕低血糖而消极治疗,也走了极端。只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才能使患者和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获得长寿。老年糖尿病人并发症多,而且往往同时患有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用药更应注意。
在我的患者和朋友中,不乏有过类似经历的糖尿病老病号,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治疗中久病成医,养成了自己的一套辅助疗法,不仅使自己远离险境,健康快乐地享受生活,而且经常向我讲述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我愿和大家分享一下。
老张72岁,确诊糖尿病(轻型)十余年了。他是我的老邻居,经常和我絮叨絮叨。他虽然被诊断为糖尿病,但平时生活规律,也从不听从广播或报纸上用那些保健品广告的胡吹,就靠饮食、运动控制血糖。他在家天天吃木耳、白萝卜、白菜、土豆等,从不暴饮暴食,而且每天都去晨练,不累但也不放松自己,平时测空腹血糖也就6~7毫摩尔/升,只是在感冒发烧时稍高一些,经治疗就好了。我常常对他说,您一定会高寿的!
老李是医院看门的大爷,六十多岁了,夜班时经常来我们急诊科坐坐,聊聊天。他的病情比老张重一些,平时需要口服降糖药,控制空腹血糖7毫摩尔/升左右。有一次他吃降糖药吃多了,饭吃少了,结果大汗、心慌、头晕,血糖2.3毫摩尔/升,发生了低血糖,赶紧吃了些米粥才好。我告诉他,如果把握不住吃多少降糖药物合适,就少吃些,宁愿血糖偏高些(8毫摩尔/升),也别太低了,因为低血糖造成的损害更快、更严重。家里的血糖仪器要常用一用,不要当摆设,测量一次成本还不足5元钱,能够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及时处理,安全、方便多了。
我建议大家向老张和老李学习,生活规律,坚持测量血糖,及时进食及调整降糖药物用量,血糖宁可略高些(8~12毫摩尔/升),也不要太低(小于3.5毫摩尔/升)。若出现老刘那样的急症,应及时来医院治疗,避免病情加重;若像老王一样反复来医院就诊,那就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治疗糖尿病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就会加重糖尿病,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视力下降、皮肤溃疡、糖尿病肾病等。
当然,像老张那样通过规律科学的饮食、运动,一直将糖尿病控制在临界状态,在轻型糖尿病患者中只占极少数。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治疗。
(摘自《家庭医学》2013年第8期 图/短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