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阅读教学例谈

2014-08-01陈京兵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8期
关键词:晁盖计谋杨志

一.问题导读,精读课文

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精读课文,请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这个故事。然后小组讨论,比较改写后与原文效果有何不同。原文明写杨志如何防范和保护,暗写智取的计谋偷偷实施,最后全盘托出,造成了一种扑朔迷离、神奇莫测的效果,更有悬念,更吸引人。作者匠心独运,构思、叙事很有“智慧”。

二.再读课文,我来说“智”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答:一智用天时——利用“热”;二智用地利——妙选黄泥冈;三智用矛盾;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喝的却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2.杨志最终却输给晁盖等人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答:①晁盖、吴用计策高妙,无懈可击。②杨志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杨志也确有“不智”之处。③梁中书“用”人却“疑”,只用其“艺”而不信其“人”,派老都管、虞候跟随。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候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杨志自己也身受其害。

三.迁移探究

(一)才子杨修获死

小组长一:课文题目为“杨修之死”,那么杨修是怎么死的呢?

生1:曹操伐蜀日久,进退两难之际,夏侯惇禀请夜间口号为“鸡肋”,杨修得知,教军士准备归程,曹操以惑乱军心之罪将其斩首示众。

小组长一:杨修是不是真如曹操所说“造言”而乱其“军心”呢?

生2:不是。相反,杨修所言句句是实,“鸡肋者,食之无肉,……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杨修句句说中曹操心事。

(二)杨修获死探幽

小组长二:曹操一向唯才是举,为什么却把杨修杀了?杨修教曹植作答教,课文说操“此时已有杀修之心”,结合上文内容,说说“此时”指代的内涵。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回答。

生3:曹操杀修的阴险心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改建园门、分食酥饼、梦中杀人,每次计谋都被杨修揭穿;身边有这样一个才思敏捷、能参透自己心意的人,曹操如何能对杨修不“忌”不“恶”,乃至时时加以防范呢?后来杨修告发曹丕、教植斩门吏而出和为植作答教三事,表明他已深深卷入宫廷斗争之中,他竭力辅佐曹植争做曹操的接班人,反对曹丕继位。而此时,曹丕已得势,曹操深知这样一个危险人物,如果留下来必将成为自己身后的大患,因而“此时已有杀修之心”。

四.教后反思

经过备课,我发现本单元四篇课文风格各异,却有一点相同,即题目中都有一两个字是全文“文眼”,可以抓住这些字,化繁为简,长文短教。学生自主预习本单元全部课文后,提出最想与老师共享的课文是《智取生辰纲》,最想与小组共同探究的课文是《杨修之死》。于是教师决定通过《智取生辰纲》一课示例,从分析如何“智取”,到“智”在何处,再到以“智”斗“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节课既加深了学生对人物性格和作品内涵的理解,又教给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方法——文眼导读法,促进了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还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这节课向学生展示了阅读和探究此类小说的过程。学生有了这些学习经验,就可以自己抓住“死”字解读《杨修之死》,抓住“中举”二字探究《范进中举》,抓住“学”字阅读《香菱学诗》。此时把他们最想合作探究的文章打开,许多学生早就跃跃欲试了。

从上面两个教学片段看出,学生在教师的精讲示范中习得了经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了阅读的快乐和能力提升的满足。学完本单元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补充同类或相关题材的其他文章进行拓展阅读,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孤独之旅》《变色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文章。学生更可以带着课内的阅读经验去更广阔的课外自主阅读,甚至将阅读所得内化为写作经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只要执著探求,严格遵循语文自身规律去学去教,立足学生实际和长远发展去探究去摸索,我相信,语文课改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陈京兵,教师,现居山东济南。

猜你喜欢

晁盖计谋杨志
小说的互文与改写——读东君短篇小说《与杨志共饮》
自认为善
晁盖:误闯梁山的孩童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Lilytype lectin ( Sm LTL)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and its response to Vibrio anguillarum*
林冲三论
杨志的失察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