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对话式阅读教学观

2014-08-01刘晓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教材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是思想的碰撞与心灵的流动过程。因此,学会对话,亦即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一.梳理对话式阅读教学之形式

阅读对话指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其表现形式为: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真切体验,多种考虑

教师首先要聆听文本的声音,如叶圣陶所云:“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但文本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精神产物,教师以今日今人的身份,以此地此时的心境去解读,就会产生自己的理解,提升自我人生境界,丰富自身精神底蕴。在这样的对话中,“备课”“钻研教材”的内涵早已扩大。它是教师对教材、教参感性认识和理性审视的结合,它能使教师更好地预测学生理解的多样性,让文本更具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易于对话的展开。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潜心会文,善于发现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性与文本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因此,教师应给足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时间,让其认真读课文。首先,认真阅读,学生就能正确地解读文本,包括正确地理解文中的新词难句,破译句子的含义,真实地再现文本世界,真切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避免“误读”。第二,通过认真阅读,激活与调集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产生积极、深刻的情感体验。第三,当不同的学生在深入阅读,以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文本进行改编、改造时,就会对文本产生多元的解读,不仅重建了文本意义,还重建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三)以文本为中介的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合作互动,完善自我

学生之间就文本的对话是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是与其他的精神生命相互碰撞的过程,通过交流与碰撞而获得更深入、更透明的理解,不断生成新的意义。这种对话具有建构意义的功能。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探究、对话等学习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二.探寻对话阅读教学之方略

(一)师生共同走进文本,铺垫有效对话基础

教师在课前要与文本充分地对话,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找准文本中的值得研究的训练点(即教学重点、难点),文本中的生长点、创新点。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最重要途径有两条:一是读,二是想。读,是指反复朗读教材,读出教材中的精妙之处;想,就是要想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的策略有哪些?

(二)巧妙把握话题,在交流中达到情感的共鸣

巧妙地把握话题是课堂对话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变动。”一节课只有短短的35分钟时间,我们教师应善于倾听,积极把握住对话过程中的生成点,进行随机点化,巧妙引导。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师要引导的一般是课前通过深入钻研教材而预设好的话题,这类话题一般就是指教学目标中所确立的重难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针对这一话题展开对话,逐步深入,直到解决教学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创设对话情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学生与文本之间必然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审美距离,只有当学生与文本产生了某种碰撞,文本才会展限出无限丰富的意蕴,学生才会获得满足。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我们的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我认为情境就是沟通两者的桥梁。所谓情境实质上就是一个富有形象感,充满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它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其间,并与学生的心灵发生共鸣而融合,从而心头涌动千言万语。在具体的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对话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用对话来开启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通过每一节语文课,让学生感受到乐在其中,真正实现教者—文本—学生一体化,这应是我们努力达成的语文阅读课堂目标。

刘晓霞,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