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职称评定回归阳光下

2014-07-31常勇

人力资源 2014年5期
关键词:职称评定行政化信度

常勇

1977年10月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消息:中国科学院提升陈景润为研究员,提升杨乐、张广厚为副研究员。消息一出,引来中国知识界一片欢呼。此事成为国家在“文革”后恢复职称评定的标志性事件。

37年后的今天,研究员、副研究员等已不再是凤毛麟角,高级职称逐渐褪去神圣光环,随之而来的却是种种负面新闻:“明码标价”兜售职称,通过操纵职称评定“提拔”亲友团等等。对此,要求取消职称评定、职称评定自主化、职称评定移交相关行业管理的呼声渐高。声音背后凸显出人们的种种焦虑,但焦虑并非出自职称评定本身,而是对附着在学术评价上行政的、官本位的、非学术性色彩的厌恶。

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一项基础工作,职称评定是对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被评选者学术水平和地位的肯定,取得专业技术职称者不但可以获得他人的尊敬,也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因此笔者认为,职称评定有其积极作用,不必因噎废食彻底取消;只要使其回归到衡量人才水平与价值,培养、激励人才的正途,其仍不失为一种正向的人才激励手段。

伪学术生态何以存在

我国自恢复职称评定以来,从单纯的评定制到评聘结合的聘任制,再到评聘分开的双轨制,以及双轨制基础上的职称与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行制度,每个阶段的职称制度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发展体制、用人和收入分配制度相适应。职称评定实行至今,之所以备受争议和诟病,是因其与工资待遇、福利、学术升迁至关紧密,让人们不得不跻身其中;而由于某些环节的非透明化操作,且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监督,致使学术造假现象泛滥,学术创新气氛淡薄,资源垄断现象严重,职称评定过程中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究其根源,就在于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威、学术机构市场化以及缺少有效监督。

笔者将职称评定背后的利益链条绘制成“伪学术的生态链”(如图1),纵观整个链条,由“官大为本”到“资源垄断”,再到“学术优待”,其实质是以权力和金钱为载体的利益链和以资源为核心的权力链交错。而不可或缺的“监督链”却在这种伪学术氛围下发生断裂,没有位置。其间,一些学术与行政机构的不良行为成为背后推手。

学术机构市场化是利益链构成的温床。由于学术期刊市场上可发表文章的机会有限,而发表论文的要求相对无限,期刊市场就处于供需严重不对称的卖方市场。在缺乏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督的情况下,论文发表与否不仅取决于学术水平,还增加了许多人为标准,一些杂志甚至公开收取版面费。同时,近年来一些科研成果评审机构的隐性收费也越来越明显。如此,学术机构沦为牟利工具,又何谈学术价值?论文质量、成果水平又如何保证?

职称评定行政化是权力链形成的基础。目前,各职称评定机构多在行政管理下开展工作,学术机构行使的权力极为有限。由于行政的介入与过度干预,一方面职称评定的程序、标准甚至结果受行政影响较大,某企业曾因行政干预等原因暂停高级职称评审6年之久;另一方面,职称评定已由学术评价演变为对人的综合评价,更有甚者,将高级职称资格作为一种头衔、荣誉和福利,“照顾”给具有较高行政职务的领导者。

责任感与公信度缺失是监督链破碎的首因。行政单位、职称评审机构、期刊发行机构以及学术与成果评审机构是职称评定中的四个行为主体,如果这四个主体都有足够的责任感,并积极维护自己的公信度,虚假、无创新的论文就无处刊发,那些所谓的“成果”就得不到认可乃至获奖,不符合条件、无真才实学的人就没有资格参与、通过职称评定。不幸的是,在行政化的干预与市场化的诱惑下,主宰着职称评定的四个主体纷纷中枪,致使至关重要的监督链被击得粉碎,于是,暗箱操作愈演愈烈。

多策并举助职称评定回归正途

人们对职称评定的质疑多来自于对取得职称资格者学术水平的怀疑,来自于对体制与机制监管的信心

缺失。因此,职称评定迫切需要打破伪学术的生态链,重建责任意识与公信度意识之下的严格监督。

去标准化,分类管理因地制宜。职称工作的价值在于培养和发现人才,并为人才和组织进步提供有效服务。过去国家在制定职称政策上,过度强调政策的统一性,忽略了各专业、系列的具体情况,因此导致类似“某作家因职称外语不合格,连续12年无法参评职称”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制度僵化使职称体系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要将不同专业领域内真正的人才发掘出来,必须摒弃这种不顾专业特点、“一刀切”的政策格局,在横向公平基础上,结合各系列、各专业具体实际,注重实用和实效,实行有针对性、差异性的评定政策、评价方式和考评条件。2007年,国家规定十类人员可以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放宽对外语条件的要求,迈出因地制宜的第一步。未来,职称评定中人才评价的方法会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才评价的科学化、多样化、社会化已成为发展必然。

去行政化,转换角色,让学术权力成为主体。在本质上,职称改革和去行政化是同一个问题,没有去行政化的职称改革,旧的弊端改掉了,新的“症状”还会出现。因此,行政必须从职称评定的主席台走回到为人才评价服务的后台,让职称评定回归到评价和发现人才的初衷。拿开行政干预的手,解下与职称评定捆绑的各种附属物,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适当分离,制度化地压缩行政权力“学术寻租”的空间,学术评价的基本标准才能回归到学术水平和学术成果自身的品质上。发现真问题,提炼新概念,做出新判断,形成新思维,这才是正本清源的学术建设和学术创造,唯此,才可能畅通职称评定的健康发展之路。

去市场化,公正公平履责,让学术回归正途。职称评定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它不仅是对学术人员进行管理、配置学术资源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因素之一。学术刊物市场化决定了它的逐利性,其危害不在一篇论文,而是整个学术研究领域,甚至延伸到国家民族未来。因此,学术刊物应公平公正地履行职责,将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和学者同行的评议作为评判标准。

去形式化,强调创新度和信度,让伪学术无藏身之地。革新职称评定应从操作细则入手,推行以“质检”立学术的质量控制,严守学术评价标准,做出精确、严肃并经得住时间考验的鉴定。职称评定过程中只关注条件控制、程序控制和数量控制,而缺少对水平、能力与信度的质量控制的做法必须加以改变。一方面,需要全面地对申请人的论著、成果进行学术信度的软件检测;另一方面,也要大范围地推广双向乃至多向对学术创新度的匿名评审,引入同行公议和推行口头答辩等手段,增加评定的准确性与信度。中国人民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先后推行的代表作评审制度,就是重视质量、淡化“硬杠杠”的有益改革。但愿这样的制度能尽快铺开,让创新度和信度成为职称评定的硬指标。

去私密化,坚守责任意识与公信度,重建学术尊严。某种程度上讲,职称评定的失败是社会责任意识与公信度缺失所致,学术尊严的沦丧是社会价值倒置的体现。增强透明度是职称评定去私密化的重要途径。不仅要强化对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学术机构建立良好的用稿规范和健全的财务制度也尤为重要,同时更应该建立起群众监督、学者同行的互相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鼓励学术打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增加透明度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与公信度,构建一个行业自律、行政监管、社会监督的职称评定体制。

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迫切需要一条在学术指引下去行政化的职称评定之路,让看得见的正义成为照射在这条路上的阳光。阳光愈明亮,灰色地带愈狭小,投机与营私舞弊者也将愈加无处遁形。 责编/张晓莉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称评定行政化信度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事业单位职称的评定问题初探
村医职称评定需有据可依
高校行政化与去行政化探析
高等学校“去行政化”路径探索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耳鸣残疾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去行政化 必越的关山
“去行政化”破冰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