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读中国文化经典

2014-07-31仲大军

粤海风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化

仲大军

我出生于1952年。这个年龄段的人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一代,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先后经历过“大跃进”“文革”和改革开放等历史巨变。我的思想基础或者说知识结构是经过三个阶段奠定的。

第一阶段是中小学期间以及1968年初中毕业后,进工厂、当兵、复员到地方电信局这二十年,主要学的是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特别是到了“文革”后期,理论学习抓得很紧,大批的马列著作问世。这些印刷朴素的白底黑字的单行本至今在我心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如列宁的《国家与革命》、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而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我青年时代看得最多的一本书。

第二阶段是1978年上大学之后,直至21世纪初,这一阶段主要学的是西方人文科学。

第三阶段是最近这十年,对本国的历史文化逐渐发生兴趣,花了大量时间研究自己的历史文化。

应当说,像我这个年纪的学者,身上都具备了三大知识体系,一是马克思主义,二是自由民主主义,三是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西方的另一知识体系宗教主义在我们这代人上相对较少。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生的这代人,大体都经过了这样一个变化,但很多人可能只有前两阶段,没有后一阶段。如果完全停留在或者倾向于第一阶段,没有后两个阶段,这种知识结构的人就是今天社会上的新左派。如果完全停留在第二阶段,没有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就是今天的新自由主义。而倾向于第三阶段的,又成为新儒家、新法家一类的新古典主义。

我想,最好经过三个阶段的综合学习,才会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才会有平和的心态。今天的中国,最需要的是三种知识结构相结合,最需要的是融贯中西的知识结构。前几天我去参加一个会议,会上就讨论了“中、西、马”相融合的问题。

1978年我考上上海复旦大学后,商务印书馆开始陆续出版西方经典的学术著作。当这些印刷精良的西方名著摆上学校书店时,我便以微薄的生活费结余购买这些让我痴迷的书。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我陆陆续续买了大约几十本商务印书馆的这套书。这和“文革”期间出版一本本的马列著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个时代,主宰中国人精神的一度是这些西方名著,经过几十年革命运动的中国人转而醉心于西方另一套知识体系。直到今天,打开我的书柜,这套书还静静地竖立在书架上,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卢梭的《爱弥儿》《社会契约论》,休谟的《人性论》,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

回想起来,尽管当年我津津有味地看过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但三十多年过后的今天,这本书对我却没有什么影响。倒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在我心中留下了一点记忆。

五十岁之后,我转而阅读中国的国学作品。并且,这个时候国学书籍大量涌现。这是我国出版界的第三次出版高峰!第一次是马列著作,第二次是西方名著,第三次是国学经典。出版界的三次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思想的三次转变。

五十多岁的人往往都是结合着自己的实践经验在读书,对知识的接受更有目的性,实用性。如果说年轻时读书更多的是让自己在广阔的精神空间自由驰骋,享受想象的快感,那么中年以后的读书更多的是结合现实思考。

这时我惊讶地发现,自己老祖宗留下的书太值得一读了。为什么我们这代人没有早点读点国学著作!假如我青年时代就读了国学经典,后来能犯那么多错误、走那么多弯路吗?譬如,《老子》一书中说“曲则全,枉则直”,让人们办事灵活,不要硬顶硬碰,要耐着性子绕着弯子才能把事做成。但我在年轻时哪懂这些!年轻气盛,骄傲自满,不知犯了多少错误。

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礼贤下士,孔子的先祖正考父辅佐宋国三代君主,是位高权重的老臣,但他“一命而偻(lǚ),再命而伛(yǔ),三命而俯”,官做得越大越谦虚谨慎,为人谦恭到如此的程度。这样一些道理和品德,我们年轻时懂得太少了,现在的一些官员们懂得也太少了。

通过深入阅读经典,我发现尽管中国没有西方那么多大段冗长的忏悔录著作,但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内省意识很强的民族。《论语》里说“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并且,每到大的事件来临之前,中国人都要进行大的反省和深思。黄帝和炎帝展开大战之前,隐居博望山,静修三年。诸葛亮草船借箭,独居室内三天。

中国古代智慧博大精深,是世界精神宝库的一座巅峰,完全不亚于古希腊,古罗马。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学点自己的文化智慧比一味学外国人的要有用多少倍!另外还有阅读的乐趣,当你徜徉在《左传》的历史故事中,看着先人们的喜怒哀乐,这种历史的沟通延长了你的人生,上下几千年恍若一瞬。

总起来说,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先后经历了三次教育,三种教育。我们这一代人有幸经历了历史的大变迁,思想的大变迁,是知识丰富的一代,幸运的一代!通过对各种思想教育的对比,今天我们变得成熟和聪明起来。

比较起来看,第一次教育是一种忘我和无私的教育。从小就学着做好事,做好人,忠诚、老实,勤劳、朴素,正直、正义。这是一种极其崇高的精神。尽管有时做不到,甚至很痛苦、很虚伪,但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它的缺点就是太单纯,简单。第二次教育是自由的教育,法理的教育,科学的教育,纵情纵欲的教育,很快乐,很幸福,但需要第一和第三种教育的补充和约束。第三种教育——国学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切合实际的教育,符合人性的教育,充满了东方智慧的教育,既典雅又尊严。遗憾的是这种教育在前两种教育的冲击之下,至今在社会上也很微弱,中小学课本中这种教育内容极少。这说明中国思想变迁的历史矫正至今才刚刚开始。

于是,退休之后,我在家中开设了一个私塾式的文史班,在社会上招了三十多个学员,每周末到家里来学习半天。一年半的时间,我们先后学习了《诗经》《尚书》《山海经》《易经》《黄帝四经》《黄帝内经》《周礼》《礼记》《国语》《左传》《老子》《管子》《孔子家语》《孟子》《墨子》《庄子》《鬼谷子》《韩非子》《史记》等先秦古籍的部分内容。

三个学期下来,凡是从头坚持到尾的同学都有巨大的收获。这是我的一个尝试,以后有条件我将再办一次文史学习班。

一、为什么从先秦学起?

有人会问了,中国的历史上下几千年,你为什么只选取夏商周三代的内容学习,为什么只学先秦时期的著作?这个问题提得好。其原因有这样几个。

第一,普及文史,要先从源头开始。了解了源头,对后来的变化便会容易理解。这是学习顺序上的原因。

第二,就我个人的爱好来说,我喜欢读春秋时期的书,譬如《左传》,言简意赅,文字简练,内容丰富。这个时期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与后来的有很大不同。先秦时期,封建专制还未形成。那个时期的人类,好像正处在一个人的青年时代,朝气蓬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后来那么多规矩束缚。这个时期的人类和工业化之后的人类有点相似,也就是说与今天的人更加相似。因此,我喜欢这个时代的文学著作。譬如《诗经》,读起来完全是一种享受,与读唐诗宋词不一样。

第三,就文化内涵和思想理念来说,先秦时期的著作也更值得一读。人类很多好的思想理念都诞生在这个时期。以后几千年的历史,人类或许已经走了弯路。儒学的变异就是一个例子。到了宋明清之后,儒学已被程朱理学改造得令人生畏。

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1988年1月,巴黎召开了主题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75名参会者(包括52名科学家)宣布了16个结论,涉及艾滋病、环境保护、人的权利等各方面的问题。

在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最精彩的结论是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博士的发言。这位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其等离子物理学研究领域中的辉煌生涯将近结束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阿尔文博士的话语惊四座。连我看了这篇报道之后也感到惊讶。的确,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当代社会发展的弊端,人类在行进的过程中要不时校正自己的轨迹,经常到历史的源头去寻找智慧。

难道今天我国发展的现状不正是这样吗?看看传统丧失后中国今天已经变成什么样了?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要想看清当代的问题,必须有个参照系,这就是历史。这也是我让大家从源头学习的原因。

二、要进行菁英阅读

到今年夏天,这个班结束了。回顾一年多的学习,我们像大海捞针,深入浅出,将卷帙浩繁的夏商周三代历史精华摘选出来,大略地浏览了一遍。但是,只是这一遍,学员们便基本了解了我国的文化历史。

我们的学习是有目的的,就是解决当代中青年人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的问题。但是,学习是要有方法的。面对浩如烟海、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古籍著作,多数人会望而却步,尽管典籍里埋藏着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但古代语言极大地阻碍了现代中国人了解本国历史文化,而某些古籍内容的琐碎和冗长,更让人难以理解和卒读。譬如,战国时期的著作比春秋时期的著作要繁杂和拖沓得多,像《管子》就有明显的这种特点。

面对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只有当老师的人先学习,先进入古代经典这片林地,采撷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出来,让学生快速学习了解。我这个大军文史班基本就是这样一个学习模式。我根据多年里的研究,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片段,让同学们学习。

总起来看,我们的实践还是很有效的,大家在较短的时间里快速了解了自己的历史文化,身心和心理受到了传统的文化的洗礼。在青年时期,花上一年多的时间奠定自己的国学基础,这种学习将使自己终身受益。

重要的是我们学习的内容。作为老师,我最重视的是将什么内容献给学生。夏商周三代著作,加起来几百万字。在这么多素材中,要将那些最精华、最有价值、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精髓的内容挑选出来,这是件很难的事。

概括起来说,我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有这样几点。一是语言优美,文辞典雅,有文学价值。二是内容重要,有史料价值。三是思想深刻,是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重要思想理念,有文化思想价值。

经过这样一番挑选,我选出了一些精品片段。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在大家都很忙的情况下,给大家一些精品阅读。其实在今天,精品阅读已经成了时代特色。我力争把大军文史班的学习变成一部菁英阅读。并且,它不是我一个人的独白和杜撰,而是一个活泼的有声有色小课堂。现在我就把这个精品阅读小课堂献给更多的青年朋友,以填补很多人只知有西不知有中的知识缺陷。

三、读点经典的现实意义

接下来我还要谈谈学点文史的意义。为什么让大家读点经典,仅仅是为了修身养性、闲来消遣吗?大军文史班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其实我们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即在各种矛盾冲突中不偏激、不偏狭,平静对待和解决各种问题。

大家可以看到,当今的中国总有几拨人在吵架。网络上,微博上,甚至连媒体都分成了几派,什么南方报系派,环球时报派……流派的分歧和冲突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集中地表现出来。

应当说这是自由时代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文化多元了,分立和分歧便出现了。但任何社会都是会选择的,任何文明都是选择的文明。中国社会对各种文化的选择都是在比较中进行的。

回顾我国一百多年来走过的路,跌跌撞撞,经历了多少文化选择、文化批判和文化扬弃!从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打到孔家店,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四旧,批儒批孔,近代以来中国人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否定自己,批判和淘汰自己的文化。尽管这样,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又顽强地抬头了,大批的国学读物开始在社会上流行,21世纪后,国学热在中国已经蔚为大观,有了相当坚实的社会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归,是一种偶然现象吗?不!我认为这是中国人的再一次选择,这是中国人自我认识的重新展现。经过八九十年对西方文化的过度热衷之后,中国人又回归了自己的文化,又开始以自己的眼光审视世界。但这种审视刚刚开始,并处在艰难的诞生过程之中。

近百年来的过度西化对中国带来太多的弊端。直到对西方各种主义都尝试了一遍之后,中国人才意识到自己的珍贵。今天主导中国社会的主要是“中、西、马”这三大思潮。由于这三大流派的融合远未完成,所以在现阶段,中国不能不仍然处在时常矛盾的状态。

譬如有一个年纪较大的学者,经常往我邮箱发文章,连篇累牍,全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批判。在他眼里,中国文化以致中国人的历史几乎没有好东西。他的参照物和坐标系整个是西方的,所以他几乎要把中国文化和历史连根拔掉,连西方人没做到的事情,都被我们中国人自己做了。

遍观世界各国,有几个国家整天声讨自己的文化,咒骂自己的祖宗,贬低自己的历史?中国今天就出现了这种反常的现象。我们承认,自己的国家在近代以来落后了,在物质层面落后了,但并不意味着在精神、历史、文化各个层面都全面落后。我们虚心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但也不能完全冷落、排斥我们自己好的东西。

现在的问题是,能不能让中西这几大主义和流派不再相互排斥,像中国历史上的儒释道一样,和平共处,并行不悖?

就我个人的感觉,这三种文化是可以互相补充的。譬如,中国的亲情文化可以对冲西方个人主义的原子文化,中国的宗族血缘文化可以调和西方的阶级斗争文化,儒家的义文化可以抵消西方资本主义利文化的弊端。

各种文化都有优点和缺点。诉诸平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有它平等、正义的一面,但斗争性较强,富于理想主义精神。西方的民主自由文化过分强调个性,而中国文化比较的中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外部文化的缺点。因此,今天的中国必须用自己的文化来调和外来的两种文化,并最终确立有自己特色的主导文化。

今天,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之根,时间长了就要被外人所融化。我开设大军文史班的目的是让大家做一个有文化之根的中国人,让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在当今的全球化大潮中屹立不倒,让中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仅仅是被外人同化,而是同化外人。

在全球化的时代,既要和世界文化交融,学习他国先进的文化,又要不迷失自己。我们要保留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但我们自身的优点是什么?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清楚。这是因为自近代以来,我们更多的是在引进西方,批判自己,扬弃自己,以至于今天,如果你问:什么是中国文化?很多人会茫然无知。甚至有些人已经不想当个中国人。有些企业界、知识界和科技界的人,游走于世界各地,按世界通行的方式行事。自己是什么人,已经说不清楚。

总之,在严酷的西方文化冲击之下,中国不能不做些保护性的工作了。我们不能完全被别人化掉,还要保住好的东西,让世界清楚的感觉出中国和中国人的特色。有了这鲜明的特色,才会有共同的认知和认同。

今天的中国人要补课,补历史课。这是因为由于过去的失误,我国的青年人从小就没有受到正规的国学教育。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材中,国学的内容严重不足,以至于整个中华民族几乎成了失根的民族。这是我们发展进程中的战略失误,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认识。

四、培养中国文化的偏好

现在我要讲一下确立中国的文化认同问题。有了文化认同,时间长了,便有爱好。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之所以人们对文化有偏好,全是习惯所致。你从小习惯了什么文化,长大后就会喜欢什么文化。因此,中国人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文化爱好。不用自己的文化武装自己,就要被别人的文化所洗脑。

全球化时代是个定标准的时代。在工业科技领域,一旦被强势国家制定了标准,其他国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执行和遵循。在经贸领域、政治领域、国际法领域早已实行了全球化标准。在文化和思想领域,强势文化也在制定标准,但没像工业科技领域一样明显。

全球化时代还存在着认知、认同和识别(Identification)的问题,进而是身份(Identity)和认证的问题。认知和认同很重要,各个国家的人们都要有个文化标识。它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你对一个文化不认同,你会转向另一个文化,为另一种文化工作和服务。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大量这种例子。

我的一个老朋友的孩子,在英国一所名牌大学读完博士之后,回国进入航天部的研究院工作,单位很重视,专门给她申请了研究课题,但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她离开了,原因就是文化上的不习惯。

这么优秀的人才,不为本国所用,转而进入了美国在华的一家电气公司,不在中国的研究院当科学家,而去西方的企业当打工仔。这不能说不是文化认同的问题。如果这类事情大量发生,请问:中国的科技还能发展起来吗?中国人能富起来吗?现在我国一些尖端的高科技的产品发展不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与文化认同有关,一些高科技人才不为本国服务,这就会影响了国家的科技水平。

现在我们来探索一下文化认同的问题。怎样才能有文化认同?一个国家的文化认同包括哪些方面?什么是中国人?中国人应体现在哪些地方?仅仅是因为你拥有中国国籍、中国户口,仅仅是因为你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或者会说中国话?我想这只是法律的和外在形式的因素。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还应当包括文化上的认同,精神上的一致。

记得我小时候唱的歌词中有“爱国家、爱人民”这句话。怎样爱国家,爱人民?大家需要什么样的文化认同才会互相热爱?总括起来,我想有这样几个因素: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爱好和精神信仰,文化艺术,历史文化,政治理念等。

譬如,中国人喜欢喝茶,喜欢书法,喜欢下象棋、打麻将,喜欢朗诵唐诗宋词,喜欢写对联,喜欢串门、聊天、唠嗑,喜欢称兄道弟、江湖义气。古代的中国人还喜欢穿长袍马褂,磕头作揖,吹喇叭坐轿子,喜欢烧香拜佛,崇拜灶王爷、关帝庙,喜欢读四书五经,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南方的少数民族还喜欢唱山歌,对情歌。北方人蒙古人喜欢骑马,射箭,摔跤,舞蹈,敖包相会。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便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和生活习惯,人们才有共同的爱好,倾向。只有熟悉了一样东西,才会喜爱这样东西。爱好都是长期生活习惯形成的。有人喜欢吃辣,有人喜欢吃酸;有人喜欢文,有人喜欢武,都是长期生活方式养成的。这就是文化认同。共同的文化认同,决定着人们的身份、国籍,由此分出谁是哪个国家的人。

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精神信仰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历史上有过数次信仰上的变化,有过数次信佛、毁佛的现象。中国人在清朝的时候曾经留过长辫子,但到了今天,往日的磕头作揖变成了敬礼和握手,往日的长袍马褂变成了西装领带,昔日的吟诗作赋已经不再是青年一代的唯一爱好,现代的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替代了传统。在西风东渐大潮的冲击之下,现代中国已经被吹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了。

不过,文化有深层和浅层之分。浅层的文化可以随着潮流随时变化,深层文化长期积淀,历久弥深。譬如,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我们对《诗经》的热爱改变了吗?对唐诗宋词的热爱改变了吗?对书法的爱好改变了吗?对琵琶、二胡的爱好改变了吗?对《梅花三弄》的爱好消失了吗?对父母的孝敬消失了吗?

没有!深层的文化基因轻易不会退出一个民族的身体。一个身穿西装领带的人,不一定不喜欢诸子百家,屈原离骚。生活方式和外表形式可以随时代而变,但渗透在血液里的精神信仰、文化偏好却难以轻易改变。

这就是文化的基因!我们今天在做的就是加固中国文化的基因,打造中国文化的认同,培养中国文化的偏好。让中国文化的长江大河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全球化时代不仅是制定标准的时代,消灭差异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和标新立异的时代。特别是在文化方面,人类永远都在创新与多元。我们既要传承自己优秀的文化,又要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在兼收并蓄中保持自我。但经典只有一个。当我们在多元化自己的时候,首先要熟悉自己的经典。

五、怎样读经典——中国古代的两大知识体系

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是两大教育体系:现代教育体系和古代教育体系。现代教育体系就是从小学到大学的那套数理化、语史政教材。这套教育内容和体系仅仅运营了不到一百年。然而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人学的是什么呢?很简单:四书五经。

中国人几千年里有一套自己的知识学习体系,但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击之下,近代以后已经土崩瓦解了。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人才有喘息的机会重新审视自己传统的知识体系。

2013年在中央电视1台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决赛收视率达到了高峰。“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在央视科教频道开播以来,大受观众欢迎,收视率甚至超过了最热门的节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在听写“阑珊”这一词时,参赛选手写错了,旁边的十个成人嘉宾也无一书写正确。很多人看完这个节目后,对自己的汉字书写能力痛心疾首。中国的文字书写能力以及对古代语言的阅读能力已经到了危机的地步。

这些年里,电视英语比赛节目盛行,但对本国语言的兴趣却在消减。以至于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大声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的确,近代以来,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丢失得太多了,全民族都要补课。

中国民众对“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观看的热情,使我敏锐地感到:中国文化已经开始复兴。继汉字书写和听写大赛之后,还会有“文言文翻译大赛”“古文阅读理解大赛”等节目陆续出现,国人的记忆力会再度被激活,中国人对学习国学的兴趣被再次调动起来。

我们的这本书就是为此做准备的。人们要有远见,要及早看到这一天。今后的中国必须接续上已经断掉的历史学习。下面我再谈谈中国人如何读经典。

首先介绍中国古代的两大知识体系。中国古代可以说有两大知识体系,一套是儒家的,一套是诸子百家的。儒家的代表著作被称为经,非儒家的也称为经。譬如孔子的《春秋》被列入“五经”,老子的著作也被尊称为《道德经》。

中国人自汉代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世世代代都在读经。汉代学堂里学的是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之前还有《乐》,后来失传了。唐朝时在五经的基础上加上了《周礼》《仪礼》《公羊》《谷梁》,成为九经,后又加上《孝经》《论语》《尔雅》,成为十二经。南宋时增加了《孟子》,成为十三经。这种格局一直延续至明清,十三经成为中国人奉为神明的教科书。读经是中国人的基本教育,甚至是全部的教育内容。一个人把经读好了,可以去考进士,中状元,跻身于士大夫阶层。

《十三经》的内容就传统观念而言,《周易》《诗经》《尚书》《仪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的传,所以成为“三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相当于今天的学习字典。这十三种文献,经的地位最高,传和记次之,《尔雅》仅具辅助地位。

之所以把这十三本书称为经,主要是汉朝独尊儒术的结果。这十三本书都是以儒家的标准挑选出来的。先秦还有很多伟大的著作,如老子的《道德经》、左丘明的《国语》以及《管子》《墨子》《鬼谷子》《韩非子》《离骚》等,它们都未列入经的行列,这是因为儒家筛选的标准不同。

可见任何学问都是有倾向性的,我国历代被官方认定的十三经是具有儒家倾向的。我们可以把十三经看为儒家知识体系,而把老子等人的著作看作另一大知识体系。

非儒家的这套知识体系也被各教各派尊为经。譬如道家把老子、庄子和列子的书奉为道家三经:《道德经》,《庄子经》和《清虚经》。医学界把一本看病的书称为《黄帝内经》,兵家甚至把《孙子兵法》等书称为兵经。而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一本书原名为《法经》,后来又把它叫做《黄帝四经》。

总起来看,中国文化分儒和道法两大体系,各有各的经典和门徒。几千年里两大体系互相辉映,相得益彰。

那么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学古典呢?当然不能仅拘泥于儒家的眼光。今天的世界已经不是独尊哪一家的世界。我们要兼容并蓄,全面吸收先人留下的各种智慧。儒家知识体系偏重道德伦理,不重视实用技巧,重精神而不重物质,缺乏经济、技术、自然科学、法学方面的内容。这使中国以后吃了很大的亏。十三经里缺少商业、农业、军事、医学、数学、法学等方面的书籍,《墨子》《黄帝内经》《九章算术》《管子》《申子》《韩非子》都不在经的范畴之内。鉴于此,我在此书内容的选择中,囊括了其他诸子的著作。

自近代以来,西方科学文化的涌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头脑,也极大地冷落、排斥了自己的经典,以至于现代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把自己的文化扔掉了。受冲击最大的,首当其冲的是儒家文化,道德文化。结果,道德的失落和伦理的丧失成了当代最大的问题。人类是继续向肉欲和金钱的陷阱跌落,还是重归伦理,回归仁义,重塑身心?中国能没有儒家文化吗?

当我们像一个休克鱼苏醒过来之后,才又重新回味自己文化的可贵。中国的读经教育,几千年间没有中断,今后也不会中断。那么,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怎样学习自己的经典呢?我认为应该有这样一些方法。

六、今天要学习大历史,全信息

近些年来,国学渐渐复兴,但一直囿于儒家的传统学习圈子里,视野比较狭窄,不够开阔,所以有人甚至不愿提“国学”这个词。我们今天要学大的国学,不囿于十三经的范围。在这本书里,我选取了《诗经》《尚书》《逸周书》《黄帝四经》《易经》《山海经》《周礼》《黄帝内经》这八本书。先浏览一遍这八大经典,再逐个熟悉了解诸子百家,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学习首先要具备历史的知识,要熟悉历史。学习历史有系统地读史,有零散的读史,譬如,读《史记》和《春秋左传》是系统的学史,而看《尚书》《山海经》《逸周书》《诗经》等,里面也充满了历史。系统的和零散的学习都需要。在具备了历史知识基础之后,再看《论语》《礼记》《墨子》《管子》等书,就会更容易理解这些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所以,读经更多地不仅仅是读伦理道德、思想理念,还要读历史,了解风土人情,历史人物,洞察人情世故。

其次,要读十三经之外的著作,要读诸子百家,而不是儒家一家的著作。譬如,要读《管子》,学习管子的经济学思想;要读《墨子》,学习墨家的科学技术精神;要读《申子》,学习法家“骨肉可刑、至亲可灭”的无私精神;要学《黄帝内经》,了解古代中国人怎样治病;要学《鬼谷子》,学习兵家纵横捭阖的智慧;要学《山海经》,掌握天文地理知识;要学老庄,学会如何轻松地看问题。有了各方面的知识做补充,我们的知识结构便全面了。

再次,要借助译文快速浏览,要看精品选。古代语言距今遥远,很多字已经成为死语言,不再被后人运用,词义也变得模糊不清。像《诗经》和《尚书》里有很多字词的翻译都不确切,有待于商讨。还有很多字到了今天词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的和过去的根本不是一个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要注意,不要死抠字眼,借助译文大体了解就行。训诂的工作应当交给那些专业的古文字工作者。

像《大雅·烝民》开头一段:“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翻译过来就是:“天生众民,有物有则。民众天性追求美德,上天监视和眷顾周朝,传明德于它。为了保住这个周天子,特生仲山甫以辅佐他。”

这段中的“天监有周,昭假于下”,其中的“昭假”两字很值得推敲。昭是显示、昭示的意思,假是大的、美好的意思。这句话比较准确的理解应当是上天显示正确的治国之道于周人。

我举这个例子是告诉大家,作为普通的读者,只求把句子背熟,不求把每个字都去细致地了解。古代人学习的方法是从小背书,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后,就慢慢地理解字的意思,并会运用它造句写文章了。

另外,学习古典必须读原文,不能光看后人的解释。原文尽管难读也要下功夫去读,这样你才知道古文化的原貌,而不是后人的创造。学习经典切记不要在后人的阐释里打转。千百年来,后儒们创造了无数新名词,如什么“内圣外王”,引导着一批一批的后学顺着他们的话鹦鹉学舌。经典没学着,倒学了一堆熊十力,杜维明。所以,真正尊重历史经典的人都采取孔子的原则:述而不作。

鉴于此,我在编辑此书时,将此书各种内容的比例做了一定的划分,原文至少要占30%,译文30%,我的解释和阐释占40%。这样的比例结构才能起到学经典的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大军智库公司)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