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政策参与区域经济增长机制问题研究

2014-07-31梁佳郭娜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均质要素土地

梁佳+郭娜

摘要:土地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却忽略了土地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因而对现实经济的非连续性和差异性无法进行解释。究其本质,这种理论困境缘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无法兼容土地政策的规模报酬递增和非均质空间属性。而基于空间经济理论,土地政策完全可以纳入经济增长理论当中,并且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可以进一步得出,区域经济增长内在机制的揭示很大程度上源于土地政策与其区域经济活动的相互适宜。

关键词:土地政策;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经济理论;非均质空间;区域经济活动;经济要素;空间不可能定理;主体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4-0039-04

一、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述评

土地政策作为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内容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要内容。早在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土地就与资本、劳动力合称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土地政策研究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

在土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国外很多学者做出了先期研究。Donald Nicholas(1970)首次建立了一个包含土地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得出土地贡献与资本积累成反比的新古典经济学经典理论判断[1]。之后,运用跨期均衡分析,Changyong Rhee(1991)建立了一个包含土地因素的两代迭代模型,并进而揭示出土地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不变份额是经济动态有效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2]。而在土地与技术的相关性研究中,Prescott(1998)等学者提出了影响经济增长的两种技术,即马尔萨斯技术和索洛技术。其中,马尔萨斯技术会受到土地因素的影响,而索洛技术不受土地资源约束。因此,随着科技发展,经济必然实现由马尔萨斯向索洛技术的转变[3]。在此基础上,Nagi(2000)等人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经济数据,不仅支撑了Prescott的理论观点,而且进一步提出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和方式[4]。同样,Romer(2001)也在其研究中认为经济增长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并且进一步对无限制与有限制的经济增长速度差(尾效)进行了深入研究[5]。

在土地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中,Asabere(2001)研究了建筑许可证发放对郊区地价的影响,其结论是随着可供开发土地面积的不断缩小,建筑许可政策就会更加具有约束力,土地供应的限制将会导致未来预期价格的走高,除非建筑许可政策受到市场引导[6]。Alain和Malpezzi(2001)则认为过往研究主要关注于土地管制中的成本部分,而忽视了收益部分。通过模型构建和数据分析,Alain和Malpezzi认为政府设立的土地利用标准过高会导致土地低效率利用,以及地价的升高[7]。McMillen(2003)也支持上述观点,并通过建立模型进一步证实,若按最高地租来分配土地,那么地方政府所得报酬远非社会福利最大[8]。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学者们研究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热情有增无减,各方面的成果也不断丰富。但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仍仅停留在定性分析基础之上,局限在经验陈述和直觉推理之中,并没有真正地将土地因素融入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对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研究也不够深入,缺乏足够严谨的数理推论和模型推导。

二、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土地向度回归

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都有一个异常理想化的均质条件假设前提。正因如此,现实中的许多实际经济问题都很难用这些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有效解释。为了使经济主体的背景满足理论证明,这些均质假设的存在迫使区域间差异性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被迫从经济主体中剥离。为了让经济增长理论更好地解释现代社会当中复杂的经济问题,就必须将此前剔除的非理想化的经济条件重新纳入到理论前提中。那么,差异化的土地政策因素究竟在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适用于经济增长理论呢?

(一)过往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模式

1. 经济增长与收益递增。阿罗—德布鲁(Arrow-Debreu)模型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但该理论却与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内在冲突[9]。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理论包含消费者偏好和产出集合的凸性假设,这些假设前提根本无法在现实经济中立足。消费者偏好凸性假设表示消费者为追求更多数量的商品组合而选择在全部区域范围内进行消费。但实际经济活动中,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这种最大化的消费行为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实际上显现出非凸性的特点,这不符合一般均衡的前提假设。与之类似,产出集合的凸性假设也与实际经济活动存在着不能忽视的矛盾。一般均衡理论认为生产活动收益不变,这与现实经济的冲突显而易见。米尔斯(Mills,1972)就曾勾勒出一幅完全竞争背景下收益不变的经济景象。他认为效率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可以无限投入,产出也就同比例无限增长。假设经济活动是在一个均质空间中进行,那么在完全竞争的背景下,消费者居住地附近的生产区域都能自给自足进行生产去满足消费需求[1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将消失殆尽,因为地租的增加会使生产者成本上涨,以至于城市的聚集效应对经济的有利性无法体现。因此,正如郝大江(2010)等学者所说,如果不借助地理环境的自然属性,那么区域经济增长就一定要以收益递增为前提[11]。

2. 经济增长与非均质空间。以往的经济增长理论多数以均质空间假设为前提,然而此种假设与现实经济的适应度究竟是多少,一直是经济学家重点研究的问题。为此,库普曼斯和贝克曼(Koopmans和Beckmann,1957)创建的二次分配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解释。该模型表明一旦区域因素是外部给定的,那么在二次分配问题中,厂商区位模式就无法保持竞争均衡。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均质空间经济活动中,产品价格和货物运输成本无法兼容[12]。而后,斯塔雷特(Starret,1978)用空间不可能定理进一步论述了如果经济活动存在着均质空间和运输成本,同时区域内部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偏好,那么存在运输成本的情况下,竞争均衡将不存在[13]。空间不可能定理描述了这种现象:竞争均衡是以经济活动可分为前提,同时每个区域内经济都能够自我供给满足需求;反之,若经济活动无法完全可分,区域间需要货物运输,那么竞争均衡将不存在。事实上,“即使空间不可能定理允许均质空间条件下运用非线性价格体系来展现某些特殊经济增长问题,但现实经济活动确实是在非均质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将非均质空间条件纳入到经济增长理论中将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14]。

(二)经济增长与土地政策的耦合

1. 土地政策与收益递增。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同的土地政策决定了经济区域内各种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区位选择。土地政策这种针对性的地域特征必然导致经济区间内不同生产要素组合产生差异性的绩效。也就是说,只有当特定区域内的土地政策给生产带来因地适宜的导向作用时,该土地政策才会对经济增长生成正向的、积极的作用,生产活动才会表现为收益递增;反之,当土地政策不适应区域经济活动时,该政策就会给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带来负向的、消极的作用,即使在其他生产要素方面进行补救,恐怕也难以使区域经济获得良好发展。因此,土地政策制约着经济活动的收益。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会受当地特定土地政策的影响,即使经济行为相同,产生的效用也是不同的。

2. 土地政策与非均质空间。通过前文论述可以得知,过往经济增长理论都因均质土地政策假设前提而使之难以解释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实际上,土地政策对经济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区域内土地政策所具有的空间差异性就是经济活动的空间维度。经济活动的非均质空间正是由于土地政策在空间上的非均质性才形成的。需要注意的是,土地政策不是自始至终不变的,而是随各种条件的改变而动态变化的。土地政策的不断演化使之必然与经济活动形成适应—矛盾—再适应的螺旋上升模式,而这正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没有意识到的部分,也因此无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断性进行清晰的解释。

三、基于土地政策的经济增长绩效模型

(一)模型假设和条件

1. 假设存在两个不同的区域经济主体,两地都生产相同的产品。为方便分析,不失一般性,假设这两个区域经济主体之间运输费用为零。二者当中都存在两种经济要素,即土地政策要素Tn和经济要素En,n(n=1,2)为区域编号。由于此模型研究的是区域土地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因此我们假设两个区域的土地政策要素初始禀赋相同,并且令Tn=1(n=1,2)。同时,设经济要素可以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不考虑成本,且E=E1+E2。

2. 区域经济主体n的产出Wn受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土地政策要素Tn和经济要素En的投入量以及土地政策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的适应程度。现实经济活动中,当区域土地政策高度适应其经济活动时,就会有更多的经济要素投入到区域n当中去高效地参与区域内生产活动。也就是说,区域内生产活动中经济要素的投入数量可以用来衡量该地区土地政策与其经济活动的适应程度,经济要素投入量越多意味着区域土地政策与经济活动越适应。本模型中,我们用V(En)来表示二者的适应程度对区域n的产出Wn的影响。因此区域产出Wn就可表示为:

3. (1)式中F(En,Tn)符合新古典生产函数性质,所以F(En,1)≡f(En),f′(En)>0,f″(En)<0,f′(0)=∞。该性质可以令区域产出符合实际经济活动发展规律,即土地政策因素与区域经济活动适应程度越高,在(0,E)内的V(En)就会正向影响区域产出,而经济要素En的投入量增加会使产出的边际生产力降低,最后会导致区域n中经济要素En收益减少。

4. 由于两个区域经济主体处在完全竞争市场当中,因此产品价格q相同,不失一般性,令q≡1将其标准化。同样,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了其收益。由于整个区域市场不会考虑单个经济要素持有人,因此土地政策和经济活动的适应度就是既定的。这样,经济要素收益表达式为:

5. 不同区域间的经济要素流动主要受当期收益和未来预期收益决定。一旦经济要素持有人预期未来区域n经济主体收益会增多,那么持有人就会将其拥有的经济要素投入到区域经济主体n。反之,经济要素持有人则会将其要素转向投入到收益更高的区域。经济要素的这种趋利性流动趋势可以用要素流动强度?茁n来表示:

其中:Pn(Ln)表示经济要素持有人的未来预期收益,Pn(Ln)=u(Ln,LnZn-1);Ln为区域内全部要素总量,Ln=En+1。Zn表示区域n的空间维度,LnZn-1表示区域空间n对其内部所有经济要素的容纳情况。特别强调的是u1′>0,u2′<0,因为越多的要素开始聚集,其正外部性就会促进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经济要素持有人就会对未来收益产生极好的预期。由此,收益才会表现出随着区域要素总量增多而变大的高度正相关性。然而区域空间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随着要素聚集数量愈发庞大,负外部性将会显露,生产力定会下降,经济要素持有人的收益预期也会递减。不失一般性,收益预期Pn(Ln)可表示为:

6. 区域间经济要素的流动由其流动强度差异决定:

(二)绩效模型的推导

1. 把(2)式代入(4)式得出:

四、结论与启示

在空间模型中研究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有效地规避了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否定结论,这为该问题的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基于土地政策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增长问题也符合我国政府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各地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及生态安全格局。主体功能区思想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观的一次重大创新,必然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土地政策对主体功能区政策的落实作用显而易见,所以将土地政策因素纳入到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深入揭示其内在作用机制,不但为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也为如何促进土地政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融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参考文献:

[1]Donald A.Nicholes.Land and Economic Growth[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1970,60(3):332-340.

[2]Changyong Rhee.Dynamic Inefficiency in an Economy with Land[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4):791-797.

[3]Prescott E.C.Needed:a theory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8,39(3):525-552.

[4]Ngai L.R.Barriers the Transition to Modern Growth 2000[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5]Romer D.Advanced macroeconomics[M].Second edi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Press,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P37-41,2001.

[6]Paul K.Asabere,Forrest E.Huffman.Building permit policy and land price distortions: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1,10:59-68.

[7]Alain Bertaud,Stephen Malpezzi.Measur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urban land use regulation:a simple model with an application of Malaysia[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1,(10):393-418.

[8]John F.McDonald and Daniel P.McMillen.Costs and Benefits of Land Use Regulations:A Theoretical Survey[J].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ture,2003,11(2):157-175.

[9]K J Arrow,G Debreu.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J].Econometrica,1954,22(7):265-290.

[10]Edwin S Mills.Markets an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 urban areas[J].The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1972,74(12):100-113.

[11]郝大江.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解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12]Koopmans T C,M J Beckmann.Assignment problems and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J].Econometrica,1957,11(4):123-138.

[13]Starrett D.Market allocations of location choice in a model with free mobi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8,17(10):231-235.

[14]郝大江.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2,(6):19-27.

[15]郝大江.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财经研究,2011,(2).

责任编辑、校对:艾 岚

[3]Prescott E.C.Needed:a theory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8,39(3):525-552.

[4]Ngai L.R.Barriers the Transition to Modern Growth 2000[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5]Romer D.Advanced macroeconomics[M].Second edi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Press,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P37-41,2001.

[6]Paul K.Asabere,Forrest E.Huffman.Building permit policy and land price distortions: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1,10:59-68.

[7]Alain Bertaud,Stephen Malpezzi.Measur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urban land use regulation:a simple model with an application of Malaysia[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1,(10):393-418.

[8]John F.McDonald and Daniel P.McMillen.Costs and Benefits of Land Use Regulations:A Theoretical Survey[J].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ture,2003,11(2):157-175.

[9]K J Arrow,G Debreu.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J].Econometrica,1954,22(7):265-290.

[10]Edwin S Mills.Markets an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 urban areas[J].The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1972,74(12):100-113.

[11]郝大江.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解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12]Koopmans T C,M J Beckmann.Assignment problems and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J].Econometrica,1957,11(4):123-138.

[13]Starrett D.Market allocations of location choice in a model with free mobi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8,17(10):231-235.

[14]郝大江.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2,(6):19-27.

[15]郝大江.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财经研究,2011,(2).

责任编辑、校对:艾 岚

[3]Prescott E.C.Needed:a theory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8,39(3):525-552.

[4]Ngai L.R.Barriers the Transition to Modern Growth 2000[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5]Romer D.Advanced macroeconomics[M].Second edi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Press,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P37-41,2001.

[6]Paul K.Asabere,Forrest E.Huffman.Building permit policy and land price distortions: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1,10:59-68.

[7]Alain Bertaud,Stephen Malpezzi.Measur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urban land use regulation:a simple model with an application of Malaysia[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1,(10):393-418.

[8]John F.McDonald and Daniel P.McMillen.Costs and Benefits of Land Use Regulations:A Theoretical Survey[J].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ture,2003,11(2):157-175.

[9]K J Arrow,G Debreu.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J].Econometrica,1954,22(7):265-290.

[10]Edwin S Mills.Markets an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 urban areas[J].The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1972,74(12):100-113.

[11]郝大江.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解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12]Koopmans T C,M J Beckmann.Assignment problems and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J].Econometrica,1957,11(4):123-138.

[13]Starrett D.Market allocations of location choice in a model with free mobi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8,17(10):231-235.

[14]郝大江.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2,(6):19-27.

[15]郝大江.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财经研究,2011,(2).

责任编辑、校对:艾 岚

猜你喜欢

均质要素土地
我爱这土地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Orlicz对偶混合均质积分
也谈做人的要素
非均质岩心调堵结合技术室内实验
分土地
汽油机均质充气压缩点火燃烧过程的混合气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