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方言古全浊上及浊去字的今读*
2014-07-31冯青青
冯青青
(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盐城位于江苏东部沿海,地理位置在北纬32°33′~34°32′、东经119°27′~120°53′之间。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接壤,西与泰州市、扬州市、淮安市为邻,北隔灌河和连云港市相望。盐城市现辖亭湖区、盐都区、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建湖县、射阳县、大丰市、东台市等2区5县2县级市。全市总面积14562平方公里,总人口820万(2011年统计)。境内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交通发达,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划分,盐城方言属于江淮官话[1];根据声调数量、入声是否分阴阳等差异,盐城方言内部又分属于洪巢片和泰如片两个方言片。《江苏省志·方言志》也将盐城方言划归江淮方言区的扬淮片和通泰片[2]。可见,盐城方言内部确实存在差异。本文讨论的古全浊上及浊去字的读音差异就是表现之一。
苏晓青[3][4]和蔡华祥[5][6]提及盐城市区方言古全浊上及浊去字有读成阴平调的现象,他们举了一些例子,没有做具体分析。顾黔[7][8]先生对大丰和东台方言古全浊上及浊去字的读音情况有过分析。本文考察盐城境内多个区县方言古全浊上及浊去字的读音情况,结合计量方法归纳不同读音类型的特点。本人于2011年9月至12月两次到盐城地区调查方言,共调查9个点,分别是:盐都区、响水县南河镇、滨海县陈涛镇、阜宁县陈集镇、建湖县建阳镇、射阳县通洋镇、射阳县长荡镇、大丰市大中镇、东台市东台镇。本文以这些材料为基础,讨论盐城方言古全浊上及浊去字的读音问题,分三个部分:(1)盐城方言古全浊上及浊去字的读音类型;(2)盐城方言古全浊上及浊去字读音特点分析;(3)结语。
一、盐城方言古全浊上及浊去字的读音类型
《方言调查字表》共收157个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和430个古浊声母去声母,其中有些字不常用,调查时没有调查到。调查到的古全浊声母上声字有132个,古浊声母去声字有353个,这些字在盐城方言里的读音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滨阜型、盐都型、大东型。
滨阜型是指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今读去声调,少有例外。属于这种类型的方言点有6个,具体包括响水南河、滨海陈涛、阜宁陈集、建湖建阳、射阳通洋、射阳长荡。例如:古全浊上的弟定母、后匣母、近群母、动定母和浊去的路来母、万微母、话匣母、状崇母等字在上述6个方言点里都读为去声调。
盐都型是指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绝大多数读为去声调,少数读为阴平调。属于这种类型的方言点是盐城盐都。今读去声调的例字如:全浊上:弟定母、后匣母、近群母、动定母;浊去:路来母、万微母、话匣母、状崇母。今读阴平调的例字很少,穷举如下:全浊上:荠从母、跪群母、稻定母、厚匣母;浊去:磨明母、夜以母、芋云母、赖来母、癞来母、卖明母、尿泥母、漏来母、雁疑母、漫明母、弄来母、用以母,树禅母、召澄母、苋匣母。大东型是指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部分读为去声调,部分读为阴平调。属于这种类型的方言点是大丰大中和东台东台。两个方言里今读去声调的例字如:全浊上:社禅母、技群母、辩並母、幸匣母;浊去:丽来母、运云母、尚禅母、奉奉母。
今读阴平调的现象相对特殊,这里穷举调查到的所有例字。具体见下表:
表1 大东型方言古全浊上及浊去字今读阴平调例字表
表2 大东型方言古全浊上及浊去字今读阴平调例字表
盐城方言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三种读音类型在地理分布上表现为:滨阜型方言都位于盐城地区的北部,处于连续分布的状态;大东型的两个方言点位于盐城地区的南部,地理位置相连;盐都型的方言点处在滨阜型和大东型方言点的中间。滨阜型方言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今读基本为去声调;盐都型方言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今读绝大多数为去声调,少数为阴平调;大东型方言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今读部分为去声调,部分为阴平调。可见,在盐城方言里,从北到南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读为阴平调的数量在逐渐增加。
二、盐城方言古全浊上及浊去字读音特点
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在盐城方言里有三种读音类型,即滨阜型、盐都型和大东型。三种类型的读音特点不同,这里先介绍滨阜型和大东型方言的特点,最后介绍盐都型方言的特点。
滨阜型方言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基本读为去声调,较少有例外的情况,这与绝大多数官话方言点的读音情况相同。官话方言里古全浊上声变读去声的现象在中唐时期就已经普遍发生了。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里系统地明确地记录了这种现象[9]。在现代官话方言里古全浊上声也基本归并到去声调里[10]。滨阜型方言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的读音代表绝大多数官话方言点的读音情况。
大东型方言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部分读为去声调,部分读为阴平调。从数量上看,大丰大中方言里有71个古全浊声母上声字读为阴平调,约占调查到的全浊声母上声字的54%;有181个古浊声母去声字读为阴平调,约占调查到的浊声母去声字的51%。东台东台方言里也有71个古全浊声母上声字读为阴平调,约占调查到的全浊声母上声字的54%;有182个古浊声母去声字读为阴平调,约占调查到的浊声母去声字的52%。可见,大丰大中和东台东台方言里都有超过50%的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读成阴平调,所占比例很高。从来源上看,大丰大中方言里读为阴平调的古全浊声母上声字来源于果假遇蟹止效流咸山臻宕江梗通等14个韵摄,只有深摄和曾摄没有涉及,而曾摄又没有全浊声母上声字,所以,大丰大中方言里读为阴平调的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只是没有深摄的来源。在71个读为阴平调的全浊声母上声字里,有47个字来源于果假遇蟹止效流等阴声韵韵摄,约占全部字数的66%;有24个字来源于咸山臻宕江梗通等阳声韵韵摄,约占全部字数的24%。可以认为,大丰大中方言里读为阴平调的古全浊声母上声字除了没有深摄来源外,其它各韵摄都有来源,其中又以阴声韵韵摄的来源为主。大丰大中方言里读为阴平调的古浊声母去声字来源于果假遇蟹止效流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等16个韵摄,中古各韵摄都有来源。在181个读为阴平调的浊声母去声字里,有106个字来源于果假遇蟹止效流等阴声韵韵摄,约占全部字数的59%;有75个字来源于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等阳声韵韵摄,约占全部字数的41%。大丰大中方言里读为阴平调的古浊声母去声字部分来源于阴声韵部分来源于阳声韵,前者多于后者。东台东台方言里读为阴平调的古全浊声母上声字来源于果假遇蟹止效流咸山臻宕江通等13个韵摄,除曾摄没有例字外,深摄和梗摄都没有读为阴平调的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在71个读为阴平调的全浊声母上声字里,有50个字来源于果假遇蟹止效流等阴声韵韵摄,约占全部字数的70%;有21个字来源于咸山臻宕江通等阳声韵韵摄,约占全部字数的30%。可以认为,东台东台方言里读为阴平调的古全浊声母上声字除了没有深摄和梗摄来源外,其它各韵摄都有来源,其中又以阴声韵韵摄的来源为主。东台东台方言里读为阴平调的古浊声母去声字来源于果假遇蟹止效流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等16个韵摄,中古各韵摄都有来源。在182个读为阴平调的浊声母去声字里,有104个字来源于果假遇蟹止效流等阴声韵韵摄,约占全部字数的57%;有78个字来源于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等阳声韵韵摄,约占全部字数的43%。东台东台方言里读为阴平调的古浊声母去声字也是部分来源于阴声韵部分来源于阳声韵,前者多于后者。总体上看,大东型方言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超过一半的数量读为阴平调,且来源于阴声韵韵摄的字数超过来源于阳声韵韵摄的字数。大丰和东台方言都属于通泰方言,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读为阴平调是通泰方言的重要特征,顾黔[7][8]先生对全浊上及浊去归入阴平调的原因有过论述,她认为全浊上及浊去字以前也读成阳去调,因为阳去调的调型与阴平调相同,调值也相近,所以阳去调合流到阴平调中。
盐都型方言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绝大多数读为去声调,少数读为阴平调。从数量上看,读为阴平调的古全浊声母上声字有4个,约占调查到的全浊声母上声字的3%;读为阴平调的古浊声母去声字有15个,约占调查到的浊声母去声字的4%。可见,盐城盐都方言里只有不超过5%的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读成阴平调,所占比例很低。从来源上看,盐城盐都方言里读成阴平调的4个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分别来源于蟹摄、止摄、效摄、流摄,读成阴平调的15个古浊声母去声字分别来源于果摄、假摄、遇摄、蟹摄、效摄、流摄、山摄、通摄。可见,盐城盐都方言里今读阴平调的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来源上比较零散,只涉及几个韵摄,系统性不强。虽然盐城盐都方言里只有少数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读成阴平调,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值得探讨。此外,据蔡华祥[6]先生介绍,盐城市亭湖区步凤镇方言也存在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今读阴平调的现象,例如,全浊上:坐从母果摄、祸匣母果摄、是禅母止摄、跪群母止摄、抱並母效摄、后匣母流摄、淡定母咸摄、像邪母宕摄、重澄母通摄;浊去:饿疑母果摄、骂明母假摄、夜以母假摄、路来母遇摄、二日母止摄、为云母止摄、嫩泥母臻摄、望微母宕摄,住澄母遇摄、树禅母遇摄、坏匣母蟹摄、事崇母止摄、柜群母止摄、就从母流摄、饭奉母山摄、病並母梗摄、洞定母通摄,等等。盐城盐都方言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读成阴平调的数量虽不如亭湖区步凤镇方言丰富,但至少说明盐城市区方言整体上存在古全浊上及浊去字部分归入阴平调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方言接触造成的。前面提到,古全浊上及浊去字归入阴平调是通泰方言的重要特征,盐城市境内的大丰和东台方言都属于通泰方言;盐城盐都和亭湖区步凤镇与大丰市距离较近,在方言接触的过程中,盐城盐都方言和亭湖区步凤镇方言可能受到通泰方言的影响,使得部分全浊上及浊去字今读归入阴平调。如果认为古全浊上及浊去字归入阴平调是盐城盐都方言和亭湖区步凤镇方言的固有特征而把这两个方言点划归通泰方言的话,那么它们也应该具备通泰方言的其它音韵特征,但事实上它们并不具备。所以,盐城盐都方言和亭湖区步凤镇方言具有的部分古全浊上及浊去字归入阴平调的特点不是它们自身具有的,而可能是方言接触过程中受到紧邻的通泰方言影响产生的。
从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在盐城方言里的读音特点上看,滨阜型方言和大东型方言是差异较大的两类,应该划分为不同的方言片;盐都型方言(也包括亭湖区方言)处在两者之间,既具有滨阜型方言的特点,又部分受到大东型方言的影响,呈现出方言过渡地带的性质。据此可以把盐城方言大体上分成三片:北部的滨阜型方言为一片,称为北部型方言;南部的大东型方言为一片,称为南部型方言;中间的盐都型方言自成一片,称为过渡型方言。
三、结语
盐城方言属于江淮官话的一部分,内部存在很多差异,本文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即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的今读差异。从调查材料上看,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在盐城方言里的读音明显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即滨阜型、盐都型和大东型。滨阜型方言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基本读为去声调,这与绝大多数官话方言点的读音情况相同。大东型方言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部分读为去声调,部分读为阴平调;计量分析显示,大东型方言有超过50%的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读成阴平调,所占比例很高,而且来源上几乎涉及中古所有韵摄,系统性较强。盐都型方言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绝大多数读为去声调,少数读为阴平调;计量分析显示,盐都型方言只有不超过5%的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读成阴平调,所占比例很低,而且来源上相对零散,只涉及几个韵摄,系统性不强。盐都型方言少数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读为阴平调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方言接触的过程中受到通泰方言的影响所致。根据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及浊声母去声字在盐城方言里的读音差异可以将盐城方言分为三片:北部型一片,南部型一片,中间的过渡型自成一片。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
[2] 鲍明炜.江苏省志·方言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8.
[3] 苏晓青.盐城语音与北京语音的比较[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145-147.
[4] 苏晓青.江苏省盐城方言的语音[J].方言,1993(2):121-128.
[5] 蔡华祥.论江苏盐城步凤方言的音韵特征[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7-70.
[6] 蔡华祥.盐城方言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77-83.
[7] 顾黔.论盐城方言咸山两摄舒声韵与阴声韵的关系[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84-86.
[8] 顾黔.通泰方言音韵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87-500.
[9] 唐作藩.汉语语音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6-149.
[10] 钱曾怡.汉语官话方言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0: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