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管理工作研究
2014-07-31李晓欣
李晓欣
摘要:
通过从营林的生产管理角度出发,为了保证营林生产能够取得真正的良好的效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障营林生产工作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现阶段在大多数的林业管理机构还是使用行政管理的方式,在造林和抚育幼苗上面均是按照实际的土地面积进行拨款,但是这仅仅是理论上层面上计算出来的,等到实际运作中,林木的存活率和林木的生长质量则往往很容易受到管理人员的轻视,如此一来,“重造轻管”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且林业资源自身有着很高的使用价值,它不仅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原始材料,同时也包含了一系列的附加价值,比如,林产品,观光旅游等等。林业资源是我们的一笔巨大而又极其宝贵的财富。所以如何实现营林生产的科学管理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在保证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的前提下,才能够使营林生产在培育森林储备资源和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再上一层楼,在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证的基础上,还能够使林区的美化工作得到跟好的发展。所以,充分认识林区生产的管理工作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下面通过几个方面来谈谈林区的营林生产管理工作:
营林的管理工作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林木成长的质量是营林生产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因为,林木产品产量必须依靠于林木的生长量,这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因素。而且在林木的生长量上面能够反映生产技术措施的有效与否。在营林造林的工作生产管理上面一定要严格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一定要对造林的成活率、林木的生长量与保存率进行严格实际的统计分析。经过严密的数据分析与统计才能够保证造林的实际保存面积。
一定要根据树木的品种来作为林木的生长量的指标基数,例如,如果林场的红松和落叶松占据林场大部分比例的话,就可以将红松和落叶松作为林木生长量的指标基本指数。并且根据林木的生长速度与经济的价值确定出有效的对比指数。那么营林的成效的取得可以在林木产量、林木产量、造林总面积、投资等基本的经济指标上来分析。那么,经过以上的分析,一定要紧密结合市场,按照经济的发展规律,制定恰如其分的营林生产的经济目标。如果一个经营周期下来,没有超过预期投资,而营林的指标又超额完成了,那这些超额完成的部分,完全可以拿出来一部分作为林场的工作人员的奖励来发给员工。
同时还要改善提高造林的质量。最近几年,我国很多的林场的造林质量都在一步步的提升,不但要加强林场的管理,还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要将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的理念作为基本理念树立起来,效益和质量一定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要保证造林的质量,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重新定位林场造林工作的地位。今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林场的工作一定要紧紧跟随的市场的脚步,不能落后于人。所以要想将林场的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就必须将管理的林场的思想做到一个积极的正确的转变。重新正确的定位林场的造林工作在整个林场经营发展中的地位,以便未来实现林场的飞跃式发展奠定基础。做到责任到人。不论林场的规模大小,都要落实好责任到人的制度,不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要明确自己的负责的责任。分清不同领导的不同责任,在党政的工作方面也要一并抓起,做到赏罚分明,对于工作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当然对于工作落后的员工也要进行一定的惩罚,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制定好每个环节的具体措施。林场的工作也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出行之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一定要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完成营林造林的基本任务。总而言之,一定要认真总结之前的工作经验,在管理工作上认真严密最好形成一个严谨的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体制上的保障,以及加强管理和制度来大大的提升造林的质量,为我国的林区后背资源做出应该做的贡献。
只有将林场的背后资源的培育工作做好,才能逐步提升森林抚育方面的工作质量的绩效。森林抚育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要从林业主管部门的调查设计审批环节入手,对于那些不合格的设计一定要严格要求返工。在不合格的地段在返回之前,不能够再向上级汇报,一定要坚持总览大局,坚持全年的工作方式,设计好一块就审批一块的原则。只有在审批方面的设计和和抚育方面全面执行才能够保障林业局的良好发展。为了很好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一定要坚持全面立体的开发,在林场的经营上面要按照林场经营的各个基本方案结合各种科学技术的基本原则和流程来执行;由于国家一直提倡植树育林,很多土地是禁止砍伐或者是限制砍伐的,所以在这些区域,一定要积极进行更新性的砍伐,在更新野生植被方面进行有力的采集工作,一定要做好稀有植被的保护工作,另外对于种植的商品性质的树木,则应该采取该抚育的抚育,该造林的造林原则。要充分利用森林自身的特有的生态优势,保证实现全面立体的开发。
根据实际工作中林木的抚育情况,根据不同的类型,比如封护型、抚育型与补植改造型等,根据这些不同的类型来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来持续加快后背资源方面的培育深度,有力的改善对天然林的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从当地林场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公益林方面,一定要加大管理的力度,加强监管。真正做到森林生态平衡,积极参与到改善生态环境的工作中去。同时,加大林地的生产力度,是各种林木的基本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地质的原因,很多地方对于林木的生长不是很适宜,向类似于这种低效率的土地,还更要加强改造力度。运用恰当的原则,进行统筹兼顾,综合全面的经营。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为我们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科学的营林造林,不仅会创造经济价值也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了保证,要想做好林场的经营生产和管理工作,就要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来经营林场的生产管理,改善更新造林的质量,在森林抚育方面制定有效的措施,使得营林管理工作顺利持续开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波,郭景瑞.对抓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林业勘查设计,2007(03)
[2] 杜长清.浅析加强我国营林生产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6(17)
[3]韩友平,李平,影响我国人工造林质量的因素及技术措施[J],防护林科技,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