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大桥梁上CRTSⅡ型板式轨道底座板施工工艺优化检算

2014-07-30赵坪锐

铁道建筑 2014年6期
关键词:检算底座张拉

赵坪锐,胡 佳,刘 观

(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31)

1 桥上底座板施工

在桥上CRTSⅡ型板式轨道中,轨道板和底座板跨梁缝连续铺设,底座板与桥梁之间铺设滑动层以减弱桥、轨相互作用,仅在桥梁固定支座处设置固结机构传递制动力。在长大桥梁上,连续底座板不可能一次施工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将引起底座板的伸缩。若固结机构同时施作完成,温度变化将对墩台产生巨大温度力作用。因此在固结机构处需设置后浇带,在桥梁跨中还需设置可张拉的后浇带(张拉后浇带),以调整段落内施工锁定板温。在京津城际铁路施工过程中,每跨梁上均设置有两种后浇带[1],施工较为复杂。为优化施工工艺,简化施工工序,拟采用以下施工方案:当连接温度在5℃ ~20℃时,需设置固结后浇带和张拉后浇带,固结后浇带设于每孔梁的固结机构处,张拉后浇带每隔200 m设置一处,如图1所示。

图1 优化施工方案

当施工温度在5℃ ~20℃时,施工步骤如下:

1)分段浇筑底座板混凝土。按每次浇筑长度至少一孔梁的进度浇筑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前所有张拉后浇带的螺母松开离钢板至少10 cm。

2)手拧张拉器。测量各分段的长度与温度。自临时限位区向常规区中部依次用手拧紧张拉器。

3)张拉张拉器:用扳手从常规浇筑带中部向两侧依次对称拧紧张拉后浇带,张拉至J2。

4)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在温度<30℃时浇筑固结后浇带和张拉后浇带混凝土。先浇筑除K0,J1,J2外的所有后浇带,3 d后浇筑K0,J1,J2后浇带。张拉与浇筑须在48 h内完成。

当温度>20℃时,可取消张拉器的连接与张拉过程,在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完成48 h后浇筑固结后浇带。

下面对以上的施工优化过程进行施工检算,分析施工过程对轨道受力的影响。

2 拧紧过程受力分析

手拧连接的过程本身不会产生内力,但手拧之后,若施工温度发生变化,将在底座板内产生内力。

2.1 底座板与桥梁间无摩擦时

考虑到桥梁与底座板之间设置有滑动层,理想状态下可认为底座板与桥梁之间无摩擦,此时桥梁的伸缩对底座板受力无影响,取每跨梁作为一个分段进行计算,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

图2 温度变化时底座板内力计算简图

图中L1,L2分别为先浇底座板和后浇带长度,EcA,EsAs分别为先浇底座板和后浇带的伸缩刚度。后浇带连接器部位每侧设置29根φ25 mm钢筋,其纵向刚度EsAs=2.85 GN,先浇底座板位置的纵向刚度EcA=20 GN,考虑到先浇底座板可能存在的收缩裂缝,计算时考虑不同的折减刚度[2-3]进行计算。

取钢筋和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α一致,则手拧连接后温度变化(ΔT)引起的约束位移为

设由于约束产生的底座板内力为F,则在F作用下底座板混凝土位移和连接器区的纵向位移分别为

在每跨梁范围内,该位移完全被约束,则有

当桥梁上存在两种后浇带时,温度变化幅度及底座板刚度不同情况下的连接器钢筋应力、位移与底座板混凝土位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在底座板刚度不折减的情况下,温度变化幅度为15℃时,连接器钢筋应力为173 MPa,满足强度要求。然而,实际上由于混凝土的收缩作用,底座板混凝土中将产生裂缝,刚度应折减,折减越大,钢筋应力越小。

当桥梁上仅有固结后浇带时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连接器钢筋应力、位移与底座板混凝土位移(两种后浇带)

表2 连接器钢筋应力、位移与底座板混凝土位移(仅有固结后浇带)

由表2可以看出,仅设置一种后浇带时,由于连接器长度的缩短,在相同温度变化情况下的底座板内力较设有两种后浇带时大。

2.2 当底座板与桥梁间存在摩擦时

当底座板与桥梁之间存在摩擦力f时,计算图示如图3。底座板位移可表示为

式中:f=μγA,其中μ为底座板与桥梁间的摩擦系数;γ为底座板钢筋混凝土重度。

不同摩擦系数、温度变化幅度情况下的连接器钢筋应力、位移和底座板混凝土位移如表3(两种后浇带)和表4(仅有固结后浇带)。

图3 底座板混凝土存在摩擦力时的计算图式

表3和表4中数据均是在伸缩刚度折减50%的情况下进行计算的。可以看出,考虑摩擦力之后,连接器钢筋应力有所增大,摩擦系数越大钢筋应力越大,但仍在强度容许范围内。

表3 连接器钢筋应力、位移与底座板混凝土位移(两种后浇带)

表4 连接器钢筋应力、位移与底座板混凝土位移(仅有固结后浇带)

3 张拉过程受力分析

在张拉连接器时,当板底无摩擦时,张拉过程理论上可达远处的固定端。实际上张拉时板底与桥梁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该摩擦力的存在将引起张拉器内产生内力。

3.1 张拉之前是否需连接的检算

由式(1)至式(3)可计算得到仅设置固结后浇带的梁上底座板平均刚度为9.5 GN(底座板混凝土范围内考虑50%的折减)。设底座板与桥梁之间摩擦系数为0.2,则当施工温度与锁定温度相差5℃,10℃,15℃时张拉第一处张拉器时的影响长度分别为185,260和320 m。施工方案中分段长度为200 m,温差>10℃时,张拉一处后浇带将会对相邻张拉器产生影响,张拉之前需将各连接器螺母拧紧。

若后浇带在张拉过程中没有拧紧,15℃温差情况下需张拉的长度约为30 mm。当摩擦系数为0.2时,200 m长度上的摩擦力不足以抵抗底座板的位移,张拉将引起相邻后浇带位置偏离9 mm,后续张拉将引起更大的偏离值,全区段累积起来影响将较大。在张拉之前用手拧紧各HJD1的螺母是非常必要的。

不同连接长度时的底座板位移和内力分布如图4所示。

3.2 张拉时的连接器强度和墩台受力检算

在先用手拧紧的情况下,张拉第一处后浇带连接器将引起相邻连接器产生2 mm的位移,小于没有拧紧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张拉器钢筋应力约为89 MPa,在容许范围内。后续张拉所需的张拉力较前张拉更高,采用位移控制张拉的方式是可行的,张拉过程中的钢筋应力最大为115 MPa,在容许范围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衷心祝愿淮海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人民兵工红色基因,实现“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打赢”的企业价值观,继续在太行精彩铸剑,为保家卫国作贡献!

图4 不同连接区长度时的底座板位移和内力分布(15℃温差)

张拉过程中底座板和桥梁产生摩擦力,摩擦系数为0.2时引起的桥墩受力约为91.6 kN,不至于对桥墩受力产生太大的影响。

4 浇筑过程受力分析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当施工温度达到设计锁定温度时,底座板内温度力为零。当施工温度小于设计锁定温度时,底座板内存在一定的温度拉力,张拉器钢筋产生一定的伸长位移。此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这样当温度达到设计锁定温度时,后浇带混凝土内将产生一定的压力,对减少后浇带混凝土的开裂有一定的作用。当施工温度大于设计锁定温度时,连接器部位的钢筋承受一定的压力,产生压缩位移。此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当温度达到设计锁定温度时,后浇带混凝土内将可能产生开裂。从这一角度出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的施工温度不宜大于设计锁定温度,宜尽量在锁定温度范围内施工。当无法满足此条件时,宜在后浇带混凝土内添加膨胀剂。

4.1 连接区长度对桥墩受力的影响分析

后浇带施工完成达到强度之后,温度变化将引起常规区内较大的温度力,在升温10℃的情况下,底座板内温度力为1 794 kN。

在临时端刺区域,由于底座板与桥梁之间没有直接连接,桥梁墩台所受的力仅为底座板对其的摩擦力。当摩擦系数为0.2时,在临时端刺区每个墩台所受的力为91.6 kN。当连接起的临时端刺区长度足够长,温度变化时常规区内的墩台将承受很小的温度力作用。不同临时端刺区长度时的J2处桥墩受力如图5所示。

图5 不同连接区长度时的墩台受力

临时端刺区长度较短时,在温度变化时K0处的桥墩将承受较大的力,连接的临时端刺区延长到550 m时K0墩所受的力才能与临时端刺区内的桥墩受力相当。施工K0,J1,J2之前的连接长度足够,但在施工至J2时,由于K1没有连接,连接的临时端刺区长度仅为400 m,K0处桥墩上还受约每线200 kN的力。为改善桥墩受力,应适当延长连接区域,在J2后浇带浇筑之前将K1处连接,或检算J2处桥墩受力。

若前后施工区段施工的间隔太长,则可能会出现更大的温度变化情况,桥墩所受的力更大。

4.2 连接器钢筋承压稳定性检算

对于连接器部位的钢筋可视为两端固结的受压杆件,每根钢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Fcr=π2EI/(μl)2=347 kN,该值大于其强度容许的压力147 kN,因此在连接器钢筋失稳之前已屈服,无需进行稳定性检算。连接器可传递的最大荷载为4 263 kN,升温25℃时的温度力可达4 990 kN,大于连接器可能传递的荷载。升温21℃以下的底座板内压力可通过连接器钢筋传至两侧的临时端刺区。

施工温度大于锁定板温时,无需进行张拉,HJD1无需设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施工温度高于锁定板温,后浇带长度将略小于设计长度,可能会在后浇带区域产生裂缝,宜在后浇带混凝土内添加膨胀剂。

在大于锁定板温的条件下进行施工,相当于提高了锁定温度,在运营过程中的降温幅度将大于设计值,可能会引起底座板受力的增大,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较大的降温幅度。

5 结论

本文对优化施工方案进行了检算,通过检算可得如下结论:

1)底座板刚度按50%折减,摩擦系数分别取0.2,0.6和1.0,施工温度变化5℃ ~15℃时,张拉器钢筋应力在强度容许范围内。

2)当摩擦系数为0.2时,10℃温差情况下的张拉影响长度已大于施工方案中200 m分段长度。张拉一处后浇带将对相邻张拉器产生影响,在现场施工时,张拉之前应将后浇带的螺母用手拧紧。

3)由于每个工序中张拉所需的力不同,应采用位移控制方式张拉。

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的施工温度不宜大于设计锁定温度,否则宜在后浇带混凝土内添加膨胀剂。

5)为减小由于温度变化对J2处桥墩受力的影响,应适当延长临时端刺区的连接长度,在浇筑J2处后浇带混凝土时,应将K1处连接器钢筋连接。

6)当温度低于设计锁定温度时,通过张拉可以使底座板与设计锁定温度时的状态一致;当温度高于设计锁定温度时施工,将使实际降温幅度大于设计计算,应对底座板裂缝宽度和钢筋应力进行检算确认。

[1]李恒太.京沪高铁淮河特大桥主桥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13(6):150-152.

[2]陈亚敏.京沪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1(3):21-25.

[3]王可用.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铁道建筑,2013(4):128-130.

[4]赵坪锐,刘学毅.连续道床板温度应力计算方法及参数分析[J].铁道建筑,2008(11):81-85.

[5]李冰.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关键技术控制[J].铁道标准设计,2012(1):116-120.

[6]郭俊清,孙闯.松江河至长白铁路接轨及走向方案研究[J].铁道建筑,2011(12):116-119.

[7]张新民.CRTSⅡ型无砟轨道桥梁地段底座板施工关键技术[J].铁路技术创新,2011(3):14-16.

猜你喜欢

检算底座张拉
大型集装箱船舱底座结构加强与改进
智能张拉技术在预制T梁施工中的应用
大型铝板拉伸机液压底座的设计计算
论述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张拉施工要点
兵马俑底座学问大(第六站)
机械字码打印底座结构优化设计及应用
非对称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及施工监测研究
钢盒新技术在跨铁路连续梁中跨合拢中的应用
预制梁预应力欠张拉状态下补张拉方法研究
剪力棒法在市政高墩盖梁上的应用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