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中如何发挥学生作用的探索

2014-07-29盛淑兰李林谦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题组同伴家校

盛淑兰+李林谦++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家校合作一直是学校、老师、家长关注的重点,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在家庭与学校关系中,家庭一般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即家长对学校的事务以及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往往知之甚少。由于学校和教师在家校合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家校合作是否有成效,关键要看学校和教师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可是随着经济发展及社会变革,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传统的家校合作也酝酿着革新。在现行条件下,由于种种原因,家校合作形式过于单一,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在家校合作中关键性纽带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新课改以来,对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个体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现状及特点分析

以我市(西部某欠发达县属国家扶贫重点县)我校(省级示范高中)为例,全校学生分为住校生和走读生。一是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迫于生计很多农村生源的住校学生家长短期或长年外出打工不能与学生共同生活。二是学生的家庭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完整家庭。这类学生走读,家庭多在市区拥有住房,父母在市区有稳定工作并关注学生教育,对学生教育有一定方法;第二种陪读家庭。这类孩子走读,家庭在学校附近或市区租住房屋,父母(多为母亲,有一部分是爷爷或奶奶)完全陪读或是打零工陪读,陪读家长关注学生成绩,对教育方法不甚了解,付出所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第三种完全住校。这类学生家庭多在乡镇,只能利用节假日回家,家中父母多短期或长期在外打工。

针对如此复杂的学生家庭构成情况,仅靠每年一次的家长会、每学期一次的学生成长评价手册、不定期的家访、偶尔的请家长或者家长来访进行家校合作是远远不够的。但想要进一步加深家校合作,也因学生家庭存在的客观复杂现状,而更加难以实现。我校在原有的家校合作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调研探讨,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课题活动,积极探索家校合作的纽带——学生的重要作用的发挥,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做出积极尝试。

二、新教育模式探索

(一)感恩教育

感恩是道德构建的内在心理机制和底线,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做人准则和道德情感基础。在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学校管理和家庭教育对于成绩的片面追求,导致学生责任感淡化、无感恩意识的客观情况已引起了社会关注。作为高中生,心智的逐渐成熟也让他们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自省和改正能力,因此,抓住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有效的感恩活动是家校合作中最基础最有效途径。

笔者课题组有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一是向课题组同学发放孝道试卷,并要求每位同学向身边6个人做孝道调查并记录,同学们多向同学、家人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长辈的调查成绩要高,而若将孝道问卷的内容全部换成子女,那么父母问卷成绩很高。这个问卷让学生看到自己以及同龄人对于父母的感恩意识缺乏,从而达到反省感恩的教育作用;二是继孝道问卷之后,课题组联系校团委面向全校学生举办“看《俺爹俺娘》,想俺爹俺娘,孝敬俺爹俺娘”大型感恩教育活动。活动由听感恩故事《生命之河》,孝道问卷调查,学习感恩歌曲《生命之河》、《跪羊图》,观看音乐摄影集《俺爹俺娘》,感恩母亲等视频组成。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用音乐、影像来感染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让有了初步人生观价值观的他们思考反省从心灵深处发出感恩的共鸣。从在校门口张贴教育活动海报开始,就在学校引起很多关注,课题组老师也利用晚自习在各自班级进行感恩教育,力求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到这种教育,影响他们。

(二)同伴教育

针对高中学生反感老师家长反复说教,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的心理发展特点,课题组以同伴教育为手段。一是请一些学长分享成长过程并和同学进行探讨。课题组邀请留学英国的学姐和刚考入大学的学姐,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和他们分享成长心得,青少年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学生们的一致欢迎。通过类似的同伴教育,让学生们更加体会家庭教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二是邀请我校外教来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人生轨迹,开拓学生的视野,切身体会中西方教育中家庭、学校和学生本身的异同和重要性。通过这些同伴的成长轨迹的分享,使学生更加理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人生成长中的关键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对家庭及学校教育的抵触情绪,促进学生与学校和家长之间真心地交流,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乐于和同伴、师长、家长交流和分享成长中的各种成功与挫折。同伴教育为学生打开看世界的大门的同时,也打开一扇封闭的心窗。

(三)感悟教育

从前期实际走访和调查发现,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片面追求学生应试能力,而忽略学生个体性格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弥补家庭教育中学生应用能力的缺失,课题组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活动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在实际中感悟,激发学生追求完美,追求独立思想的意识,培养和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

一是精心选择推荐一些教育书籍,供学生和家长阅读和传阅。有计划地为学生发放《朱子家训》、《弟子规》和一些名著MP3有声读物,并拷贝给学生和家长,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在这些资料学习和传阅过程中发现,书籍和资料对学生的触动和改变要远远大于家长本身。学生在自我感悟、家庭教育和学习思考三者共同作用下,结合自身状况,以及对自己期望值和社会的期望值的对比,会形成强烈感触和自我反思,从而积极改变自我,向良好的方向进步和发展,并把圣者智慧当成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来弥补以往家庭教育的不足。二是积极组织实地参观学习。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观区图书馆和博物馆,为他们打开一扇了解古今中外科学智慧的窗户,并给予启发式思考空间。在真实的感悟中体会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理论,而是广义的多元化的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三是提升综合交际能力。利用周末时间,分批次和外教进行生活上的交流。在外教生活区共同劳动、做饭和联欢。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发现许多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团结协作意识不强,社交沟通能力弱,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家庭教育重成绩轻能力的教育观念对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悟与别人的差距,从而在家庭生活中能自发地与家长沟通交流,以达成家庭教育向能力教育方向倾斜的共识,使家长放心孩子,放权孩子,自信孩子,让孩子有更多自由成长和锻炼的空间。

(四)自信教育

结合高效课堂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独立个性的训练,针对学生上课缺乏主动,发言不积极等问题,课题组成立之初就特别注重在平时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力争做到“到学生当中去,从学生当中来”。一是对学生个性进行分类,不断树立学生自信心。课堂上通过留给学生更多准备时间,要求学生做一个精彩的、能留给大家一个深刻记忆的自我介绍的方式,对老套的、学生较为反感的自我介绍进行创新,使学生在熟的不能再熟的自我介绍中树立自信。二是通过发放书虫系列读物,结合我校开展的高效课堂,让学生们在一周时间读完一本书,并在讲台上用英语展示读后感,并用口语与同学们交流读书体会,从而和学校的高校课堂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同学们更加自信,在课堂上踊跃地展示自我。三是在每个假期开始之前,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一份家庭作业和给家长的一封信,让学生和家长清晰地了解一学期课题组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并将家长意见反馈上来。

三、结束语

家校合作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强化学校和家庭相互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生既是家庭和学校管理及教育的目标和主体,又是家庭和学校的管理及教育的对象,处在学校和家庭双重关系的夹层位置,其关键和纽带作用不容忽视。本文立足于学校教育者的角度,在教学方式上对如何激发学生本人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对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新课改下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系省级课题《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成果)

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题组同伴家校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