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2013年我院门诊调脂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4-07-29王舒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6期

王舒

[摘要] 目的 为探索药物应用的流行趋势,现对我院门诊2011~2013年调脂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运用Excel 软件对调脂类药物的所有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按药品通用名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标准计算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并采用销售金额排序及用药频度(DDDs)排序的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调脂类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门诊调脂类药物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和2013年门诊调脂类药物的出库金额比2011 年分别增长了46.15%和134.86%。2011~2013年各年度调脂药中DDDs排序列前3位的均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其中阿托伐他汀连续三年都位居榜首,瑞舒伐他汀在2013年的用药频度大幅提升。阿昔莫司克服了烟酸类的不良反应,DDDs排序也比较靠前。 结论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占据首位,苯氧芳酸类药物(贝特类)使用情况比较稳定,烟酸衍生物及其类似物的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我院调脂药物的使用整体上比较合理。

[关键词]调脂药物;用药频度;用药分析;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6-81-05

近年来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呈现较快增长趋势,血脂异常是导致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脂血症(hyperlipoidemia)是一种血液中脂类含量超过正常水平的病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当血中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其中之一或者两者皆超过正常值时即为高脂血症[1]。相关研究表明血脂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避免高脂血症的危害,除了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运用饮食疗法之外,合理使用调脂类药物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2]。为了解调脂类药物在我院应用现况,现对我院门诊2011~2013年该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所有相关数据均来源于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我院门诊药房2011~2013年调脂类

1.2 方法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将我院门诊常用的调脂类药物分为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苯氧芳酸类药物(贝特类)、烟酸衍生物及其类似物和其他类(n-3脂肪酸、普罗布考)[3]。分年度按类别统计我院门诊2011~2013年调脂药的应用情况,采用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运用Excel软件对2011~2013年我院调脂类药物的所有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各药物的价格、规格、消耗数量及出库金额,均按药品通用名计算用药频度(DDDs)。DDD值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本文参照以WHO 2012年ATC分类索引、《新编药物学》(第17版)的规定为标准[4],部分未收载的药品参照药品说明书计算确定。以限定日剂量DDD(defined daily dose,DDD)为标准计算DDDs。以每个品种的年出库总量(规格×出库数量)/相应的DDD值求得该药的用药频度(DDDs)。药品的日均费用(Daily Drug Cost,DDC),即该药每天平均所消耗的金额,以每个品种的总出库金额/DDDs求得该药的DDC。

2 结果

2.1 2011~2013年调脂类药物出库金额及占门诊总出库金额的比例

从表1明显看出,2011~2013三年中我院调脂类药物出库金额呈现大幅上升趋势,所占药品出库总金额的比例也逐年升高。

2.2 2011~2013年各类调脂药物出库金额以及构成比

表2中表明,三年中各类调脂药物以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出库金额所占比例最高,各年度均在86%以上,这表明他汀类依然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类调脂药物。烟酸衍生物及其类似物所占的比例逐年递减,这与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有着密切联系。

2.3 2011~2013年各类调脂药物出库金额以及增长率

由表3中可见,2011~2013年中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的出库金额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2年出库金额比2011年增长46.15%,2013年比2012年增长134.86%。烟酸衍生物及其类似物因为其副作用较为明显,增长率涨幅较小。其他类中的n-3脂肪酸(多烯酸乙酯胶囊)三年间用量比较稳定,但2013年由于普罗布考片的出库金额大幅提高,所以此类药物的增长率大幅上升。另外在2012年和2013年我院门诊苯氧芳酸类只有非诺贝特胶囊和吉非罗齐胶囊两个品种,而2013年新增加了苯扎贝特胶囊和非诺贝特片(力平之)两个品种,所以苯氧芳酸类药物的这组数据差异比较大。

2.4 2011~2013年各种调脂药物DDDs以及排序

本文的限定日剂量值(defined daily dose,DDD)参照以WHO 2012年ATC分类索引、《新编药物学》(第17版)的规定为标准,部分未收载的

药品参照药品说明书计算确定。以每个品种的年出库总量(规格×出库数量)/相应的DDD 值求得该药的用药频度(DDDs)。按药品通用名计算用药频度(DDDs)。DDDs可以客观地反映某个药物的使用频率及临床应用情况,DDDs越大,说明该药使用频率越高,反之,则说明该药使用频率越低。

由表4可见,2011~2013年各年度调脂药中DDDs排序列前3位的均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调脂药物,其中阿托伐他汀连续三年都位居榜首,辛伐他汀与普伐他汀作为比较成熟的调脂类药物,其用药频度也始终位列前茅。烟酸衍生物及其类似物的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的烟酸片由于副作用较大,已于2013年3月退出我院门诊。endprint

2.5 2011~2013年各种调脂药物DDC以及排序

2011~2013年各种调脂药物日均费用以及排序情况见表5。普罗布考的日均费用三年均列第一位,体现到表4上,DDDs排名比较靠后。结合表4来看,辛伐他汀由于日均费用较为低廉,在三年的DDDs排名上始终位于前3位。同一个药物的每年日均费用不同的原因在于部分药物有不同品规和不同厂家,如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还有部分药品根据相关的政策有价格调整。

3 讨论

根据以上的统计数据,调脂类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所占比重居第一位,出库金额每年都占调脂药出库总金额的86%以上,DDDs排名前三位的都是他汀类药物,充分说明了他汀类药物在调脂药物中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他汀类中的阿托伐他汀近三年出库金额排第1位,DDDs值排第1位,DDC值排第2位。阿托伐他汀通过对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5],抑制总胆固醇的生物合成[6],反馈性上调肝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合成[7],从而增加对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和分解代谢,减少斑块内的脂质沉积[8],延缓逆转斑块的形成,达到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缩小斑块体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其疗效大于相同剂量的辛伐他汀[9]、普伐他汀而耐受性相似[10],其在我院应用较多是具有其治疗学基础的。

另一个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调脂药辛伐他汀具有和阿托伐他汀同样的调脂作用机制,其本身是一个前药成分,无活性,服用后在肝脏迅速转化为有活性的β-羟酸,其降脂作用较强,适应证广泛,可用于预防冠心病、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肾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改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因其既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又能中等程度降低甘油三酯水平[11],且具长期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是临床较常用的调脂药物。普伐他汀的作用机制与阿托伐他汀类似,其DDC较低,所以DDDs排名靠前。瑞舒伐他汀钙是Astrazeneca公司于2002年在欧洲获得上市批准的最新他汀类药物,是媒体评价的“超级他汀”[12]。其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作用优于已上市的其他各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伐他汀等),是迄今为止最强效的降脂药物,其作用起效时间快于阿托伐他汀,其耐受性和安全性好,基于上述这些因素,瑞舒伐他汀的DDDs排名从2011、2012年的第六位跃升至2013年的第四位。烟酸类及其衍生物包括烟酸及阿西莫司等药物。

烟酸的常见不良反应是瘙痒、颜面潮红、胃肠道不适、糖耐量异常、皮疹、诱发痛风和肝脏毒性等,故临床上已经很少有人使用,烟酸片已于2013年退出我院门诊。烟酸类衍生物阿昔莫司克服了烟酸类的不良反应,能有效降低血脂,降低血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它的特点是:具有降低病人空腹血糖的作用并不影响降糖药物的药效,适用于由糖尿病引起的高脂血症病人;不影响人体内尿酸的代谢,适用于治疗伴有高尿酸血症的高脂血症病人。苯氧芳酸类药物亦称贝特类,此类药物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PPAR)α,通过基因调控,增加血中apoAⅠ、apoAⅡ、脂蛋白脂酶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使得血液中乳糜微粒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的降解加速,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进而降低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14]。n-3脂肪酸类联合他汀类药物是临床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有效而安全的选择。但由于服用大量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增加出血的危险,并且对糖尿病和肥胖患者因增加热量的摄入而不利于长期应用,所以临床应用并不广泛。普罗布考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促进其降解,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也降低了高密度脂蛋白;还有抗氧化剂作用。口服吸收较少,与食物同服可增高血药浓度[15]。适用于低密度脂蛋白高的高胆固醇血症,其它类型高脂蛋白症治疗效果较差,所以使用频度远低于他汀类药物。

综上所述,调脂类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在我院应用最为广泛,我院的调脂药物使用情况符合用药规律。调脂过程是一个个体化给药方案长期坚持的过程,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验室指标来合理选择药物,有些血脂异常的患者,用一种调脂药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可能需要联合用药,即要效果明确,又要考虑到药物的安全性和患者经济条件等因素,以保证患者服药的安全、可靠、有效。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3.

[2] 赵士魁,周伟澄.降血脂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7):536-540.

[3] 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药典[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39-544.

[4]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2-231.

[5] Nissen SE,Nicholls SJ,Sipahi I,et al.Effect of very high-intensity statin therapy on re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the ASTEROIDtrial[J].JAMA,2006,295(13):1556-1565.

[6] Bate C,SalmonaM,Diomede L,et al.Squalestatin cures prion-infectedneurons and protects against prion neurotoxicity[J].J Bio Chem,2004,279(15):14983-14990.endprint

[7] 朱斌,蔡映云,陆国平,等.他汀类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思维[J].中国药师,2009,12(3):321-323.

[8] Ishihara T,Kakuta H,Moritani,et al.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quinuclidine derivatives incorporating phenothiazinemoieties assqualene synthase inhibitors[J].Chem Pharm Bul,2004,52(10):1204-1209.

[9] 陆华.门诊他汀类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处方分析[J].中国药师,2008,11(10):1227-1229.

[10] 姚立枫.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0,22(2):72-74.

[11] 胡丽辉.辛伐他汀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0,23(4):91.

[12] 罗俊,燕纯伯.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 28(3): 480-483.

[13] 张新波,王绿娅.新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Ezetimibe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7, 12(3): 258-261.

[14] Patrick JE,Kosoglou T,Stauber KL,et al.Disposition of the selective cholesterol absorption inhibitor ezetimibe in healthymale subjects[J].Drug Metab Dispos,2002,30(4):430-437.

[15] Ng CH,Leung KY,Huang Y,et al.Policosanolhasno antioxidantactiv-ity in huma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but increase excretion ofbile acidsin hamsters[J].J Agric Food Chem,2005,53(16):6289-6293.

(收稿日期:2014-01-13)endprint

[7] 朱斌,蔡映云,陆国平,等.他汀类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思维[J].中国药师,2009,12(3):321-323.

[8] Ishihara T,Kakuta H,Moritani,et al.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quinuclidine derivatives incorporating phenothiazinemoieties assqualene synthase inhibitors[J].Chem Pharm Bul,2004,52(10):1204-1209.

[9] 陆华.门诊他汀类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处方分析[J].中国药师,2008,11(10):1227-1229.

[10] 姚立枫.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0,22(2):72-74.

[11] 胡丽辉.辛伐他汀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0,23(4):91.

[12] 罗俊,燕纯伯.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 28(3): 480-483.

[13] 张新波,王绿娅.新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Ezetimibe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7, 12(3): 258-261.

[14] Patrick JE,Kosoglou T,Stauber KL,et al.Disposition of the selective cholesterol absorption inhibitor ezetimibe in healthymale subjects[J].Drug Metab Dispos,2002,30(4):430-437.

[15] Ng CH,Leung KY,Huang Y,et al.Policosanolhasno antioxidantactiv-ity in huma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but increase excretion ofbile acidsin hamsters[J].J Agric Food Chem,2005,53(16):6289-6293.

(收稿日期:2014-01-13)endprint

[7] 朱斌,蔡映云,陆国平,等.他汀类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思维[J].中国药师,2009,12(3):321-323.

[8] Ishihara T,Kakuta H,Moritani,et al.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quinuclidine derivatives incorporating phenothiazinemoieties assqualene synthase inhibitors[J].Chem Pharm Bul,2004,52(10):1204-1209.

[9] 陆华.门诊他汀类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处方分析[J].中国药师,2008,11(10):1227-1229.

[10] 姚立枫.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0,22(2):72-74.

[11] 胡丽辉.辛伐他汀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0,23(4):91.

[12] 罗俊,燕纯伯.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 28(3): 480-483.

[13] 张新波,王绿娅.新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Ezetimibe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7, 12(3): 258-261.

[14] Patrick JE,Kosoglou T,Stauber KL,et al.Disposition of the selective cholesterol absorption inhibitor ezetimibe in healthymale subjects[J].Drug Metab Dispos,2002,30(4):430-437.

[15] Ng CH,Leung KY,Huang Y,et al.Policosanolhasno antioxidantactiv-ity in huma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but increase excretion ofbile acidsin hamsters[J].J Agric Food Chem,2005,53(16):6289-6293.

(收稿日期:2014-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