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在语音专网中的应用
2014-07-29林学瑞
林学瑞
【摘要】 为满足集团行业客户通信需求,语音专网可以实现其特殊业务需要。我们可以为集团客户建造语音专网,提供通信服务,这种网络不向本系统外的人提供服务。本文对语音专网结构、实现方法、号码方案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通信技术 语音专网 双星形 维护
集团用户需要有其相应的语音专网,为了满足不同集团用户的通信需求,我们要综合考虑专网用户的特殊性——网内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要求高,并兼顾考虑维护监控、组网方案、设备的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为集团用户建成一个多功能、高质量的通信专网。本文通信技术在语音专网中的的应用作一下浅析。
一、网络结构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主要有网形、星形、环形、树形、线形、复合形、总线形等。通信网的布局形式有两种:等级制布局、非等级制布局。网络结构与等级布局要考虑的因素有多个:接通率、接续时延、传输质量、可靠性、经济性、区域的联系程度等。综合考虑语音通信专网的需求,兼顾集团客户未来发展的需要,专网集团用户点多、面广、覆盖范围大,我们可以考虑组成话务负荷分担方式的双星形网络。实现“集中控制,集中维护、集中告警显示、集中计费并可查询打印话单、集中话务台”等功能。可以参考的网络拓扑(图1)如下:
二、安装及工程验收
在专网交换机的安装方面,严格按照规范立架、布缆、地线系统的安装、上电等,为保证专网的交换机的顺利开通打好基础。语音专网交换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同工程安装的质量有密切关系,只有使交换机的安装工程系统化、规范化,才能有效减少因安装不规范等原因造成交换机运行时的不稳定因素,提高交换机在线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充分发挥专网交换机的优越性,从而更好地为专网用户服务。
对于工程验收,可以采用分段验收与完工验收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接地要求,一般我们采用联合地线的接地方式,以保护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专网交换机的接地良好是交换机工作稳定的基础,是专网交换机防雷击、抗干扰的基本保证条件。在日常维护中,有的交换机受雷击影响发生过中断通信故障,这常与接地不良有较大关系。
三、号码方案和字冠分析
语音专网建成后,可以采用多种号码方案,实现公网、专网号码两网合一,网内用户号码采用与公网统一的八位制编号方式,网内分机用户之间通话可拨小号互通,与公网用户之间通话先拨一位出局代码,再拨八位用户号。根据集团客户需求,结合实际,一般可采用“0”或者“9”为出局字冠。
专网交换机上的字冠分析如下:专网内用户互拨小号可以在专网内实现交换,不用出专网。若专网内用户误拨成专网对应的公网号码,可以做数据分析后迂回至专網内给予接通,这种方法可减少对公网中继电路的占用和专网话费支出。拨“0”或“9”等出局字冠由专网汇接交换机指向公网汇接交换机,完成相应呼叫所需路由和接续任务。号码方案的合理安排,可以保证字冠分析和路由选择正确性,对于语音专网高效率使用、接通率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四、信令方式
从网络拓扑图上可以看出,与公网互通可采用No.7信令相连。No.7信令具有安全、稳定可靠等优点,为了整个语音专网的信令的畅通,我们可采用专用信令网管系统。信令网的功能是实现语音专网节点间信令的传输和转接。No.7信令可以应用在电话网的局间信令、ISDN的局间信令、各种运行维护和管理等。信令网管对专网内使用PRA方式或专用信令,对外使用ISUP方式。ISUP是ISDN用户部分。它在ISDN中提供语音和非语音交换所需的功能,提供ISDN业务和智能网络业务所要求的附加功能。专网交换机之间采用内部信令相连,内部组网采用的内部信令必须保证与公网信令转换时配合无问题,不能影响正常的业务。采用的信令方式确保专网全网的功能透明、管理透明。专网交换机要求能提供多种信令方式,包括No.7、No.1、PRA、4线E/M、DPNSS等国际通用标准信令,既满足目前联网需求,又要考虑到将来的发展。
五、维护与管理
语音专网应有相应维护和管理终端,以实现TMN功能。网管中心NMC可实现数据设置、监视功能、状态报告、故障警示、安全管理、故障排除和定位等功能。网管系统可以灵活的实现集中维护,所有操作要有相应的记录。可以参考的网管连接方式见图2。
在对专网的交换机等设备的日常维护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主要工作有:(1)定期检测专网交换机的地线和保护设施,使之符合要求。(2)定期检查维护终端、计费服务器的工作状态,解决存在的问题。(3)收集分析网络性能的数据。(4)检查告警信息的提示,及时对可疑部件进行检测和维护。(5)根据需要网络负荷、话务流量等情况调整电路、电路板、局数据等。(6)及时更换有故障的电路板和部件。
使用DDN、DCN网等组成专网网管系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DDN、DCN网也是专网NMC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网管通信网中,用来传送大量的管理信息,如计费信息、告警、文件、业务管理信息、人机命令、专网交换机业务激活命令和回应、话务统计等。
参 考 文 献
[1] 唐宝民,张颖. 电信网监控和管理技术.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 毛京丽,李文海. 现代通信网.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