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钢铁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及应对措施

2014-07-28张春连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钢铁企业控制措施内部控制

张春连

摘要:文章通过某钢铁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主要内部控制风险点从业务层面进行分析,提出资金活动控制、资产管理、合同管理、财务报告等方面存在的重大控制缺陷及应对措施,以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钢铁企业 内部控制 控制缺陷 控制措施

2010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经济持续下行,受此影响,各行各业都有许多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甚至破产倒闭。钢贸行业和全国所有行业一样也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需求降低,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不少从事钢材贸易的企业资金处于冰冻状态。经营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纷纷出现资金链断裂,经营停滞,甚至倒闭的情况。

A公司为孙某于1992年创办的一家钢材贸易公司,民营,家族企业,孙某担任法人、董事长,负责政府部门沟通及对外业务拓展。孙某夫人担任副董事长,负责关联企业及商圈内拆借资金。弟弟担任总经理负责企业日常经营及商圈外融资。公司制定了一些基本制度。2005年由融资部经理彭某担任该公司法人,负责具体办理本公司及关联公司所有融资业务。

A公司截止2010年公司注册资本增至8000万元,钢材年销售额40亿元,有了近亿元的资本积累,业内颇具影响力。2009开始一些银行主动上门放贷,融资规模迅速扩大,截止2012年融资总额达7亿元。2009年投资8000万元创办担保公司,孙某担任董事长,李某(无该行业从业经历)担任风控总监,制定一系列风控机制。截止2012年为客户融资4亿元。

2011-2012年钢材贸易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业务规模开始收缩,融资成本却居高不下,于是企业为了覆盖融资成本,开始改变资金用途,投向了高风险、高收益领域。弟弟未经孙某同意下投资期货损失3000多万元、其他资金有孙某夫人及弟弟进行圈内过桥拆借,收取高额利息。因利息远大于贷款成本,认为效益好又没风险,有利可图的情况下,经股东决定,尽可能向银行融通资金。其中有5000万元是董事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借出未能收回。2011年下半年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国内房地产调控,打压钢贸行业贷款的影响,A公司未幸免进入调控之列,被银行紧急收贷近2亿元,公司开始出现资金短缺现象,个别银行通过欺骗手段收贷1.2亿元,同业中也出现同样情况,导致公司借出资金3亿元未能及时收回。同时担保公司所担保的客户也出现贷款不能到期归还情况,为保持担保公司的良好信誉,孙某向民间筹集资金1.3亿元为客户办理转贷,垫付银行砍头部分及贷款利息。客户至今无法偿还。2013年6月,出现资金链断裂,不能按时归还金融机构贷款利息及本金,贷款出现全面逾期。2013年10月彭某离开公司,经调查了解后,发现张某挪用公司资金150余万元。

根据对该公司的调查了解分析,企业最终出现资金链断裂究其原因主要有内部外部两个方面,除因国家调控金融机构的一些不当措施致使部分企业加剧了困难,企业内部控制薄弱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下面以该企业为例从内部控制角度进行分析。

从公司实际情况来看,总的来讲该公司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已有的内控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下面从业务层面浅析该企业存在的重大控制缺陷及针对该类缺陷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资金活动控制方面

(一)筹资环节

1、控制缺陷:筹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债务危机

融资成本高:A企业所处行业为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使用量大,80%业务靠银行资本做支撑,因此资金成本成为采购成本之外的第二大成本。银行除正常利率上浮外,还通过吸收存款、开全额承兑,销售理财产品、收取财务顾问费等方式增加企业负担,合计企业融成本达15-18%%。

筹资规模过大,脱离企业实际使用资金规模。近年来钢材价格持续下行,偶尔上涨,幅度也是非常小,时间也较短,这种市场波动情况让钢贸商对后期行情难以进行波段操作,利润空间变小,实际业务量大量萎缩,但企业并没有相应缩小融资规模。

为了覆盖融资成本,改变资金用途。资金是有成本的,于是企业将经营剩余资金或购买大量房地产,或投向自己并不擅长的高风险领域。

随着国家资金政策收紧,银行开始紧急收贷,甚至通过欺骗的手段。为了续贷企业只能通过民间短期拆借解决,成本高达月息5分,后来甚至高达9分。企业续贷失败的情况下,企业前期的积累很快被高利贷吸走。高利贷急剧加速了资金链的断裂。

2、控制措施

筹资实行集体决策方式,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及自身偿还债务能力,评估筹资风险,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拟定具体筹资方案,明确筹资的规模和投向。董事会应当对筹资方案进行严格审批,对资金投向进行全面规划。

加强授权审批控制,企业应当按照筹资方案确定的用途使用资金,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后,及时调整筹资方案,履行审批手续,利润不能覆盖融资成本,资金不能有效利用,缩减业务时相应缩小贷款规模,提前归还银行贷款,减低财务成本。

建立融资信息台账,详细登记贷款银行、期限、品种、金额、方式、利率、担保方式、缴纳保证金比例及金额等信息。重点关注保证金利息收取情况,是否及时足额入账。

(二)投资环节

1、控制缺陷:投资决策失误,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投资方面,除钢贸业务以外,投资成立担保公司,投资期货、民间借贷等高风险行业。

担保公司录用非专业人员,投资项目管理由于专业人才缺乏,导致投资风险控制不当,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

因监控措施不当,不但无法获得投资收益而且无法收回投资成本,造成损失1.3亿元。客户出现还款逾期后,采取不当措施,间接为客户筹集高利贷进行续贷周转。最后大批客户出现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本公司不能及时归还银行贷款,出现全面信用违约。

2、控制措施

投资项目实行集体决策方式,全面分析投资风险和效益的情况下,选定投资项目,拟定具体投资方案。对外借款需认真评价借款主体信用状况、还款能力。endprint

成立专门项目组,配备专职专业技术人员,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一旦发现投资方出现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恶化情况,或投资合同未充分履行情况及时向经理层及董事会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投资风险,将投资损失降至最低。

加强会计系统控制。长期投资加强投资的核算与财务管理。对外短期借款,及时进行清理,建立其他应收款项台账,每月与外部借款人对账,进行账龄分析,一旦发现逾期,及时通知业务催收,近期不能归还,由借款人提供抵押物,办理抵押或质押手续。

(三)资金营运环节

1、控制缺陷: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导致资金被侵占,遭受员工欺诈

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特别是对于资金的使用,透明度不高,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

违反制衡性原则。授权不当,违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融资部经理始终自己独自办理外地融资业务全过程。

内部牵制不到位。注册关联公司时融资部经理一人携带所有印章,办理所有业务,开立基本户后直接购买支票,把注册资本金20万元提走 。异地办理付款业务,一人携带所有印章,多次将保证金利息挪用或转出,非法占用100多万元资金等。

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没有分离。副董事长及总经理独立办理对外资金拆借,业务合同各自保管,利息费用体外循环,各记一本帐。到期无法收回,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使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更加举步维艰。

2、控制措施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收取、资金的使用的条件、程序和审批权限,编制资金预算,达到加强营运资金的会计系统控制目的。

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对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财务印鉴分开保管,网银行支付的,录入与复核岗位分开,印鉴和票据分开保管。

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换岗,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以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建立反舞弊机制,及时发现未经授权或采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企业资产,谋取不当利益情况。

不相容岗位相互监督、形成有效制衡机制。完成事项的审批流程后,签订业务合同,业务部门与财务人员一同办理具体业务。关注借款的归还及利息收取情况。

二、资产管理方面

(一)控制缺陷

融资部经理直接办理网银支付。外地银行账户开通网银后直接装入个人电脑,还以不能卸载,重新装入财务电脑或开通网银密码丢失为由,未及时交给财务,私自使用网银划转资金。

单位财务部部分外部银行从未收到对账单,部分银行余额与科目余额不符,向业务多次催要未果,未直接与银行联系获取,也未及时向总经理汇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因此财务无法及时与银行对账,没有及时发现融资部经理挪用保证金利息情况。

(二)控制措施

财产记录与实物保管分开,定期进行账实核对,与客户经理联系,指定专人索取银行对账单,会计每月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限制接近,办理融资业务,异地开立银行,2人分别携带印章办理。开通网银后,网银系统应安装财务部出纳人员电脑。避免业务人员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三、合同管理方面

(一)控制缺陷

对外借款,未按规定签订书面合同,办理相应合同审批手续。为客户垫款,有些业务以紧急为由未及时签订借款合同,后来客户不愿补签合同,造成诉讼证据不充分。有些短期拆借资金不打借条,凭个人信用,无任何附件,还款时不按原途径归还,导致内部、外部往来余额不正确。

大额资金支付授权不当。总经理未经授权签订第三方借款合同,借款人逃逸,无法归还,造成损失5000多万元;贷款后,借款合同、担保合同未及时取得,未及时登记合同台账。合同未得到全面履行不能及时发现。

(二)控制措施

建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必须签订书面合同,规定合同会签流程,明确大额合同集体决策,并由律师把关,避免出现重大疏漏。

建立合同专用章的保管制度,合同统一编号。审批由董事长或其授权人签字后,方可加盖合同专用章。

对合同履行实施有效监控,做好大额借款合同的跟踪管理,一旦发现借款人出现资金困难,立即采取保全措施。

加强合同登记管理,建立合同台账,详细统计合同订立、履行、变更情况。建立合同履行评估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及时改正。

财务部门根据合同付款,应签订书面合同而未签订的,有权拒绝付款。

四、财务报告编制方面

(一)控制缺陷

业务与财务沟通不及时,续贷款项处理不及时,外地银行没有及时取得对账单,导致银行存款余额不正确,出现重大遗漏,报表严重失真;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应收应付多方挂账,虚增资产、负债总额;部分贸易通过现金结算,体外循环,少计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业务开通多个银行账号,有的账户资金不在账内核算,导致财务信息失真。

(二)控制措施

加强会计系统控制,按照规定及时取得各类原始凭证。每月及时取得银行划款凭证,编制会计凭证,完整记录资金收付情况。及时获取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时清理内外部往来款项;所有业务的核算都应在账内核算;财务统一开立银行账户,统一进行账户管理。

总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避免设计及运行环节存在重大控制缺陷,加强业务层面的控制,建立内控审计评价制度,把企业风险降到最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企业内部控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4)endprint

猜你喜欢

钢铁企业控制措施内部控制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钢铁企业盟员选择问题研究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创新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