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增产的影响
2014-07-28张艳
张艳
摘 要: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在水稻种植及产量增加方面取得的成效吸引了越来越的人对此领域展开研究。其中不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功观点。本文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的概念及意义分析入手,结合对已有试验结果的整合介绍,对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需要关注的原则进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在实际作业、研究中参考。
关键词:氮磷钾肥;配施;水稻增产;影响
在我国农作物种植生产历史中,氮肥、钾肥、磷肥对于农作物产量的保证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种植领域对于施肥方法的探究程度逐渐加深。自人们发现多费配施的方法相比于单一肥料的效果更加显著后,对于氮肥、磷肥、钾肥的配施方法的研究便随之兴起。
一、氮磷钾肥配施概念解析
我国水稻产量随社会需求的加大而在近几年明显提高,仅仅依靠土壤天然条件下的营养成分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水稻的种植、生长需要,客观市场环境令肥料在水稻种植中的使用频率急速提升。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经验总结、方案调整,对于水稻种植方面的施肥环节,人们已经发现凭借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的肥料使用过程,既能提升水稻产品的质量水平,又能提升水稻增产的效率。
就氮磷钾肥配施的概念理解看,其是将氮肥、磷肥、钾肥以一定施用比例共同使用在对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以氮肥、磷肥、钾肥给水稻作物产生的各自具有侧重点的影响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在水稻生产量增加方面的显著提升、改良。通过对三种肥料对水稻等农作物产生的作用看,在实现提升农作物产值方面仅依靠一种肥料的力量较难实现,因此,氮肥、磷肥、钾肥的相互配合及平衡施用逐渐凸显了其在这方面的优势。
虽然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方法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同地域环境、不同种植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令每一位水稻种植者需要对自身种植环境做充分考虑,以探索出符合自身水稻种植的最优氮磷钾肥配施方案。如若仅仅依靠生搬硬套的方式来进行肥料施用比例的分配,那么所取得的成效可能会不尽如人意。
二、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增产的影响
氮肥由于氮元素是植物体内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其对于水稻的质量有促进意义,也就是说,氮肥可以促进水稻的营养生长;磷肥的施用可以取得增加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的作用;钾肥的施用可以提高水稻种植土壤的全钾和交换钾的含量。磷肥与钾肥的平衡比例会对水稻土壤营养成分产生影响,而氮肥的加入恰恰充当了二者之间的平衡纽带。
(一)已有结论概况介绍
氮肥、磷肥、钾肥在农作物种植及生长过程中对于其生长所需的元素及矿物质起供给作用。对于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增产情况的影响的研究已经有一部分结论成果,对于已有结论的介绍如下:
陈燕等人在《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中通过对比试验得出结论:磷肥、钾肥与氮肥为主要肥料配合施用土壤环境中的水稻在谷粒饱满度及产量方面的提升显著,也就是在施用适量氮肥于水稻种植土壤时,需要配合平衡磷肥及钾肥的施用,达到提升产量至最佳水平的效果。
李成亮等人在《氮磷钾肥对红壤区水稻增产效应的影响》一文中以水稻试验客观结果为基础,分析得出结论:三种肥料的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种植土壤中有机质与全氮的含量,但要注意的是,结合单种肥料所产生的效果的侧重点,需要保持三者在配合施用过程中的平衡比例。
杨培权等人在《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增产效果的研究》一文中认为:氮肥、磷肥、钾肥在施用过程中随着用量的增加,三种肥料的农学利用率会出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情况。同时,对于其所做的试验环境进行了更为数据化的细致数值研究,并得出结论:氮肥、磷肥、钾肥的施用量比例为13:4:10时,水稻的增产效率最高,该文章中三种肥料的比例含量为每平方公顷97.5kg、每平方公顷30kg、每平方公顷75kg。
上述三个研究结论仅为众多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增产效果影响研究中的少部分,但透过大量文献资料整合的结果看,目前在此领域已得到基本一致的观点为,在氮磷钾肥配施过程中需要对三种肥料的施用比例进行有机、合理、科学的调整,调整所参考的标准为水稻种子的状态、施肥土壤的状态、种植环境的状态等。可以说,对于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种植方面的增产的研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的研究。
三、氮磷钾肥配施中需要注意的原则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氮磷钾肥配施对于水稻产量增加方面的效果颇为显著,由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今后在水稻种植产业中,氮磷肥配合施用的方法仍会占据主要地位。但需要注意的是,结合已有经验的积累,对于未来氮磷钾配合施用过程中有如下几处可以改善的地方。
首先,氮磷钾肥在配合施用时,可以适当添加进有机肥、生物肥料、无机肥料等配合肥料的混合使用,这样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良好效果,在保障水稻产值的同时,可以明显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目前结合已有经验,有两种施肥方法可供参考:第一,选择精细农家有机肥作为基础肥料,以其余肥料作为追加肥料;第二,以有机肥与化肥的混合肥料直接使用。
其次,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过程中的平衡问题。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营养成分的均衡作用,这就要求配合施肥过程中调整好各类肥料的施用量比例,才能保障水稻作物的最佳生长状态以及抗逆性。对于平衡系数的调配,可以参照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对水稻种植土壤及水稻种子营养成分含量要有及时了解,以作为确定氮肥、磷肥、钾肥的配方比例、数量,保障施肥的科学化;第二,以试验客观结论为施肥调整参考标准,结合自身土壤、环境的情况不断摸索适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施肥参数;第三,确定水稻作物营养临界期以及肥料的最大效率期,提升肥料的利用率。
再次,对于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需要结合深施的方法。所谓化肥深施指的是以农作物需肥量、需肥规律、土壤性质为考虑原则,通过有效、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及理论知识,将氮磷钾肥驶入水稻种植耕层内一定深度,促进水稻作物对肥料中的营养成分可以更进一步的吸收。化肥深施也是肥料利用率保障的途径之一,常用的方法有底肥深施、种肥深施、追肥深施等。
四、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合理推测,针对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对水稻种植产量方面的促进的研究是一项长期任务,相关研究者及从业人员需要充分考虑自身水稻作物的种植环境等因素,对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方法进行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彭少兵.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
[2]陈新平.通过“3414”试验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J].中国农技推广,200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