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思考
2014-07-28华玉霞
华玉霞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语文阅读教学,它注重学生质疑及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目前新课程已经开展的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探究性阅读”的认识尚有不足,还存在着生搬硬套“研究性学习”概念和模式的现象,而没有从根本上抓住“探究”的本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探究性阅读的理念。因此,笔者拟对探究性阅读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问题一:实施的盲目性
新课程提倡探究性阅读教学,但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要安排探究性阅读活动。不管是小说还是科普文,都要经历探究才算“学习”,似乎每一篇课文都试图衍生点“研究性”的东西,而不辨选文属何种类型、“研究”采取何种样式,因而“挖掘”出一些很怪模怪样的‘研究课题。同时,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追求探究性教学延伸价值的实现,而异化了探究性教学的本原目标。因为教学内容的移位,使得“概括观点”、“筛选信息”、“理解难句”、“体会作者科学精神”等语文教学目标旁落了,致使语文课程“不像语文”了,语文教师也成了“杂家”,而语文教材则成了“杂货铺”。 2.问题二:操作的形式化
探究性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把探究性阅读当作一种课堂时尚去演绎,教学中只追求形式上的探究,而没有扎实的探究过程,更没有有价值的探究结果。这样的探究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迷失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有些教师把探究性学习“嵌入”某种固定的操作程序中,只要是探究性活动都要按照预设的程序“按部就班”地执行,如在阅读教学中,第一阶段确立要探究的问题;第二阶段小组合作探究;最后交流探究结果。这就使原本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变得机械死板,限制了师生创造性的发挥,久而久之也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3.问题三:效果的不均衡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探究性阅读教学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对文本的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所以自主学习是探究性阅读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教室中“被遗忘的角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探究要求。然而,在现实阅读课堂教学中,探究成了少数学生的事情。在课堂教学上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那些学习成绩好、性格开朗、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探究性阅读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我表现,这样也就更努力地去探究问题,以使自己的表现更佳;而其他那些基础较差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则听之任之。这使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反不如以前。
二、有效实施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之对策
1.充分激发学生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的个人见解
(1)运用“往回看”的策略,不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阅读是一种充满创造的、动态的、开放的建构过程,对一部作品的完整把握常常需要反复地进行。“运用‘往回看的策略,仔细阅读包含答案的部分内容,或综合各个部分的内容形成答案。”许多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产生障碍,就是由于对文本缺乏足够的理解,而且探究也不是一次可以探究完的。所以,阅读时就要运用‘往回看的策略,重新对文本加以阅读、分析,并对相关信息再次加工,从而促进理解。例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中,“这座丧失了双臂的雕像中,人们称为美术作品命运的,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的烘托着作品。”这一句较难理解。其中,“美术作品命运”的含义是什么呢?“某些东西”到底指哪些东西呢?尽管这些问题比较隐晦,但只要反复阅读课文,认真揣摩后文的“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等语句,也不难明白:“美术作品命运”是指观赏者留下回味余地和想象空间的艺术表现手法,“某些东西”应指欣赏者对残臂造型的美丽想象,即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2)整体感知文本,调动各种经验与文本进行交流
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自主探究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础。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过诵读、反复的吟咏,进而认识文本的整体描绘,最终把握住文章的基调,感受作家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整体感知下,去进一步认识和探究具有意味的词语功能和审美能力,并体味作品的意旨甚至深层的哲理意蕴。同时,学生要与文本对话,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积极地参与对作品意义的解释和建构。以其独特的感性经验参与对文本的把握和建构,对作品的“空白”结构加以想象性充实、补充和建构。
2.有效发挥教师主导地位,适时参与引导和归纳
(1)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探究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感知文本、品味文本,进而探究并建构起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采用富有感染力与形象性的语言,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使学生从美的语言流动里真正感觉和知觉到语言和表达内容的和谐统一,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激发探究思维的生成。
(2)学生是主体,教师要适时参与引导
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特征就在于“教师的指导”。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引导教学过程。
3.把握文本的客体地位,发掘文本的“空白处”和“未定点”
作品的文本提供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有许多空白和未定点需要读者加以具体化,作品的意义才能得以表现。学生对作品的探究性阅读,就是对作品具体化的过程。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包含着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等几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充满情感和诗意的景象。从“象”中看是景色,从“意”中看是别情。随着孤帆成为远影,隐没在长江的天际尽头时,诗人的心也随着长江的滔滔流去起伏不定。这首诗的意义如果不是依托这些意象是难以表达的。
因此,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传神之笔,关键字句,含英咀华,浮想联翩,在与文本的交流、激荡中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脑海里,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通过移情体验,以自己的生命唤醒、复活凝固于文本中的生命,在复活的意象中使文本情蕴获得新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