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2014-07-28陈从杰
陈从杰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进入发展,教育工作者都投入到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研究工作中。我觉得兴趣的培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石,因为兴趣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就会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有利的构建高效课堂,对于新课标下的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的片面认为:只要习题答案正确,学生记住,考试就没问题。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一旦回答出错,我们就很难沉得住气,不免训斥几句。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乏味,气氛沉闷。学生“碰壁”多了,也就不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荡然无存,就更谈不上高效。面临这样的一系列问题,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都会发觉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亦充分说明兴趣对求知的重要性。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在于引导他们自主发展,使其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有信心去学习好数学,这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更是打造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课改的主战场是课堂,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热情,哪来思维碰撞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因此我们只有顺应学生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这样才能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呢?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探讨,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去做的。
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让学生爱屋及乌
经常听学生说:我喜欢某某老师,我想上某某老师教的课程。这种现象体现了情感的迁移功能,即爱屋及乌规律。如果学生喜欢老师,在上课时,学生就会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遵守上课纪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怎样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积极性呢?首先,教师要具备高尚品质,身正为范。教师要善良、正直、关爱每个学生,善于传递情感信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时时刻刻的关爱;其次,学高为师。不断学习,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及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等与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比如擅长制作、使用精美实效的课件。教师运用班班通进行电教化教学,使学习活动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视觉、听觉多感官参与学习,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再次,在衣着打扮、行为举止上,为人师表而又令人赏心悦目、普通话标准,声音宏亮,清晰流畅,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说话幽默、风趣、三笔字美观漂亮。从以上三点进行努力,在学生心目中打造教师的良好形象,做一个魅力教师,把学生吸引到到知识的殿堂里。
二、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习兴趣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里学习,师生情感融洽,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任意驰骋,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氛围我们就要学会角色的扮演。
三、让学生体味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美国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提出人的需要是七种层次,其中,认知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最为关键。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的某种成功时,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更能表现强烈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学习活动获得成功,引导学生经过紧张的智力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取得成功,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就可以使他们深信自己的力量,就会对数学更感兴趣。
四、以“情境”引导兴趣
经过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激励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数学美主要表现为内在美、逻辑美、理智美。数学美是隐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思想内容。要领悟数学美,必须通过”抽象枯燥”的符号、公式及定理等洞察其内部的数学思想,任何智能活动都少不了人的情感,数学美是对数学对象融入情感的产物。数学美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掌握数学内容,培养数学创造能力及体会数学的价值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六、以“争论”激发兴趣
杜郎口课堂模式和潜江市教研室的“355”教学模式一样,都十分注重小组的质疑这一环节,因此在学生展示时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为每个学生是个不相同的个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七、以“行动”增进兴趣
教育之父赫尔马特曾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行动。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似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做任何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道路上,兴趣是一切学习根本的源动力,也是自信心的表现,更是高效课堂的基石,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浓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也有了,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课堂效率随之也就高了。我们应该明白促进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更是任何学习能力的前提,但教无定法,“打造高效课堂”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改善这个的现状,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待于广大教学工作者积极主动的去探索。也希望我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开辟更多有效的课堂理念,促进教育的发展。构建我们理想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