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2014-07-28薛琴
薛琴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教材 语感 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098-01
英语阅读是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语篇、语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到的语法、词汇以及句型等内容。小学英语教师怎样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呢?笔者拟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经验。
一、有效利用教材,挖掘阅读资源
很多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会从报纸、杂志、网络上收集很多的阅读材料,并利用多媒体大量呈现课外阅读材料,这样做虽然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但常常会因此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有效利用教材上的语篇材料,这样不仅可以简化教学环节,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一举两得。教材中的课文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的,各个单元的内容均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并逐个串联成一个完整的话题。可以说,教材是最好的阅读训练材料。
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语篇时,教师可以使用“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提出简单问题,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即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略读”),从全面、整体的角度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以及主旨大意,以培养学生快速了解有关信息的能力。第二,提出具体任务,让学生进行“细读”(用小组讨论或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词句的运用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改编教材中的对话材料,使其成为篇章材料,并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做可以训练学生运用单复数变化、句型转换等综合知识的技能。例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教材6A第三单元“It was there”,该章节的重点以及难点是“含有Be动词的过去式表达”。教材中的包含过去时的句子是按照文章表达需求来安排的,比较凌乱,不利于学生理解文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之后,出一道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段落填空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掌握单复数的变换方式以及过去式的构成。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改编课文。课堂实践证明,用这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重视语感培养,提升阅读体验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语法感悟、语音感悟、语义感悟、文技感悟、文章感悟以及文路感悟等。良好的英语语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对语音非常敏感,如果他们刚接触英语时未能掌握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未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那么以后往往很难纠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发音标准的英语录音,以帮助学生掌握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接着,教师可以教授朗读的技巧,使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语流准确把握英语朗读节奏以及重音等。
当前,很多学生在阅读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用手指着正在读的内容,边摆动脑袋边阅读,阅读时读出声……这些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和不良的阅读习惯会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导致阅读效果降低。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除常规的略读、细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外,笔者还重点教学生使用联系上下文、解读题目、用构词法猜测生词、抓关键词(句)等方法进行阅读。如训练学生抓关键词(句)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语篇中重点寻找有关时间(when)、事物(what)、原因(why)、人物(who)、怎样(how)等的关键词(句),并让学生用笔标示出来,然后提问几个学生,再和学生们共同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强化生本意识,巧设阅读活动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推论、自己去探讨,要讲得少一些,让学生自己的发现多一些,给予学生更多的总结经验的机会。教师应强化生本意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交互式的阅读活动,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有非常多与文化相关的线索,如5A Unit4 “Halloween”中的化妆舞会,6A Unit7 “At Christmas”中的礼物赠送,以及英美国家的人文习惯介绍等。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将学生前后桌共四人分为一个小组,分发有关西方国家文化的阅读材料,要求四人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生词,归纳阅读材料的内容,朗读阅读材料,并将阅读材料的内容表演出来。这样的阅读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需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掌握阅读技能,同时还能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可谓一举多得。
笔者认为,教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设计有效的阅读活动,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