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首饰中珐琅工艺的运用与研究
2014-07-28颜如玉
颜如玉
Research of enamel technology in contemporary art jewelry
景泰蓝作为珐琅工艺中的一种为大家所熟知,然而在我国当代首饰艺术领域中对于珐琅工艺的研究与探索仍待提高。本文希望通过工艺分析结合实际案例研究的方式来论述当代艺术首饰中珐琅工艺的运用。
Cloisonne is one of the most familiar enamel processes in China. However, few people concern the research of enamel process in contemporary jewelry art field. Author wants to study enamel technology used in contemporary jewelry through some art craft pieces.
珐琅是指将玻璃或陶瓷质粉末熔结在基质(如金属、玻璃或陶瓷)表面形成的外壳,多为彩色具有艺术美感的花样,用于保护和装饰。石英、长石等为主要原料,并加入纯碱、硼砂等为溶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为乳浊剂,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成珐琅浆,涂敷于金属制品表面,经过干燥、烧成,即得制品。一般可将金属胎珐琅技艺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透明珐琅、锤胎珐琅、画珐琅等。
掐丝珐琅是金属胎珐琅工艺的一个品种,又名景泰蓝。据现存清宫造办处档案材料记载,这一名称的使用,在清代已于宫内广泛流行。掐丝珐琅的制作方法是:在已制成的金属胎上,按照图案设计要求描绘图案纹样轮廓线;然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金属主要是铜,也有用金或银的),焊着或者是粘合在纹样轮廓线上;再于金属丝或金属片纹样的空白处,填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过焙烧、磨光、镀金等加工制作过程后而成。
透明珐琅便是在金属胎上用金属錾刻或锤花技法锤錾出浅浮雕,再罩以具透明或半透明性质的珐琅釉,经烧制后,显露出因图案线条粗细深浅不同而引起的视觉上明暗浓淡的变化。透明珐琅是在錾胎珐琅衰落时开始兴起并发展起来的。
画珐琅,又称"洋瓷"。从清代蓝滨南在其《景德镇陶录》一书中对画珐琅的描述可知,画珐琅是以金属铜胎,用五颜六色的瓷粉(珐琅釉)经烧制而成。简单地说,画珐琅是用珐琅釉料直接在金属胎上作画,经烧制而成。富有绘画趣味,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珐琅画"。画珐琅器的制作方法是:先在己制成的红铜胎上涂施薄薄的一层白色珐琅釉,入窑烧结,并使其表面光洁平滑,然后以单色或多彩的珐琅釉料,按照图案纹饰设计要求,绘制花纹图案,再经入窑焙烧显色而成。
尽管珐琅的历史悠久,传入中国的时间已七个多世纪,但事到如今,中国在珐琅上的设计思路与制作方式依然停留在过去, 比起西方国家的珐琅设计,处于劣势。且珐琅结合首饰,即色彩结合可佩戴的艺术品,是艺术家最容易表达个人情感与思想的手段,适当地利用珐琅这一工艺形式能使首饰作品更具意义。下面以几位艺术家的珐琅作品为例,解析其设计制作的珐琅作品于作品内涵的独具匠心。
Jessica Calderwood画珐琅胸针系列
《花》(Flowers),《空气中的东西》(Something in the Air)、《舔手指》(Sticky Fingers),画珐琅的优势在于这样的工艺形式使画面比较细腻,富有情趣,有故事性。在Jessica的这一系列作品中,同时用了女人的侧面头像作为题材,自左到右添加了花朵、铁质点状物以及手指等素材让作品在视觉感受外还品茗到如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感官体验,实现通感。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似乎连欣赏者都察觉到画面中的女性是一个口齿留香、对世界满是奇异与思考,且触觉神经敏感的女性。似乎从一个侧面去思考、窥视这位女性艺术个人的情感世界与思想。在无形中对三张图片进行了完形。
Julia Fluker胸针系列
Fluker的胸针“Lovers Eyes for Alan Greenspan”同样用了画珐琅的方式在两个胸针上分别描绘了两只眼睛,而故事的开篇也由这一对不成双的眼睛延展开来。胸针乃是为描述一段于十七世纪威廉王子与其情人菲茨赫伯特一段恋情,他们虽然彼此相爱, 有希望能够互赠信物以便相互思念,然而又出于门第等原因, 不得不隐瞒彼此的关系,于是就做了两个袖珍的胸针,其中各自刻画对方的一只眼睛作为情感传达的方式。运用画珐琅的工艺方式,似乎也是运用一种极为细腻的艺术语言,可以用于叙述、娓娓道来。在物件之外体现的是一个更为深邃的主题,这在其他工艺技法、甚至是除了画珐琅这一艺术语言形式之外的珐琅技艺都难以达到的。
Joseph M. Pillari胸针
Joseph虽然也善用画珐琅的形式进行首饰创造,但相较前二位长于小家小情上的细腻刻画,他更关注的还是人性的本身与根源。在他的作品《匿名》(Anonymity)中,在一个赤裸男性的背后, 他在基础顶上了钉子,这样的画面很容易让观赏者感受到脆弱与渺小,而对于艺术家本人而言,他关注的也是这一部分:“我总在探索人算什么,一个人纵然对生活充满雄心,切切实实考虑自我的社会地位,但是对于这个世界而言人连个小手指都不算的,实在是太渺小了”。的确,在这件艺术作品中,画面中所描绘的个体仅仅因几个钉子的原因而不得动弹,摆出了投降与求救的姿势。在这样的艺术作品中珐琅担当了素描的某些特性,用写实的手法勾勒出了一个具体而又强健的男子形象,而正因为运用了这一表现手法才得以使一个刚硬有力的角色形象在与几个金属点的接触之后形成了如此强烈的视觉反差与真实的体验感。
drew L. Kuebeck胸针
Andrew胸针初看似乎与Joseph的作品有些相像,都使用了人体这个题材,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前者使用画珐琅的方式表达,而后者只是用了一张古旧的老照片。艺术家在照片上使用了淡淡一层透明的珐琅料,从而照片上的人物似乎像是被包裹起来一般, 而在照片上还各镶嵌了一只昆虫和一枚琥珀,象征着人在某一瞬间就像是昆虫被永恒包裹在琥珀中一般,其动作或言行会被永远定格在另一个人的脑海中,也因此成就了该作品的名字:《某个瞬间》(In One Moment…)。
作品的形成方式各有不同,每个艺术家诠释作品的方法也都有其个人考量与偏好,而唯独不变的是,艺术家艺术语言的运用必须是准确的。在表达方式上必定与其想要传达的主题思想有着紧密的连接与共鸣。无论运用哪种珐琅工艺,在艺术家的处理方式中都选择了让工艺服务于主题的方式。在本文中仅以几位艺术家的作品为案例来分析,意在品味作品的同时思考其运用技艺的关注点与考量点,而在分析之下,这些艺术家虽然运用了不同的珐琅技法,然而在他们的作品中这些工艺的选用是不可取代的, 或者说唯有这种珐琅工艺才适合于他们的创作主题。因此在当代首饰艺术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势头之下,对于珐琅工艺的深入研究与探索的同时,选择适合个人艺术作品的珐琅工艺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切不可忘记的是,工艺是服务于艺术主题的重要存在。
参考文献:
程道腴,《珐琅工艺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Julie Hale, 500 Enameled Objects, Lark Books,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