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宣言》揭开中国工艺美术新篇章

2014-07-28张燕芬梁开

上海工艺美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美院为题传统工艺

张燕芬+梁开

“Reproduction—Chinese Contemporary Arts Academic Forum” is grandly held in 1895 Nanto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Park. Nantong Declaration is formally announced at this forum. About 100 delegates affix their signatures on Nantong Declaration on the site. This writes a new chapter for the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development in Nantong, an intersection of rivers and seas.

2014年3月,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再生产——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论坛暨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年会”在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陆善平主持,南通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代表东道主致词欢迎,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景阳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马达先后致贺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美院荣誉院长冯远做重要讲话并宣布大会开幕。随后由张国华市长、朱晋副市长、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景阳、清华美院鲁晓波院长共同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振兴与应用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并由清华美院副院长苏丹宣读《南通宣言》,百余名参会代表在现场签署宣言,宣告在江海交汇之地揭开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新篇章,开启民族文化和民族产业的伟大复兴之路。

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在南通唐闸镇兴办民族工商业。百余年后的今天,“再生产——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论坛”在此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一流学者和业界精英云集此地,以“工艺美术·再生产”为主题,就如何接续由张謇开启的民族工商业之路,如何振兴和发展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如何将传统工艺转化为拥有全产业链的当代创意品牌展开热烈研讨。

“再生产——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论坛”分三场先后进行。学术论坛第一场以“工艺美术与当代生产”为主题,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组、设计学学科组委员,中央美院研究生处处长许平教授主持。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从“创意生活与创意产业” 的角度探讨了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徐艺乙教授以“传统手工艺与生活方式的重建”为主题,提出“恢复与重建健康、简朴、乐观、积极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 会产生对传统手工艺的新需求。只有满足社会需求而进行的生产,才是有效的生产。”中国美院美术馆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杭间教授以“重返自由的‘工艺美术”为题,辨析了“工艺美术”这一概念的缘起和其后所产生的种种误解,以及当下工艺美术所面临的问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艺术学院副院长向勇教授以“工艺美术品的价值转换与商业模式策略探究”为题,从文化产业的创新经营模式入手,探讨了当代工艺美术的创新路径。

学术论坛第二场以“工艺美术的理论与研究”为主题,由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尚刚主持。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教授、《艺术与科学》主编李砚祖以“当代社会转型下的工艺美术”为题,概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并对当代工艺美术发展的矛盾与机遇进行了分析。南京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设计学院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李立新以“一种被忽视的工艺史资源转换方式”为题,认为一种传统工艺资源的非延续性再生产方式应该受到关注,它是当前工艺美术发展最重要的实践方式之一。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常务委员赵农以“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为题,深入讨论关中乡村土布纺织工艺研究,指出土布生产作为低成本劳作方式的代表之一,是工业文明的有益补充。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杨阳教授以“文化遗产的再生”为主题,列举了“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的诸多案例,认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应从教育、生活、市场三个方面展开。《装饰》主编、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方晓风教授以“生产是工艺美术审美的基础”为题,提出在工艺美术复兴的过程中,要重新调整价值观, 应从生产和工艺而不是审美和纯艺术的观念出发,重新审视工艺美术的价值。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教授、《艺术设计研究》常务副主编陈芳以“物质文化视野下的工艺美术再生产”为题, 提倡用“物质文化”概念取代“工艺美术”概念,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以服饰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在古代和当代的发展。

学术论坛第三场以“工艺美术的调研与实践”为主题,由清华美院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学院美术馆馆长白明教授主持。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李超德以“新书画缂丝团扇设计与制作的尝试”为题,从切身案例出发,探讨了传统手工艺向当代设计转换的路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玻璃工作室主任、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荣誉教授庄小蔚以“传统工艺造型,除了物,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为题,认为应当将传统工艺造型与生活方式的创造联系在一起,研究“生活方式”对文化的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南京博物院传统工艺研究室主任、南京云锦传承人金文以“云锦的创新”为题,结合自己的创作,探讨云锦技艺的发展现状及传承、创新问题。

论坛还进行了沙龙式的自由讨论。论坛闭幕式由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张夫也主持,南通国有置业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季晔宣读论文评审结果。经专家委员会三轮严格评审,最终从近百篇征文中产生论坛入围论文20篇,论坛优秀论文奖9篇,论坛学术大奖4篇。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南通宣言

在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历史时期,中国工艺美术正迎来一场伟大的复兴。

工艺美术的复兴,是辉煌的中华造物文明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21世纪创意生产的重要资源,工艺美术在当代的变革与发展,对国家产业升级与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工艺美术的复兴,应从工艺美术与当代生活的全面联系出发,更深刻地认识工艺美术数千年的发展,将传统工艺文化的精髓转化为当代生活不竭的创新源泉,重建中华民族的美丽生活与文化自信。

工艺美术的复兴,关乎当代民生,关乎产业发展,关乎文化建设,道路曲折而前途光明。为此,我们呼吁学界、业界和政界的有识之士,戮力同心,身体力行,共同拓展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的创新路径。

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在南通唐闸镇兴办民族工商业。百余年后的今天,“再生产——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论坛”在此隆重召开。春分时节,群贤毕至,畅言未来。希冀精益求精的工艺传统成为中国制造的底色,用造物智慧塑造时代精神。美与民生相系,则产业幸甚,中国幸甚,世界幸甚。

在江与海交汇之地,让我们揭开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新篇章,开启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美院为题传统工艺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21年精准点中75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2020年点中70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桑坤利作品选登
乐志婷作品
用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
本刊2017年点中65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张建霖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