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IS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2014-07-28游海燕

城市地理 2014年12期
关键词:环境分析评价

游海燕

(贵州省环境科学学会,贵州 贵阳 550001)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已经在很多行业与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工程应用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生态环境评价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其环境模型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快速的处理多种问题,使GIS可以充分发挥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显示的能力。

一、GIS的定义及应用

1、GIS的定义:GIS的英文全拼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者Eco-Information System,可以简单定义为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还有一种说法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定义为针对某种特定的应用目标而建立的空间信息系统,其建立的基础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网络等,该技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相关的空间数据进行输入、存储、查询,处理、分析、更新等。

2、GIS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GIS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不断进步,GIS技术已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换言之,如果人们所要研究的对象与空间位置之间存在着关联,那么就能够利用GIS对其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解决。当前,在很多领域中都已经明显地显现出了应用GIS的各种经济方面与社会方面的效益。例如:矿产资源调查、环境评价与监测、专题地图制图、土地与水资源调查管理、资源开采、管网与交通模拟模型、导航系统、城市规划。

二、生态环境评价

生态环境指的是由不同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而这些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又包括生物群落、非生物自然因素等。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大部分或者全部都是自然因素,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间接的、潜在的、长远的影响。

生态环境评价指的是在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对需要研究的对象的各种构成、生态功能、生态环境的敏感性、稳定性与发展趋势等从整体上进行分析与评估,从而对系统中所存在的发展潜力与发展制约因素进行充分认识,同时对各种促使与政策多产生的结构进行评估。生态环境评价为生态规划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满足了环境保护与复合生态系统发展之间的需求。

三、GIS在环境评价领域的应用现状

随着电脑与个人工作站性价比的不断提高,各种功能强大其价格较为低廉的GIS软件纷纷出现在市场中,使得GI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数据源购买的过程中,既能够购买商业地理数据库,也能够购买手工数字化地图,同时还可以通过遥感(RS)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对数据源的获取。由于国际上出现的GIS应用热潮与各国之间合作交流的增多,GIS应用获得了加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今,GIS已经在环境研究的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其中就包括生态环境评价。在我国,虽然在生态环境评价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要应用GIS技术,但是GIS技术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已经被众多的学者与评价单位所认识到,并已经开始将GIS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生态环境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1、生态环境评价的目的:生态环境影响根据IS014001中所规定的标准定义来讲,指的是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所有的有益或者有害的变化,但人们更关心的是其中的有害的变化。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各种开发的决策与活动进行之前,对人类活动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变化进行全面的评估,针对其中有害的变化提出能够尽量减少或者完全规避的策略,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

2、生态环境评价的意义:作为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生态环境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预知作用、导向功能和调控功能。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在生态规划方案的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生态环境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第二,生态环境评价可以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实现对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发展的规律从整体上进行认识,为协调系统结构与功能、科学合理地开发资源提供依据。

五、GIS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研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把GIS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的研究可以对环境、社会经济、资源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通过GIS的分析作用,可以完整的对区域进行空间分析,以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多要素整体评价和综合分析。GIS技术应用到生态环境规划表现出以下的优越性:第一,通过对GIS技术的利用,实现了对生态环境各要素的动态、实时、综合的监测,并且获取了丰富而全面的信息;第二,通过GIS技术对生态环境数据进行处理与空间分析,可以弥补分析方法的不足,以达到生态环境信息分析的属性信息与空间的综合处理与一体化分析的功能,并且实现生态环境演变的预测和模拟;第三,在生态环境的监测与分析中应用GIS技术,可以达到效率高、成本低、精度高、用途广的效果,比传统方法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优越性。

总结:地理信息系统(GIS)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具有强大空间一体化管理和空间分析能力,并且已经应用在各个的领域。随着科研的不断进步与应用领域的不断增加,GIS技术已经可以在生态环境监测与分析方面作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对GIS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我们期待GIS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1]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03(32):6-7.

[2]叶文虎,刘允芬.我国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分区[J]自然资源,2011,32 (73) : 52-59.

[3]陈全功.江河源区草地退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J].草业学报,2013,16 (1):10-15.

[4]张立芸,边露.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11,12(64): 52-53.

[5]杨宇鸿.GIS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勉县至宁强高速公路为例[D].西安:长安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环境分析评价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漫观环境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