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青年人返乡务农的特点、原因和政策启示
2014-07-28刘洋
刘洋
近来,媒体陆续报道了一些80、90后小伙回乡种粮的事例,根据实地调研,部分地区也确实出现了青年人返乡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倾向。青年人返乡从事农业有其不同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不但可以直接改善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解决现代农业中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带动更多青年人回乡创业,形成一批农村的“中产阶层”,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村社会的治理能力。当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日益严峻,应当抓住这个机遇,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和培养更多青年人返乡务农,建立农业生产的传承机制,确保农业的后继有人。
青年人返乡务农具有不同于传统生产的突出特点
根据2013年6月-10月份在安徽省繁昌县、湖南省衡阳县、浙江省店口镇等地的调研,发现有一批35岁以下的青年人在种粮。表1是根据他们种粮类型选取的典型案例。
分析发现,这些青年人大都打过工、务过农、在30岁左右返乡务农,相比其他中老年种地者来说,有五个特点:一是规模化种粮。青年人种粮不是 “一亩三分地”式的传统生产,而是商品化专业化的规模经营,即家庭农场。二是重视科技应用。青年人对科学技术特别青睐,例如安徽繁昌的陈恩林是远近闻名的“新技术试验家”,当他得知我国转基因棉花既抗虫省药,又能高产后,很想获得类似的转基因水稻技术。三是经营管理有创新。由于有过从事工业或商业的经验,他们在经营管理上有创新意识,例如湖南衡阳的刘准创造了一种“分片管理和分项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他将自己经营的5000多亩水稻划成若干片区,每片指定一个负责人,插秧、施肥、收割每个生产项目都有一个领队,横纵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是有辐射带动效应。他们倾向于带动更多的同龄人在农业领域创业,例如安徽繁昌的刘林积极劝说在外务工的青年人返乡创业。他计划带动10个像自己一样的青年人,联合起来做一个大的生态农庄。五是积极参与村庄治理。村庄公共事务和社会秩序对从事农业规模经营有着直接影响,规模种粮的青年人大都积极参与路、电、水等公共事务的管理。调研中发现,很多青年人由于年龄和文化素质的优势还竞选成为村干部,直接介入村庄治理。
部分青年人返乡务农的原因分析
(一)青年人返乡是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特定阶段的选择
第一,调研中他们认为“城市里没意思”。这是指在劳动就业、经济收入、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方面感受到的相对排斥感,也就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滞后。据中国社科院测算,2011年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综合指数仅有40.7%,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在政治权利、公共服务、经济生活、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与城镇居民有较大差距。社科院估算到2020年大约还有3亿农业转移人口需要市民化,而正在起草的《全国城镇化发展规划》的目标是使1亿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中间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第二,他们认为“打工不自由”。“不自由”反映出的是劳动不自主和压抑感,这是由他们从事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农民工大都在非正规经济部门工作,经济收入较低,劳动保障、人文关怀更显不足。比如某劳动密集型企业曾经发生过的青年农民工连续跳楼自杀事件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第三,返乡还因为“家里需要我”。与老一辈农民工主要以挣钱为目的不同,当前部分农村青年外出打工是被城市生活所吸引,在父母的支持下去体验生活、长长见识、碰碰运气。当他们到了30岁左右娶妻生子后,个体生命周期进入了新阶段,其社会角色和承担的社会责任都会发生转型,他们会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除了继续努力融入城市,返乡也成为一个选择。
(二)青年人返乡务农还因为农业出现了新契机
青年人返乡并不等于一定从事农业,他们选择农业还因为农业出现了新契机。
一是规模化经营有效益。随着劳动力大量转移带来土地流转的加快,农业技术改进带来农业机械化率的提高,特别是农村改革力度的加大,例如农民承包经营权可以担保、抵押,土地集约式的规模经营越来越成为一个创业机会。表2是根据所调研地点的典型案例来计算的种粮利润,可以看出三地种粮的亩均利润都在400~500元之间,按照100亩计算,一年的收入约在4万到5万元,高于当地外出打工的平均收入。
二是高值农产品生产有前途。随着我国食品消费结构的转型,粮食所占的消费比重下降,肉禽蛋奶菜果等的消费比重明显上升,这些占地较少的劳动密集型高值农产品生产也迎来了发展契机。
这个趋势也就是农业经济学家黄宗智所说的“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调研中也证实了这一点。浙江店口有一对青年夫妇,以养鸭卖鸭蛋为主业,建有两个鸭棚,有6000多只鸭子,每年纯收入在9万元以上。
三是农业有潜在的比较优势。对于青年人来说,从事农业有着劳动的自主感和意义感。他们可以相对自由地安排种植作物品种和劳动时间,而且“看到庄稼从发芽到金灿灿的稻田,有一种创造生命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打工是为别人做事,而农业是生生不息的事业,自己的经营管理经验、人脉资源、方法技巧等子孙后代都可以传承。另外,返乡种田还可以照顾家庭,享受天伦之乐。
可见,调研发现的青年人返乡务农不是偶然,而是在当前城市化发展阶段和农业出现新契机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倾向,今后一个时期仍将会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人有返乡务农的意愿。
青年人返乡务农对应对农业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启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青壮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而且还可能造成农村务农人员的断层,使农业发展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而当前青年人返乡务农的出现给应对这一问题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启示。提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一)当前来讲,应抓住机遇引导并培养更多青年人返乡务农
第一,“选准人”。地方政府应通过培训、联谊、座谈、电话交流等多种方式建立起与本地外出务工青年人的联络机制,有针对性地传递家乡农业领域出现的创业契机和农业的比较优势等信息,让在城市里务工的青年人及时掌握农业领域的新变化、新政策、新机遇,使更多的青年人将返乡务农作为一个选择。青年人都返乡种粮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因此,还应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等农村人才资格认定工作,培养筛选出那些文化素质高、懂经营会管理、对农业有信心有感情、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青年人从事农业。
第二,“筑好巢”。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只有不断拓展农业领域的创业契机,才能吸引到更多的高素质青年人投身农业。因此,应通过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的投入,加强水利设施、田间路网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同时通过创新土地流转政策设置,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促进土地集中连片,为青年人返乡务农“筑好巢”。
第三,“服好务”。在青年人返乡务农后,还应做好对他们的职业认定、教育培训和政策扶持工作。规模的集中也意味着风险的集中,在8月份湖南的调研时就遇到了大旱,青年人种植的水稻普遍减产有1/3,来年的资金投入存在问题,而高值农产品生产的前期投入更是十分巨大。因此应加大对青年人返乡务农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扶持政策,确保青年人在创业伊始能顺利启动,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不“伤筋动骨”。
(二)长远来看,还应当着手建立农业生产的传承机制
一是在培养青年农业后继者时,有意识地借鉴代际传承的过程。调研中发现有一些青年人是接替父辈从事的农业规模经营。借鉴他们的经历,可以将青年农业后继者的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进行现代农业的熏陶,以年青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知识竞赛、参观考察等,使其先了解现代农业的前景;其次是根据在外打工青年人的时间安排不定期的农场实习或短期经营管理实践,使其逐渐掌握实际的生产经营技能。再次是其返乡务农之后,建立与其他有经验的家庭农场主的一对一帮扶机制,定期进行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技能的交流。
二是探索建立青年农业从业者的社会培养机制,让青年人培养青年人。调研发现,在农业领域创业的青年人倾向于影响带动更多青年人从事农业,而且他们的现身说法、言传身教比政府培训的效果更为直接。因此,应当出台专门政策,以委托培养、培训补贴、资金奖励等方式鼓励支持青年创业者以家庭农场为基地培养带动更多的青年农业从业者。同时,也应当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培养带动青年人投身农业。
三是健全相关制度,保障农业生产代际传承的顺利进行。农业是可传承的事业,要传承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首先是健全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建立租金动态调整机制,在代际传承时保证土地经营权的稳定。特别是在集体推进土地流转的地方,可以探索子代优先获得父辈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机制,使父辈的土地投资、经营管理经验、人脉资源等得以传承。其次是在农业特别是特色种养殖业的农业建设用地方面,在子代继承父业从事农业时应当优先给予审批。另外,还可以探索建立对青年人子承父业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奖励制度。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