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不容忽视的世界暴力点
2014-07-27顾正龙
顾正龙
伊拉克:不容忽视的世界暴力点
顾正龙
萨达姆政权垮台后,伊拉克逊尼派与什叶派间的纷争正在以暴力的形式升级,伊斯兰激进浪潮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今年1月3日,“基地”组织分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宣称占领伊拉克首都附近重镇费卢杰,并成立“伊斯兰酋长国”。自2001年发生“9·11”事件以来,“基地”组织如此公开宣布成立“国中之国”,尚属首次。萨达姆政权垮台后,伊拉克逊尼派与什叶派间的纷争正在以暴力的形式升级,伊斯兰激进浪潮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萨达姆统治结束之后,什叶派穆斯林崛起,逊尼派穆斯林被排除在权力之外,费卢杰成为逊尼派反叛组织的大本营。从那时起,“基地”组织就在伊拉克建立起分支组织,成为伊拉克最强大的反叛组织之一,基地组织武装分子已经在整个地区制造了多股冲击波,在其控制的地区里实行严格的伊斯兰法律,绑架和杀害任何批评他们统治的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伊拉克暴力不断呢?
中东乱局为“基地”组织卷土重来提供空间。“阿拉伯之春”最终成为一个充满暴力变数和预料之外的地缘政治重组时期;独裁者的倒台在该地区掀起一场具有强烈冲击波的暴力浪潮;西方的干预引发了该地区的伊斯兰激进浪潮,逊尼派和什叶派间1400年来的纷争不断被激活和升级。政权更迭后的伊拉克充斥着教派分化、贪污腐败、分裂主义横行和各种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政府无力出台新政策消除贫困、贫富差距和缓解严峻的青年失业问题,致使教派冲突不断发生。
当年,萨达姆利用其手中掌控的安全机器,以教派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手段来对付国内敌人,其效果适得其反。当今的伊拉克什叶派政党更糟糕,他们正在把以教派主义为基础的统治合法化,伊拉克是个多民族国家的理念遭摒弃。伊拉克战争后,“基地”组织和“萨拉菲”派、逊尼派阿拉伯等民族主义团体转向合作甚至合并,这正是美国新保守派主义者策划带来的结果。
1月3日,“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安巴尔省重镇费卢杰宣布建国。
美军撤离伊拉克留下安全真空。按美伊撤军协议,驻伊美军战斗部队在2011年年底已撤离伊拉克全境。这意味着伊拉克治安当局在没有美军参与的情况下,自己单独承担反恐安全防务。马利基政府领导的伊拉克安全部队未能及时有效地填补美军撤离后留下的真空,美军的撤离破坏了原有的力量平衡,让蛰伏已久的恐怖势力蠢蠢欲动,使伊拉克安全形势变得更加不确定,给伊拉克治安当局带来极大考验。
“基地”组织主导伊拉克战后安全局势。在与叙利亚接壤的安巴尔省,战后形成的伊拉克“基地”组织分支,不断制造汽车炸弹和自杀式袭击行动的同时,抓住时机武装自己,招募萨达姆共和国卫队的残余成员,巧妙策划实施媒体宣传战,推出网上杂志和宣传手册,甚至利用社交媒体主导了伊拉克内部的宗派矛盾,左右了伊拉克战后10年治安,把国家推向新内战的边缘。
有分析指出,“基地”组织成员的纪律性和作战经验都胜过伊拉克政府军和部族武装。伊政府军缺乏必需的装备和技术,因此2013年“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反攻态势明显,制造的各类袭击事件导致至少8000人死亡。据调查,10年间至少有11.2万人死于“基地”组织的反美、反政府恐怖袭击。这种“人间地狱”般的场面令人震撼。恐怖袭击事件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上凸显马利基政府的“失职”以及美国对伊政策的“失败”。这一点正是袭击发动者——“基地”组织的意图所在。
伊拉克政坛的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3大政治势力缺乏包容和达成共识的意愿。占多数的什叶派经过惨烈内战取得政权,战败的逊尼派渴望复仇,并等待机会重返优势地位。北方的库尔德人利用这一机遇正在进行独立于巴格达的活动。南方的石油省份巴士拉也从不隐瞒建立南伊拉克联邦的愿望。在基尔库克省和摩苏尔省经常发生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冲突。
叙利亚危机也对伊拉克安全局势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基地”组织武装目前已经稳步控制了伊拉克与叙利亚边境的沙漠地带,能够很容易从叙利亚获得人员和物资补充。分析人士认为,“基地”组织的最终目的是将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战场一体化,并建立一个逊尼派的伊斯兰国。
“阿拉伯之春”爆发已经3年,中东地区只有4个国家的独裁者被推翻,而包括伊拉克在内的22个阿拉伯国家中没有一个实现了真正的权力更迭,暴力冲突愈演愈烈,无论从发展的角度还是安全角度来看,该地区的多数国家的未来都是极度灰暗的。2014年,伊拉克将继续成为吸引世界眼球的暴力点。
(作者为新华社原驻巴格达首席记者、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