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不同运动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比较研究

2014-07-27何子红冯连世张豪杰许奎元陶大浪徐玄冲迟峰堂修振涛柳鸣毅

中国体育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锦标赛高水平均值

何子红,冯连世,张豪杰,许奎元,陶大浪,徐玄冲,迟峰堂,修振涛,柳鸣毅

1 前言

专项体能是一名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战术的基础。摔跤运动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专项体能才能在比赛中克服对手的体重及其对手发出的各个方向和各种形式的对抗阻力的情况下快速使用各种技术动作,从而达到自己的各种技战术意图,否则就不利于控制对手或从被控制中及时解脱,从而陷入被动状态[1]。目前,鲜见关于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评价研究。本研究借助在国家女子摔跤队长期进行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基础上,选取了女子摔跤队长期使用的3 200m跑、400m跑、硬拉、深蹲、卧拉、卧推、高翻、抱蹲、20s布人过胸和20s布人反抱为比较指标,总结分析我国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前3名运动员)与国内高水平运动员组(国内锦标赛前3名)、国内优秀运动员组(国内锦标赛5~7名)的专项体能指标的否有差异,从而了解我国世界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征。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不同运动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50名。

按照运动员比赛最好成绩将运动员分为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世界锦标赛前3名和奥运会前3名)、国内高水平运动员组(国内锦标赛前3名)、国内优秀组(国内锦标赛比赛5~7名)。如果一名运动员是国内锦标赛前3名也是世界锦标赛或者奥运会前3名,这名运动员会被划分为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而不在国内锦标赛前3组。

2.1.1 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

2003—2012年在国家队集训期间获得过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前3名的12名运动员。2004年奥运会冠军1人。2006年世界锦标赛亚军1人。2007年世界锦标赛第3的运动员1人。2008年奥运会冠军1人、亚军1人。2010年世界锦标赛亚军1人。2011年世界锦标赛第3的运动员1人。2012年世界锦标赛第3的运动员4人。2012年奥运会亚军1人。48kg运动员3人、55kg运动员2人,63kg运动员3人和72kg运动员4人。

2.1.2 国内高水平运动员组

2010—2012年在国家队集训期间获得全国锦标赛比赛前3名的18名运动员,冠军7名,亚军6人,第3名5人。48kg运动员3人、55kg运动员5人,63kg运动员6人和72kg运动员4人。

2.1.3 国内优秀运动员组

2010—2012年在国家队集训期间获得国内全国锦标赛比赛5~7名的20名运动员。48kg运动员8人、55kg运动员5人,63kg运动员3人和72kg运动员4人。

2.2 专项体能指标测试

专项体能指标是选择国家队集训期间常用的10项测试指标[2]。3 200m跑、400m跑、硬拉、深蹲、卧拉、卧推、高翻、抱蹲、20s布人过胸、20s布人反抱。

摔跤是按体重级别进行比赛的项目。本研究3个组之间同级别的人数不同,又因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人数较少,无法按级别进行比较,因此,对于6项力量指标采用除体重的相对值分析。

10项专项体能指标数据是运动员在国家队集训期间多次测试的最好值。研究对象在国家队最短集训时间是1年,其中,有4名运动员跟踪的时间从2003—2012年。

2.3 统计学方法

不同组之间的各专项体能指标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采用95%的置信区间(CI)分析数据的集中程度。单项指标的评定应用体质测量学百分位数法制定评价参考范围[1],分别取 P90、P70、P30、P10四个百分位点,一级:P10+△ 以下,20分;二级:P30+△~P10,40分;三级:P30+△~P70,60分;四级:P70+△~ P90,80分;五级:P90+△以上,100分。所有的数据统计均在SPSS 16.0软件包完成。

3 研究结果

3.1 三组之间专项体能指标的差异

3 200 m跑,在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快于国内高水平和国内优秀组,但没有显著差异。400m跑,在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快于国内优秀组,但均值与国内高水平相等。力量的8项指标:抱蹲在我国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显著高于国内高水平运动员组(P=0.008)和国内优秀运动员组(P=0.005),国内高水平运动员组高于国内优秀运动员组,但是两者之间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我国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的抱蹲95%CI为1.81~2.07,而国内高水平运动员组95%CI为1.47~1.82,国内优秀运动员组95%CI为1.45~1.78,这提示我国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的抱蹲明显优于国内高水平和国内优秀运动员组。国内高水平运动员组也优于国内优秀组,但差别较小。硬拉也呈现出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国内高水平运动员组>国内优秀运动员组,其中,我国世界高水与国内优秀运动员组达到显著性差异(P=0.030)。深蹲、卧拉、卧推、20s布人反抱均呈现出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国内高水平优秀运动员组>国内优秀运动员组的趋势,但在各组之间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高翻、20s布人过胸呈现出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高于另外两个组,但另外两个组均值相等。95%CI表明3组之间有较大的交叉部分(表1)。

表1 本研究3个组之间各专项体能指标的比较一览表Table1 Comparison on Indexes of Speci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nong Three Groups

3.2 单项体能指标评价

表2列出了每项体能指标的评价。3组的3 200m跑均值、硬拉均值、深蹲均值、卧拉、卧推、均在60分;400m跑,我国世界高水平组和国内高水平组在60分,而国内优秀运动员组在40分。高翻、抱蹲、20s布人过胸,我国世界高水平组均值在80分,国内高水平和国内优秀组在60分。20s布人反抱,我国世界高水平和国内高水平在80分,而国内优秀组在60分。

表2 本研究单项体能指标评价一览表Table2 Evaluation on Index of Individual Speci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4 讨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比较了我国世界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前3名运动员)与国内高水平(国内锦标赛前3名)和国内优秀运动员(国内锦标赛5~7名)的专项体能指标差异。

3 200 m跑体现女子摔跤运动员的有氧能力[2]。在本研究中3组之间均值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我国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的95%CI比另外两组明显左移,表明我国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有氧能力优于另外两组,提示我国世界高水平运动员有更强的恢复能力。400m跑体现女子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能力[2]。韩夫苓等[1]对26名来自山东队、浙江队、辽宁队、上海队、新疆队、广西队、内蒙古队的共26名48kg级的女子摔跤运动员的研究表明,400m跑的P90以上成绩是1min 7s。本研究的P90以上是1min 4s。1min 7s是在P30~P70之间。造成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研究对象水平的差异造成的[1]。在本研究中有2名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世锦赛第3名)的最好成绩分别为1 min 3s和1min 4s,1名国内高水平运动员最好成绩为1 min 4s,但我国世界高水平和国内高水平运动员组的均值为1min 11s(60分),这提示我国女子摔跤运动员400m跑成绩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抱蹲体现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下肢和腰腹力量[2]。我国世界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的抱蹲力量显著大于国内高水平(国内锦标赛前3名)和国内优秀运动员组(国内锦标赛5~7名)。我国世界高水平运动员抱蹲力量的均值在80分以上,而国内高水平和国内优秀均值在60分。95%CI在3组依次接近不重叠的左移。这提示一名女子摔跤运动员从国内5~7名进步到前3名再到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前3名,抱蹲力量是逐步提高的。

高翻、卧推、卧拉、深蹲、硬拉、20s布人过胸和20s布人反抱值均呈现出我国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组最好。高翻是以发展运动员腿部伸肌的力量为主,同时,发展躯干和上肢的三角肌、背阔肌等肌肉力量,带动对手时就能体现这些力;另一方面,它还可以起到发展全身不同部分协调配合用力的能力,使神经肌肉系统的协调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它符合摔跤运动员在对抗中多关节、多肌肉群的运动特性,对提升爆发力和绝对力量有很好的效果[3]。卧推是上肢背阔力的综合反映,主要体现胸大肌、三角肌前束以及肱三头肌等肌肉的力量。卧拉反映运动员斜方肌、背阔肌、三角肌后束和肱二头肌等肌肉力,该项指标在动作结构,时空特点和肌肉用力方式等方面与摔跤运动的动作技术基本相同或一致[1]。深蹲主要体现腿部力量。硬拉主要是股二头肌和下背部[3]。20s布人过胸和布人反抱体现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和意志力及腿和腰,速度等的综合能力[2]。综合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专项体能随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加。这与女子摔跤项目特征相符合。摔跤项目技术的发挥需要强大的体能支撑。有技术没有体能,技术发挥不出来,无法有效进攻得分。

摔跤是力量、技巧、智慧的较量,也是速度、耐力等多种运动素质的综合表现。教练员对于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有了清楚的了解,确定运动员专项体能的优势及薄弱环节,就能够为运动员设置合理的训练计划和提高目标,提高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实现体能训练过程的最佳化,从而能够解决限制运动员成绩提高的体能因素。本研究在总结2004年、2008年和2012年3个备战周期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数据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世界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利用该数据分析运动员目前体能状态所处的水平,找出与我国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差距,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5 小结

我国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呈现出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加的趋势。我国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专项体能明显优于全国锦标赛前7名运动员,其中,抱蹲最为突出。

[1]韩夫苓,吴瑛.我国48kg级优秀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78-82.

[2]何子红,冯连世,张豪杰,等.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1):89-95.

[3]徐玄冲.更新观念 勇于创新 立足自我 寻求突破——对摔跤项目体能训练的重新认识[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16(1):40-41.

猜你喜欢

锦标赛高水平均值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披萨锦标赛”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British Beard Championship英国胡须锦标赛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