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行业企业 共建特色专业
——以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为例
2014-07-25诸应照张晓艳彭慧亮晏桂荣王成林
王 谦 诸应照 张晓艳 彭慧亮 晏桂荣 王成林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依托行业企业 共建特色专业
——以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为例
王 谦 诸应照 张晓艳 彭慧亮 晏桂荣 王成林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以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为例,系统探讨了在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中,依托行业企业,实行双元制培养,在建设目标、教学方法、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科研与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建设举措和进展.
特色专业;行业企业;双元制
特色专业是指在学院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以及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在2011年安徽省质量工程特色专业的申报中明确要求特色专业建设点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以及所服务区域或行业的支柱产业发展要求.目前安徽省已初步形成了合肥出版物印刷中心和安庆桐城塑料包装印刷中心等两个区域性印刷中心,其中安徽安泰、黄山永新等5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印刷企业[1].《安徽新闻出版(版权)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十一五”末,全省注册印刷企业已超过4 000家,比“十一五”初期增长5%,印刷生产总值已达到110亿元[1].规划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全省印刷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到2015年,全省印刷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1].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的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总署骨干示范专业,2010年被评为学院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本文系统探讨了在印刷图文信息处理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依托行业企业共建专业特色的举措和途径.
1 专业建设目标——突出双元教育、“1+3+2”培养模式、双证书培养制度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人才定位是:坚持依托印刷行业,立足长三角地区,面向安徽,培养使用计算机和印前输入输出设备,对印刷产品的图文进行符合印刷工艺要求的印前设计与处理的一线专业应用人才.要达到这一定位要求,重点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自成立之初就借助中德合作的平台,在国内印刷教育培训行业第一个引进并实施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德国印刷职业教育先进的教材和教学资料大量引进并用于教学,与德国相关职业院校开展紧密的合作,先后有来自德国Osnabrueck职业技术学院、Saarbruecken职业技术学校、Mainz职业技术学院、莱比锡大学、乌博坦大学和斯图加特大学等的专家学者,到学院指导本专业“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法的实施.经过多年的发展,近5年来我们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多次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体系依据高职教育的要求进行重构,形成了以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质培训、能力训练课程以及条件与制度建设等4大模块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对学生应掌握的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确定了依据能力进阶规律规划的课程路线,将专业课程分为技术基础课程、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以及综合能力培养课程,按照印前工作流程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的是工学结合的“双元制”人才培养理念和“1+3+2”的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制是指学院与企业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3+2”中的“1”指1个学期的职业基础课程学习;“3”指职业核心课程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2”指2个学期的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的学习、生产性实训课程及连续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环节.强化专业课学习,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当的课题,在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专业实习报告.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素养的形成,实施边理论边实践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
坚持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并重的原则,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毕业时除获取毕业证之外,还应取得至少一个技能等级证书.2009年10月,经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取得了与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相关的2个工种——平版制版工、印前制作员的职业技能鉴定资格,面对校内和社会,可以进行这两个工种的初级、中级和高级职业技能鉴定.
我们还与北大方正公司、Adobe公司建立了设备、技术、认证考试等合作关系,以印前排版和平面设计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将岗位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相关的认证考试.
2 依托实际项目,开展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的课程教学
在专业教学中,除了常用的讲授法、示范法和案例法以外,突出以实际任务为导向,融教、学、做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立体实践平台.具体体现在将实际工作任务纳入课堂教学,如,在“图像处理”课堂教学中,将学校每年的“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作为一个项目任务,要求学生设计完成,从中挑选最优秀的设计作品作为当年的入学录取通知书,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同样,学校的每年的“招生简章”、“毕业纪念册”、“实训指导书”等均可交由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像处理”、“图形处理”、“电子排版”、“印版制作工艺”等课程知识设计完成.在具体的每一个项目任务中,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在进行具体项目任务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二者兼顾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学内容项目化、模块化,灵活安排教学课时.
除了将实际工作任务与课堂教学结合外,还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图形图像技能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印刷技能平板制版工大赛等多项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更加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社会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3 建设专兼结合、多学科融合的师资队伍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既包含印刷专业知识,也包含计算机专业的信息处理知识,它是借助计算机,对印刷产品的图文进行印前处理.根据这个专业特点,在教师构成上,组建了一支由印刷、计算机与艺术等专业多学科融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目前,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3人.包括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在内,共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6人,高级实验师1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17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4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100%;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21人,占95%以上;具有留德学习经历的教师7名,占30%;具有双师资格教师11人,占50%.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比较合理、素质较高、具有发展潜力和一定国际背景的教学团队.
此外,本专业还拥有一支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组成的实践课程、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每年受聘的以企业能工巧匠为主的技术人员达10余人.
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保证本专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为此,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管理者设计优化控制而言,在其设计和优化控制中,为了能够将整体的优化建设控制管理工作实施好,及时将对应管理系统内的管理功能设计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管理功能的优化设计,能够发挥出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控制中的职能,本文研究中选定的是ILAS3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在管理系统的设计中,能够借助强大的数据云计算技术,将整个图书馆中的数据信息存储到统一的数据信息记录平台上,然后借助对应的检索管理信息输入,能够及时将对应区域内的管理信息资源控制好,保障了整体的系统管理职能优化。
(1)教师岗前培训.由于本专业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因此,对印刷专业的教师要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对计算机和艺术专业的教师要进行有关印刷知识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
(2)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提高理论素养.
(3)为教师创造多种进修机会.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参加各种类型的进修班以及进入行业企业进行实习锻炼;选派优秀教师到德国进修培训;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实践和管理水平,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4)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充分认识教学与科学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
(5)坚持互相听课制度和督导组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教学情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 校内基地以软件带动硬件,拓展校外基地,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4.1 校内实训基地
印前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是以软件建设带动硬件建设,建设了包括图形图像文字排版实验室、拼版实验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利用院级特色专业建设经费,改善了印前制作流程模拟实验室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基本达到了国内高职院校较先进的水平.同时与院办中德印刷厂合作建设了教学工厂,依托中德合作的平台和640万欧元政府贷款项目,引进了德国和欧洲先进的印刷设备和技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目前该厂除了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外,还大量承接社会订单,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进行系统的生产实习.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以前的教学从课堂搬到了实验室和生产车间,借助实物、多媒体视频等设备和手段,让学生进入真实的职业场景,突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特色和“前校后厂”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设了如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校外顶岗实习教学基地,并与全国各地多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学校与企业间合作的权利与义务.这些实践基地的建设,保证了学生在企业至少有6个月的顶岗实习时间.在顶岗实习期间,建立企业导师制度,聘请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指导和管理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实习结束后,学生在校内导师及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习总结,完成实践报告.校外实践工作的开展,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这些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也为教师与企业间进行科研与生产的交流咨询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
5 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齐头并进,多方合作开发教材
近年来,本专业在教育教学、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承担了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项,开发双元制教材或规划教材5本,承担了省级科研项目4项,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院级教学成果奖1项,发表教学及科研论文20余篇.通过开展以上教学及研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材方面,本专业大部分课程采用了一批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实践教学案例较多的规划教材和双元制教材.其中印刷数学、印刷化学和印刷物理等基础性课程采用了有德国引进版权的双元制教材,这些教材将基础课程与印刷知识紧密结合,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对于专业课课程教材,组织校内专任教师、实训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编写符合印前发展需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规划教材.
6 重过程与技能,建立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
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中,去除了以往注重知识结构、轻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探索注重培养专业技能的过程考核模式,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评.
例如,在“电子排版”、“图形图像处理”、“印前模拟实训”等课程中,强调将实训与考核融为一体,对每个课堂实训项目遵循边教边学边考核的考核方式,上一个实训环节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在技能考核的同时,还将包含态度、纪律和表现等要素的考核,学生最终的成绩既包含技能考核成绩又包含素质考核成绩[3].
同时我们从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考核与衡量;鼓励学生参加行业企业大赛以及社会劳动职业技能鉴定,建立学校、企业与行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7 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良好技术应用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4].专业建设是整个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基础,特色专业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标杆.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依托行业企业双元制培养的专业特色,并已显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培养出了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德技兼备的专门人才,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与良好评价.
[1]王德明.对安徽印刷业的“十一五”盘点和“十二五”建言[J].印刷经理人,2011(2):56-57.
[2]邹心遥.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培育及建设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2.
[3]夏继军.基于过程考核的《电机维修实训》课程考核方案设计[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44-46.
[4]林向群,邬琰.依托行业项目培育特色专业[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211-213.
(责任编辑 邓颖)
2013-12-11
2011年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资助项目(编号:198)
王 谦(1975-),女,安徽合肥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G712
A
1008-293X(2014)07-00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