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徐渭“墨戏”试解》杂感
2014-07-25谭聪聪
谭聪聪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上海200444)
读《徐渭“墨戏”试解》杂感
谭聪聪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上海200444)
徐渭作为明代水墨画的代表,风格鲜明独具一格,为世人所称道。本文就《徐渭“墨戏”试解》这篇文章,再谈徐渭的绘画风格与读后的心得体会。从他的处世、性格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他的泼墨风格的形成因素。
徐渭;墨戏;风格
1 简谈作者——朱良志
提及朱良志,会想到他写的几本书,单纯的从书名就能感觉到内容在描述心中的诗与画。如《真水无香》。个人觉得他的文章是有种雅气氤氲其中的,也许与他本是美学家有或多或少的关联。总觉得在字里行间中能产生一种妙不可言的共鸣,不由自主的感叹和默许,这就是读者与作者的一种交流。也与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关,还与生活体验有关,种种关联链接在一起,最后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从字里行间渗透到每个人的体会领悟之中。
2 画品如人品——徐渭
我想当我第一次见到他的画的时候,心中莫名的感到非常震惊,甚至到完全不能理解的程度,不理解他的表达方式,不明白他所要描述的内涵,于是我本能的把他定义为一个疯子,单纯的用孩童般的想法来看待他。在我最早期的理解里,水墨花卉不是此描绘展现方式,至少不是这种肆意的不修边幅的泼墨形式。后来逐渐的改变了自己这种稚拙的观点:他是个疯子,但他更是个忠于自己内心的正常人。他甚至比我们所谓的正常人更清醒更冷静更透彻,正因为如此,他才把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态度都表现在了一幅幅形态各异的水墨画上。
慢慢的开始觉得徐渭很真,一点也不假,他用绘画表达胸中之意,或愤怒或癫狂或不满,一切都毫无保留的挥洒在纸上,他的情绪也毫无保留的挥洒在笔墨间,似乎没有具象的笔墨,而只有满腔的热血与气韵。才越发觉得这样的人是真性情的人,性格使然,纵使世人千般万般不接受又怎样?徐渭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他就是勇敢的做自己,表达自己。在同样的背景之下,比起为了迎合世人的口味而违心作画的人,我更欣赏徐渭。一直在追寻世人的口味,可是众口难调;一直在一味地迎合,可是事事难料,做一个碌碌而为的画匠只能是为了生计,永远成不了大家。
画如其人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徐渭的豪放与豁达,换句话说是心中积郁的集中表达,看他的画就能体悟到蕴藏在画作笔墨背后的人格,以及生活仕途等方面的态度。同时,我也欣赏南宋画家赵孟坚,他的《白描水仙》,通过细致的线条将水仙的灵动,细腻的表现出来,由此看出这是赵孟坚的性格,认真沉稳的性格透过他的画作展现出来。这也是一种真,一种源自内心的、执着的真实。然而徐渭则与其相反,他对官场不满,愤慨不得志,泼墨挥毫,笔势在狂风暴雨中行走,走走停停,满心的寂寥与悲怆,落在纸上与观者的心尖。赵孟坚也不满元朝廷的统治,他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安静他沉稳,他誓不做官不为元朝效力,他隐居山林他安逸的作画,过着自己的生活;他觉得自己故土已亡,于是画作中都不出现土地,无土之水仙;似乎也在以物喻人,以水仙来比喻自己,清高出淤泥而不染、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等品质。
徐渭的画,用所谓的套话来评价是笔墨酣畅淋漓。不过“酣畅淋漓”这四个字来形容徐渭的画是恰如其分的。仅仅用水和墨来表达他的世界,他世界中的山水、花卉、走兽都可以是黑白的。朱良志说徐渭的画是从“一片淋漓的水墨,从繁缛的、绚烂的、富丽的表象世界中淡化而来。”他冷静的观察世界,冲动的作画。他有一双很冷的眼和两只很忙的手。我想墨色绘花卉突出的代表了他冷静的态度,泼墨皴擦的表达形式表达了他的冲动。一直很赞赏仅用墨来绘制彩色事物的画家,至少说明他们内心拥有灿烂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一个内心不自由不灿烂不鲜艳的人是很难用墨色描绘彩色事物的,甚至相反,要用色彩来填补内心的单调与乏味。
3 墨色的美学意味
徐渭自称“懒为着色物”,朱良志补充道“偏寻绚烂相”。这表面看似乎是矛盾的,我觉得却是一种有趣的心理体验。徐渭的心中是在寻找绚烂美好的物体,却用自己的方式将它的绚烂通过黑白墨色诠释出来,似乎能用黑白诠释的物体才是真正的美,它不固着于色彩或者其他附属物。与此同时让我想到了另一位画家——元代少数民族画家边鲁,从他唯一存世的画作《起居平安图轴》来看,整幅画作用墨色绘制,其中的雉鸡描绘的生机盎然,用干湿画法搭配多种皴擦方法将雉鸡五彩的翎毛细腻的有质感的表现了出来。透过墨色看层次,进而能体会到色彩。在这点上徐渭也是,虽是大写意,却也存在着许多的层次,通过墨与水的流动展现着物体的立体感与生动感,就如《墨葡萄图轴》中葡萄一般,晶莹剔透,鲜嫩欲滴。
中国古典美学中一直以来讲求意蕴,“气韵生动”这个标准也就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过程。徐渭的画可以说是状物不拘形似,而神韵自在。朱良志说他的画“非色非空,无己无物,不将不迎,从而将一切拘束在心中褪去”。这种心境造就了徐渭以及他的大写意水墨。他不以形写形,不以色貌色,不追求表面的真实,却忠于自己的内心。
J205;J209;J222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4.03.25
201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