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失范与控制对策研究
2014-07-25
摘要:高校师德主要包括教师在“为师”和“为学”两个方面的基本道德素养与规范。近年来,我国高校师德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失范问题。高校师德失范与社会价值多元化、官德败坏有关,也与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取向、科研评价理念与机制的偏差直接相关。改善高校师德失范,需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师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待遇,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约束和规范。
关键词:高校;师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44-03
高校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会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谈道:“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2]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高校师德建设。
一、师德内涵分析
师德是与道德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所谓道德,乃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依靠社会舆论、习惯传统、教育力量和人们的内心信念,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3]。行业、职业不同,其对内部的社会成员的要求有所不同。“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4]。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规范、品质的总和。
从教师的职业行为领域角度看,师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为师”的角度,即教师作为职业的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承担者,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和品质。二是从“为学”的角度,即教师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探索者,面对知识及其同行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和品质。从“为师”角度,师德的基本内容应包括:热爱教育, 敬业爱岗,淡泊名利、锐意进取,教书育人,因材施教,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为学”的角度,师德的基本内容则应包括:严谨治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追求真理、不惧权威。
二、高校师德失范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高校教师都能够严守职业操守,敬业奉献。不过,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高校师德失范现象,急需解决。
(一)职业信念动摇,责任意识淡漠
近年来,部分高校教师把自己的职业降低为仅仅是谋生的一种手段。表现在对待自己本职工作的态度是:教学上,马马虎虎,敷衍塞责,上课照本宣科,作业批改不认真,只注重课时数量,不注重教学质量。教研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注重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满足现状。与学生交流方面,缺乏热情和关心,不愿花精力去主动了解学生心理动态。
(二)团队协作观念缺乏,利己主义之风日盛
高校合格人才的培养,科研的突破,往往都是教师团队集体努力的结果,它需要整个教师团队密切配合。但是,当前,一些高校教师凡事只考虑自己,价值标准注重实用。同事之间则“文人相轻”,互相诋毁,互相贬低,互相拆台。在申报课题、评职称等关系个人利益的活动中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造成部分教师关系紧张。这阻碍了良好学科团队的形成。
(三)价值取向错位,不能为人师表
社会上的各种职业道德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教师职业对社会的影响更深远。但是,我们的一些高校教师对此认识不到位,缺乏自尊、自重、自爱精神,难以起到表率作用。主要表现为:有些教师自由散漫,迟到早退,举止粗俗;个别高校教师向学生漏题、泄题或送人情分;有的高校教师则在评职称、评重点学科、评硕博点等方面做手脚,或在招生、学生入党等工作中,敲诈勒索。
(四)学术风气浮躁,急功近利
近年来,在我国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悖于学术道德的现象。主要有:学术剽窃,对他人的学术思想不加注解据为己有,或者对他人的成果采取“剪刀加糨糊”的方式部分据为己有,甚至悍然将他人的整篇论文、整本书直接署名为自己;学术伪造,即学术论文中某些数据不是经过研究实验得出的结果, 而是作者自己编造的;学术篡改,即作者对引用的数据进行修改、隐瞒不利数据从而用于伪造创新成果和新发现;故意夸大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经济与社会效益,博取名利。
三、高校师德失范成因分析
造成上述高校师德失范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社会多元化而导致的高校部分教师师德迷失有关,与公共权力的异化而造成的极坏的社会影响有关;也与高校之间竞争激烈有关。
(一)社会价值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表现在价值观念领域就是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人们的利益意识空前崛起,整个社会功利倾向日渐浓厚。这种传统与现代价值观、道德观的冲突和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业操守。部分高校教师忽视了以奉献精神为主的价值取向,把金钱作为衡量价值大小的标准,把教书的最高价值降低为“稻粱谋”的工具。
(二)官德败坏的示范效应
公共权力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公共权力具有作用范围普遍性、作用效果至上性的特点;同时,公共权力是对社会的稀有价值和利益作权威性分配的工具。这意味着,人们会非常关注公共权力掌控者的行为价值取向,这对公共权力非常深入社会内部的国家尤其明显。“官德较一般社会道德而言,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潜移默化的示范性,具有很强的政治价值导向功能和显著的光环效应、示范效应、凝聚效应。在官本位文化传统深厚的中国社会,官德的作用更显得重大而深远”[5]。
近年来,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一部分公共权力的掌握者视公共权力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器,贪污腐败、奢侈腐化现象屡禁不止。这使一部分高校教师心理产生失衡,由对公共权力异化的不满转向效仿官场腐败。诚如有学者所言:“我们社会的道德环境恶化,官德败坏是重要原因。……官员的行为对老百姓有示范效应,官德败坏对老百姓的社会信任感冲击很大。他们会觉得,社会管理者和精英都不讲道德,凭什么要求我们讲道德?”[6]表现在实际中就是,高校中握有一定权力的教师运用手中的权力也以权谋私,这进一步引发了高校普通教师的心理失衡。
(三)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取向
当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状况决定了国家对其的扶持力度。这使各高校必然把科研作为评价高校教师的中心,教师也被迫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方面,对课堂教学也就采取应付的态度。
由于对教学的不重视,进而导致高校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方面的评价,习惯性采取定性的、大而化之的评价方式。也就是说,高校在这些方面没有制定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导致在实际评价中太过粗糙和简单,甚至流于形式。
(四)高校科研评价理念和机制的偏差
随着近代以来科技对社会推动作用的日益凸显,这使得政府把学术直接作为一种可以变现和量化的生产力[7]。表现在学术评价中就是采用管理主义的评价理念。所谓管理主义,从公共行政学的角度是指:企业管理技术的采用;服务及顾客导向的强化;公共行政体系内的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入[8]。易言之,即政府将私营机构的经营理念和技术,运用到公共服务部门的管理中。渗透到学术管理中就是把学术作为一种可以量化考核的生产,这种市场逻辑取向背离了学术的内在本质。
与上述我国学术评价理念的偏差相对应,表现在学术评价体制方面就是:学术评价行政化、定量化。所谓学术评价行政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行政权力在学术评价体制中近乎垄断的强势地位,学术权力的地位与作用很难望其项背;其二是行政权力乃是形形色色的学术评价的执行主体,许多学术评价虽然并不是政府直接行为,但政府对评价的认可本身强化了该学术评价的地位和影响;其三是行政权力还是学术评价标准的实际制定者,纯粹的学术标准或同行标准很难在评价中发挥明显作用。”[9]表现在实际中就是学术评价标准呈现出行政化等级特征。学术评价定量化主要是指高校基于科学计量学等原理将学术评价具体化为几个指标,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权重分值建立评价体系,由分值评定学术水平。这种定量评价影响了学术质量的提高。正如有学者所言:“如此强调量化,坚信‘管理出效益,使得大学的工作目标,明确背离独创性原则,而片面追求数量上的繁荣,其客观效果,很可能是催生出大批的平庸之作。”[10]
四、高校师德失范行为的控制对策
上述师德失范行为的控制,需要学校、教师、政府、社会各方面协同配合。
(一)加强师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
要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教育法》、《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其次,学校要经常开展职业理想教育,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教育观。同时,要抓典型示范,充分发挥榜样的表率作用,使广大教师从身边的优秀教师学起,营造一种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
(二)以人为本,转变师德评价理念
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师德评价理念。当前,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实现两大转变。
第一,对高校教师“为师”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必须由“理想”转向“现实”。长期以来,高校在对教师的职业评价上往往把“理想”的师德和“现实”的师德混为一谈,以理想化的目标来要求教师。正确的做法应把教师的义务与权利、责任与利益统一起来,用切合实际的价值准则去指导师德建设。
第二,纠正高校教师“为学”方面的道德失范,实现从“管理主义”向“学术自由”理念的转变。即应尊重学术研究的规律,为广大教师的学术活动提供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正如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所言:“无论是学术还是非学术人员,有独创思想的人为数不多。尽管独创性非常值得向往,不能期望大多数学者会有独创性。······学术自由应该保护学者们在他们的教学和研究中做到诚实努力。”[11]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意味着,要把教师看作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要尊重学术的本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充分激发其内在潜质。
(三)科学管理,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当前,高校承担着育人和科研两大任务。不过,这两个任务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科研需要有思想创新精神人员,育人岗位则需要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人员。当前,要改变教师在“为师”方面失德,应在建立高校人才评价体系时,切切实实把教学放在与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高校应允许教师根据自身的优势在教学岗位和科研岗位之间进行选择。然后高校可以根据不同的角色制定相应的人才评价体系。
针对高校教师在“为师”即育人方面的失范,在允许教师自由在教学和科研两个岗位之间进行选择后,应就育人方面制定科学、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可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离退休教师和部分在职人员组成督导组,随时听课和参加各种教学检查、评估活动。还可以通过设立师德信箱、个别访谈、填写问卷等途径,多渠道对教师的师德进行监督。同时,将这种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等紧密结合。
针对高校教师“为学”失范行为,应构建一个以质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可以根据学科建立专家数据库,随机抽取专家参与评价;进一步完善同行评议制度;推行代表作制度;科学制定教师的长、中、短期评价制度,让教师拥有宽松时间专心研究。
(四)提高教师待遇,强化对公共权力的规范与约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都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和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其中,衣、食等生理需要具有基础性,是实现其他高层次需要的基础[12]。邓小平曾说过:“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13]这表明,师德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师德建设必须坚持尊重教师的合理需求。
师德的失范行为与官德败坏的示范效应相关。这就要求从优化外部环境的角度为师德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毛泽东曾说过:“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14]邓小平也曾说:“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需要搞好党风······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15]因此,当前,应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的迫切性,从根本上解决公共权力的恣意妄为问题。目前,可以从深化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招投标采购制度、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实行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建立学术道德监督机构等方面,为师德建设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
参考文献:
[1][2]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8/31/content_6638950.htm.
[3]朱作仁.教育辞典[Z].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772-773.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6.
[5]赵长芬.官德的价值功能与载体论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11).
[6]学者称止住社会道德下滑要着力抑制官德败坏[EB/OL].http://www.chinanews.com/sh/2011/10-27/3417178
2.shtml.
[7]杨敏、李学勇.论学术评价机制的完善[J].政法论丛,2009,(5).
[8]张成福.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
[9]张师伟.学术评价中的行政主导与学术自由[J].法学教育研究,2012,(2).
[10]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8.
[11][美]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316.
[12][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8-29.
[13][1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177.
[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2.
收稿日期:2013-08-12
作者简介:别红暄(1974—),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河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研究成员,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廉政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