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茶下脚料中EGCG的分离与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

2014-07-25李邦玉王耀荣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19期
关键词:下脚料吸收光谱茶多酚

李邦玉,刘 臣,陈 萌,陈 柳,俞 晟,王耀荣

(1.苏州市职业大学应用化学研究室,江苏苏州 215104;2.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部,江苏苏州 215123)

化学家从茶叶中分离出茶多酚后发现其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特别是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很活泼的羟基氢,能提供大量的氢质子与自由基反应,有效地清除人体内过剩的活性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保健作用[1]。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儿茶素中的主体成份,自从1929年人们从茶叶中提取分离出来后,许多科学工作者对EGCG生理功效进行了研究,发现EGCG具有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抗菌消炎、降糖和降压等多种生物学功能[2],所以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饮料行业。

本实验选用食用级溶剂作为EGCG的提取纯化溶剂,采用安全、经济的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方法,制备适用于食品、化妆品、医疗、保健用的EGCG产品。该方法简便可靠,可以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使得绿茶的下脚料得到合理的应用。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EGCG的温度稳定性、EGCG与DPPH·的反应等进行了初步探索,从光谱图的变化直观地判断体系的内部反应,粗略得到EGCG体外抗氧化的温度条件,获得跟踪EGCG与DPPH·反应的检测波长。以VC等常见抗氧化剂为参照系,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了EGCG对·的清除能力,采用DPPH·法研究了EGCG体外抗氧化活性,初步判断EGCG是一个很好的天然抗氧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DPPH· sigma公司;聚酰胺薄膜层析板 台州市路桥四甲生化塑料厂;聚酰胺树脂 60~100目,沧州宝恩吸附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 上海如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茶多酚 南京仁信化工有限公司;邻苯三酚,乙酸乙酯等其他试剂 均为国产分析纯;绿茶的下脚料 苏州东山碧螺春茶厂提供。

P23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配有P230+紫外检测器、P230/P230p高压恒泵,EC2000色谱工作站,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RUC-5200型超声波清洗机 上海睿祺公司;不锈钢循环水多用真空泵 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RE52-3旋转蒸发仪 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玻璃层析柱 400mm×15mm,定制;UV18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北京坤健捷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EGCG的分离提纯 取绿茶下脚料10g,置250mL容量瓶中,加入95%乙醇150mL,80℃超声(工作频率24kHz,功率300W)提取30min,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80℃减压回收乙醇,得浓缩液上聚酰胺树脂柱,以乙醇-醋酸梯度洗脱,薄层层析跟踪检测,收集EGCG部位流分,脱色,浓缩,重结晶,得 EGCG纯品,液相色谱法检测产品成分与纯度。

利用液相色谱法分析产品纯度及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himpak C18(4.6mm ×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0∶80∶0.2);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1;柱温:30℃,进样量 5μL。

1.2.2 不同温度下EGCG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的测定 在10mL比色管中盛5mL同一浓度的EGCG溶液,分别置于 20、40、60、80℃ 水浴锅中恒温加热30min,在200~600nm范围内扫描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2.3 选择 EGCG与 DPPH·反应的扫描波长实验 按表1方案吸取不同浓度的EGCG乙醇溶液加入直径1cm比色皿中,再加入3.5mL 0.0176g/L DPPH·乙醇溶液,室温避光静置20min后,以50%乙醇作参比,在200~600nm范围内扫描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表1 EGCG与DPPH·反应加样表Table 1 The scheme of the reaction of EGCG with DPPH·

1.2.4 EGCG清除DPPH·能力测定

1.2.4.1 溶液的配制 DPPH·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20mg DPPH·用无水乙醇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得到浓度为2×10-4mol/L的DPPH·溶液,贴上标签,暗处保存。

DPPH·标准应用液:取DPPH·标准储备液用无水乙醇定容,制备0.0176g/L DPPH·标准应用液,贴上标签,暗处保存。

1.2.4.2 DPPH·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从0.0176g/L DPPH·标准应用液中取0.2、0.4、0.8、1.6、3.2mL 于比色管中,添加无水乙醇至10mL,配成浓度分别为3.52、7.04、14.08、28.16、56.32μg/mL 溶液。在 517nm波长测定不同浓度DPPH·的吸光度值,绘制其标准曲线。

1.2.4.3 EGCG清除DPPH·能力测定 参考Larrauri等[3-5]的方法进行清除自由基实验。按表2方案吸取不同浓度的EGCG乙醇溶液加入直径1cm比色皿中,再加入3.5mL 0.0176g/L DPPH·乙醇溶液,室温避光静置20min后,以50%乙醇作参比,于517nm处测定其吸光值。按以下公式得出其清除率:

清除率(%)=[1-(A-B)/A0]×100

表2 EGCG清除DPPH·实验加样表Table 2 The scheme of the reaction of EGCG with DPPH·

抑制百分数(%)=[(A0-A)/A0]×100

式中:A0为邻苯三酚的自氧化速率;A为加入样液后邻苯三酚的自氧化速率;单位均为吸光度每分钟的增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EGCG的分离纯化及检测

2.1.1 EGCG的分离提纯 随着EGCG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其提取纯化制备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EGCG能够极大程度地发挥医疗、保健作用,需要一种安全、经济的EGCG提取纯化方法,能够保证EGCG原料的质量稳定、安全可控。因此,本实验选用食用级的95%乙醇溶剂作为EGCG的提取纯化溶剂,用超声萃取绿茶下脚料,过滤,减压,浓缩液上安全、经济的聚酰胺树脂柱分离纯化,以乙醇-醋酸梯度洗脱,薄层层析跟踪检测(如图1所示),发现乙醇与醋酸体积比为1∶4时洗脱效果最好。收集EGCG流分,脱色,浓缩,重结晶,得 EGCG纯品。方法简便,可以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使绿茶的下脚料作为资源得到合理运用。

图1 EGCG馏分薄层色谱跟踪图Fig.1 Thin layer chromatogram of the extracted EGCG products

2.1.2 液相色谱法检测EGCG产品成分及含量纯化的样品及EGCG对照品色谱如图2、图3所示。由纯化样品的液相色谱图可知,EGCG较纯,含量大于97%,只混有极少量其它杂质。提取收率达到12%。

图2 纯化样品的液相色谱图Fig.2 HPLC chromatogram of the extracted EGCG products

图3 EGCG对照品液相色谱图Fig.3 HPLC chromatogram of EGCG standard reagent

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考察EGCG受温度的影响

由图4可知EGCG在276nm处有特征吸收。

实验考察了温度对EGCG的影响。由图5可知,温度升高到40℃后吸收曲线就发生变化了,当温度升高到60℃后就破坏了EGCG的结构,225nm处吸收峰分裂且强度骤降,276nm处吸收峰消失,而在325nm处的吸收峰变强。吴平等[6]报道在高温下,EGCG可能发生降解、异构化、脱没食子酸化和自动氧化等反应,随着EGCG的下降,有GA的产生,而其异构体GCG也明显增加。所以EGCG在高温下容易变质,应在合适的低温如室温下考察其抗氧化性能。

图4 EGCG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图Fig.4 UV visible spectroscopy of EGCG

图5 温度对EGCG紫外可见光谱影响图Fig.5 UV visible spectroscopy of EGCG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2.3 EGCG对DPPH·的清除能力测定

2.3.1 EGCG与DPPH·反应的扫描波长选择 从DPPH·在无水乙醇中的光谱图6中可见,DPPH·在326nm和517nm处出现两个特征吸收。

图6 DPPH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Fig.6 UV visible spectroscopy of DPPH·

EGCG能使紫红色DPPH·溶液褪色,表明EGCG与DPPH·发生了反应。实验中尝试用EGCG与DPPH·发生反应后体系的紫外可见光谱图来跟踪该反应。如图7所示,EGCG在517nm处没有吸收,而DPPH·中添加了EGCG后,其吸收光谱图发生了明显变化,在326nm和517nm处两个特征吸收都失去了特征性,在425nm处出现新的宽吸收峰。

图7 EGCG与DPPH·反应中光谱变化图Fig.7 UV visible spectroscopy changes of the reaction system of EGCG with DPPH·

同时,不同浓度的EGCG与DPPH·发生反应后体系的紫外可见光谱图如图8所示,除了发现反应体系的图谱与DPPH·的吸收光谱图不同之外,体系的光谱在DPPH·517nm处吸收强度随EGCG浓度的增大而有规律地依次降低。而DPPH·另一特征吸收326nm处的吸收强度变化没有规律性,所以通常借助517nm处的吸收强度变化来评价物质的抗氧化活性[7]。实验比较了VC和茶多酚分别与DPPH·反应后体系的紫外可见光谱图,发现上述两个反应体系的图谱变化规律类似于EGCG与DPPH·反应体系的光谱变化规律。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初步探讨了DPPH·与温度的关系,如图9所示。温度升高,DPPH·自由基的颜色明显褪去。从图9上可知不同温度下的光谱图差别很大,517nm处的特征吸收强度逐渐降低,而425nm宽峰处吸收强度逐渐增强,326nm处特征吸收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温度过高使得517nm处特征吸收消失,不利于利用517nm处的吸收强度变化来评价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图8 不同浓度的EGCG与DPPH·发生反应后体系的光谱图Fig.8 UV visible spectroscopy of the reaction system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EGCG with DPPH·

总之,在讨论抗氧化剂消除DPPH·的反应时,应选择517nm波长监测,同时在较低温度如室温下进行。

2.3.2 DPPH·标准溶液的标准曲线 利用DPPH·在无水乙醇中的517nm处的特征吸收,绘制DPPH·标准曲线,得出DPPH·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151+0.0281x(R=0.999909),如图10所示。在0~60μg/mL范围内DPPH·乙醇溶液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9 DPPH·在不同温度下紫外可见光谱图Fig.9 UV visible spectroscopy of DPPH·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图10 DPPH·标准溶液的标准曲线Fig.10 Standard curves of DPPH·standard solution

2.3.3 EGCG清除DPPH· 图11是EGCG对DPPH·清除效果图。由该图可知,EGCG对DPPH·有很强的清除作用,清除率随EGCG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在EGCG浓度为32μg/mL时清除率达到80%,其IC50值约为12μg/mL。同时,用茶多酚、维生素C标准品做比较实验,发现EGCG的清除效果比VC好,但不如市售茶多酚,可能是市售茶多酚里面不仅含有EGCG,还含有其他成分,某些成分的清除效果应比EGCG还好。

图11 EGCG对DPPH·自由基清除图Fig.11 Scavenging effects of EGCG on DPPH·

图12 EGCG对·清除图Fig.12 Scavenging effects of EGCG on ·

3 结论

本文成功地从绿茶下脚料中提取出了纯度很高的EGCG单体。EGCG在低温如室温下比较稳定,适宜考察其抗氧化性能。在室温等低温下于517nm波长处监测抗氧化剂EGCG清除DPPH·的性能比较合适。EGCG对自由基有较强清除作用,清除DPPH·、·的能力比维生素C强,其清除上述两类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 12μg/mL 和 5.9μg/mL。总之,EGCG是一种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1]邬新荣,王岳飞,张士康,等.茶多酚保健功能研究进展与保健食品开发[J].茶叶科学,2010,30:501-505.

[2]Jane V,Higdon B F.Tea catechins and polyphenols:health effects,metabolism,and antioxidant functions[J].Crit Rev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2003,43(1):89-143.

[3]Larraufi J A,Sanchez M C,Saura C F.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 of extracts from red and white grape pomaee peels[J].J Agic Food Chem,1998,46(7):2694-2697.

[4]刘朝霞,胡士德,邹坤,等.资木瓜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4):72-75.

[5]李红,张元湖.应用DPPH·法测定苹果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1):35-39.

[6]吴平.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热稳定性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2-4.

[7]余芳,安辛欣.富硒绿茶中茶多酚及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298-300.

猜你喜欢

下脚料吸收光谱茶多酚
两种配方发酵对虾下脚料的效果比较
下脚料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肠道微生物与茶及茶多酚的相互作用在调节肥胖及并发症中的作用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干扰与消除应用研究
浅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制革下脚料酶解物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茶油氧化过程中紫外吸收光谱特性
茶多酚的提取
响应面法优化加酶提高罗非鱼下脚料和豆粕混合发酵水解度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