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变形记
2014-07-25
5月下旬,江南进入盛夏,长江岸一片纷繁热闹的场景,绿树连荫。此刻已近日出时刻,这条黄金水道旁的金陵石化油运码头已然船流不息,在一艘汽油专用船上,工人们做着最后的检收工作,再过一会儿,又一船国V汽油将被运往江北的泰州。
这个距离长江四桥不远的码头担任着油品中转的重任:将甬沪宁管线输送过来的原油,通过南京港码头装卸至驳船,由驳船将原油由南京转运至长江中上游的各大石化企业。在金陵石化,排兵布阵般的石油管道流动着工业的“血液”,进入炼化厂后通过一系列包括脱硫脱硝等在内的“改造”后,苏五汽油和国五柴油被有条不紊的运送到全国各地。
油运码头向南数公里处,金陵石化炼化厂遮天连营:一个个黄蓝色调相间的大型炼油设备拔地而起,红白条的炼塔直入云霄,银色的大油罐映着太阳光,明晃晃的射入眼睛。每天都有数十万吨石化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江苏南京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是被称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六朝古都,在GDP迅猛增长的同时,却数次经历雾霾压城的十面埋伏。雾霾不仅来源于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也是幕后黑手之一。曾几何时,石化工厂一度成为环境污染的众矢之的,炼化厂火炬口烈火熊熊,灰黑色的浓烟向空中排放。工厂的道路旁人们掩住口鼻快步通过,鲜有房地产商在这附近投资。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的不相容,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舆论的指责将企业的环保问题多次推到风口浪尖。
为了整治环境污染,江苏省委、省政府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省府一号文件更是下发了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方案。雾霾的治理不单是各省节能减排的工作,同时也上升成为国家的战略。
5月1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环境保护部印发《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指出2015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供应符合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内蒙古、山东、甘肃、福建、云南等地区相继推出预计完成时间。金陵石化率先从今年4月起就开始在南京市全面供应国五柴油,而在2013年11月起就已在沿江八市供应苏五汽油。
金陵石化董事长戚建国告诉《能源》杂志的记者,金陵石化是一个先有工厂、后组建公司的老企业,地处南京市东北郊,随着城市发展和城区范围的不断扩大,目前生产区域距市区仅10多公里,距仙林大学城的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部分生产区与居民区仅仅一路之隔。为此,环保和节能减排的工作任务繁重。
2011年初开始,金陵石化就开始实施油品质量升级项目改造,这一项目总投资达60亿元。公司一方面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先后关停高耗能、高排放落后装置30余套,另一方面不断加大“三废”治理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环保投入达15亿元,实施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和热电煤粉炉增设烟气脱硫等近30项环保隐患治理和污染物减排项目。根据“十二五”规划,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用于环保治理和环境整治,重点抓好热电烟气脱硫脱硝、催化再生烟气脱硫、环境风险防范和VOC治理。
随着金陵石化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的建成投产,油品生产加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13年,全年加工原油1713.25万吨,生产汽煤柴油1002.26万吨,汽油和航煤产量分别位列全国第1和第2,实现销售收入1082.54亿元。
今天,在金陵石化的炼油和化工厂区里,并看不到太多室外工作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工人只需在空调控制室里通过电脑对炼化进行监控和操作就可以完成工作。南京市政府保障房小区就建在金陵石化的烷基苯厂花园式工厂的对面,漫步厂区中,闻不到一丝一毫的炼化的异味,脱硫装置生产的硫磺也成为社会需要的商品,企业正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