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记者如何用图片记录灾难

2014-07-24冯大鹏

新闻前哨 2014年3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灾难摄影

冯大鹏

社会进入图片传播时代,受众享受着读图的快感。综观国内外媒体关于灾难的图片报道,大多都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高效地传达了关于灾难的信息。但仔细分析媒体上呈现的灾难图片,一些媒体为了追求对受众眼球的吸引,过分渲染灾难的血腥场面,夸大灾难毁灭性,片面地认为这就是受众所感兴趣的灾难图片报道,而不顾受众在面对惨烈图片时的心理感受,更罔顾灾难中民众的切肤之痛,消费别人的悲痛造成更大的二次伤害。这样的“一厢情愿”不仅不利于受众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灾害事件的新闻信息,而且也不利于灾难事件或者相关问题的解决。因此,如何在新闻实践中探索一套完善的新闻摄影操作规范,让新闻摄影的理念和操守都适应这个读图时代,是新闻摄影记者和后期图片编辑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概念界定

灾难报道,指的是新闻媒体对天灾人祸的报道。大多数的灾难,都是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

灾难性事件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重要性、接近性、人情味等。在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的选择与使用体现着一份报纸的风格与办报理念,传递着媒介伦理把握及审美趣味和人文关怀的深度。对于灾难性报道,一般有四个方面的报道角度:灾难本身、受灾个体、政府和公众行为,后续评价和修复[2]。

从广义的传播效果来分析,图片传播信息的效果应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信息层面,一个是超越信息的层面即社会学或伦理学的层面。前者是受众接触媒介的基本目的,其效果也是短期的;后者是受众在解读媒介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附加的、从属性的效应,这种效应是深刻的,也是长期的。灾难新闻图片中不难发现视觉冲击力巨大、画面血腥恐怖的照片,易引起阅读者的负面心理反应。长期来看,这些图片会通过累积方式逐渐破坏受众的正面认知结构,影响整体社会的心理健康。

二、案例剖析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饥饿的小女孩》,拍摄的是一只秃鹫正盯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小女孩。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助,小女孩最后离开了人世,而照片的作者凯文·卡特在颁奖仪式结束3个月后也自杀了,他留下一张字条: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我们很容易发现,在灾难新闻图片的报道与传播中,摄影记者有时为了寻求照片拍摄内容的全面与客观。而不顾人性的关怀,作品透露的往往是人与自然的强烈冲突[3]。

2010年8月18日,在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颁奖盛典上,《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了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素材来源于湖北荆州大学生为救溺水儿童壮烈牺牲,打捞公司打捞尸体漫天要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曾对该新闻图片提出批评,认为虐尸画面的传播“刺激受众的神经”,对遇难大学生的亲人如同“撕裂伤口撒盐”。其实,在《挟尸要价》事件报道中,摄影者不得不面对真实性原则与人道主义之间的抉择——一方面,开掘真相、传播事实是记者的基本职责;另一方面,受害者遗体的曝光可能对其亲属和其他公众造成二次伤害[4]。这种追求真相与保护受害者的平衡中,维护公共利益成为双方争执的挡箭牌。

深圳商报摄影记者赵青的作品《北川废墟上的幸存者》展现汶川地震后一对劫后余生的夫妇面对灾难的顽强精神,凭借一缕感动全世界的炊烟而荣获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荷赛”一般类新闻单幅二等奖。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摄影记者没有把镜头单独对准地震大地的撕裂,对建筑的损坏,对人生活的摧残,而是以这些要素为背景,讲述了这对夫妇仍旧坚持生活的故事,给人以生的希望。

三、表现方法

新闻摄影的表现方法很多,包括景别、视角、构图、用光摄影手段的使用和画面内容的选择,身处拍摄现场的记者,结合当时的情境和内心感受,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和反应。但总的来说,在面对灾难时。摄影记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间接表达,而非镜头逼视。

也许,一些有经验的记者会告诉新人:近一点,再近一点。诚然,只有离受访对象更近,才能观察的更仔细和具体,但这种具体和仔细不等于可以对被访造成伤害。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受灾者的生命受到巨大的威胁,维系生命成为受难者的第一需求,黄金救援72小时是国际公认的规则。但一些摄影记者用镜头对准血肉模糊的受灾者,不惜挡着救护车的通道,渲染他人的痛苦,无疑给受伤者和其亲人带来了二次伤害。

因此,鉴于要尽可能降低摄影记者拍摄对直接受害者造成的伤害,摄影记者应选择画面间接传达的方法,用一个散落地上的书包表示学生的遇难,而非直陈他冰冷的尸体。这一点,日本的媒体做法比较成熟。日本媒体在报道地震相关信息时被要求“不将镜头对准受难者或家属,不拍他们大哭、昏厥的画面,即使家属愿意受访,画面也不出现脸孔;如果受访者是儿童,只能拍背影或鞋子”。另外,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中,通过对主体与环境要素视觉符号的巧妙组合,来建构一种象征关系,开掘出更广阔的意义,《北川废墟上的幸存者》即是如此。

其二,构图简洁,但要言之有物。

好的新闻作品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以最为简洁的构图达到最大表现力。简洁有力,实际上包含了内容的概括、形式的简练和画面的表现力、感染力等几个方面的总体要求。就单幅图片而言,景别可以使画面有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成画面内容表达、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而一组图片,应用多种景别带来视点的变化,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实现完整叙事、形成节奏变化[5]。

构图简洁,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特写,反映被摄体的某一具体细节,或者讲述一个故事。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新闻学者查里斯·斯旺森就指出:“读者对报纸上的灾难性照片和以人为中心题材的照片最感兴趣。”美国摄影杂志的资深编辑认为,灾难照片不是太多了,而是没有达到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步。他们认为由于有了一些这样的照片,人们反而会产生一种所谓的“同情的疲惫”,因此需要更多更充满震撼力的画面唤起人们心灵的苏醒[6]。有一幅经典的照片——《乌干达旱灾的恶果》,画面拍摄的内容只有一只丰润的白人大手与一只枯瘦的黑人小手。强烈的反差与对比,给受众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刺激,使画面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历史意义与政治意义。endprint

其三,传递情感,但要冷静克制。

在新闻摄影中.表现的核心是人,所以很多作品很注重表现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注意将与事件相关的各色人物情感及内心世界凸现出来,充分发挥形象的特长去张扬它,给人留下强烈印象[7]。

既不无情,也不滥情,是摄影者需要拿捏的尺度,尤其是在面对巨大的自然灾难面前,作为个体的新闻摄影记者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刺激,保持足够的冷静克制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孙涛在参与汶川地震报道后接受访谈时回忆说:“我感觉末日都要来临了,咔嚓咔嚓那几天的状态,我都不知道拍了多少张,我一般都会选择对自己触动比较大的场景,还有有故事的照片,多年的摄影记者生涯也会让我知道什么样的照片吸引人.但我不会考虑把最惨烈的照片发上去,这是一个拷问心灵的事情。”[8] 照片是否会引起读者对视觉暴力的控诉,是否过度夸大惨相引起公众的恐慌,是否与报格相符,是否在人间惨剧之后唤起具有公民意识的积极导向等是进一步取舍的标准。

其四,审美追求,不忘人文关怀。

灾难性新闻图片报道本身还含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在灾难性事件中,人们往往经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在这种残酷的磨难中人性往往处于沉郁的状态,甚至被扭曲,因此灾难中的美尤其是人性美就显得弥足珍贵[9]。

因灾害报道题材的新闻图片多为破坏的、血腥的、混乱不堪的场景,受众接触灾害新闻图片后情绪会产生压抑和痛苦的感受,所以其被称为“黑镜头”。在“黑镜头”中加入“悲悯人物命运、抗争信念、社会反思、人间真情”等人文关怀,从人性角度审视灾害事件,自觉地承担起一个关怀者的角色,用富有人性、饱含温情的视角传递灾情。

注 释:

[1]罗昕:《从汶川大地震看我国主力媒体突发性事件报道新突破》,《 新闻知识》2008年第10期

[2][9]汤瑜:《新闻图片的悲剧处理》,《青年记者》2008年第24期

[3]仇宁翔:《中西方灾难新闻图片拍摄与报道特点分析》,《青年记者》2008年第6期

[4]郝建国、张娜:《<挟尸要价>图片刊发的新闻伦理考量》,《.青年记者》2011年第17期

[5][7]张春晖:《试析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的表现手法》,《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6]胡长全:《从“荷赛”看中国灾难新闻的图片报道》,《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8]王冰、杨小彦、戚雅:《灾难视觉生产的伦理焦虑》,《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武汉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灾难摄影
雷击灾难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灾难不是“假想敌”
防范“抗生素灾难”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