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2014-07-24李文

甘肃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习环境小组合作学习机会

李文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理念;机会;学习环境;交流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0—0058—01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我校实施“问题教学法”两年多来,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认识在不断深入,逐步由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但我认为,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学习小组的灵魂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根源在于教师对学习小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所以,亟待提高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优点。

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

二、增加学生展示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以往的课堂上,学生之间讲话,往往被认为是“捣乱”、“干扰”或“小动作”。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实现小组学习目标,学生在组内应该自由交流、大胆对话,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和问题,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自主,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发挥、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中,满足了内在需要,激励了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业成绩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调动了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增强认知兴趣,学生有机会在无戒备、轻松的气氛中听取和采纳他人见解,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原来不爱学习不善思索的学生来说,通过小组内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其他成员一道体验、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之在内心的驱动下参与讨论、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合作精神让一个班级变得更加团结,变成一个温馨而且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学生喜欢自己的班级时,他们会学得更多。”如果学生从心理上恐惧和厌恶班级,他就想远离、逃避班级和老师。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愿景和共同目标的学习。在小组成员的鼓励和指导下,人人都喜欢学习,人人学会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学业成绩就会大面积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小组中以合作为主,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伴进行,使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愉快。为小组而奋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集体荣誉感,组员十分珍惜时间,紧张而密切合作,彼此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听取、分析、同化别人的想法,开放的观点不断碰撞融合。小组中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的善表达,有的善于归纳他人意见,有的善组织活动进程……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学会了把自我融于群体之中,小组的成员成了他或她的几个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使之感到自己难以离开这个可爱的群体,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合群性。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着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是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合作交往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为学生成人后的社会化能力奠定了基础。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教育进步的表现,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绝非只是教室里桌椅摆放形式的改变,而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超越,不仅推动了教学方式的转型,更是在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环境小组合作学习机会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