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要点

2014-07-24杨红

甘肃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课前准备教师素养角色转变

杨红

〔关键词〕 课堂教学;提高效率;角色转变;信息技术;课前准备;教师素养;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0—0039—01

一、师生角色转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

如今,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其角色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向学生的导师、意义建构的促进者、信息咨询者、团队协作者和课程开发者转变。学生也是如此,学生逐渐由传统的学习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建构学习者、协作型意图学习者、交流学习者、情境学习者和反思学习者。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握着舵,学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由此可见,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以全新的教育手段实施于课堂,才能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有效保证。

二、恰当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所谓提高教学效率,对教师来说,就是在较少的时间内完成比原来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说,就是在一定时间内要学到比原来更多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向学生呈现和传递大量的所需信息,可大大地节省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通过提供图文并茂的课件,丰富多彩的音像视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耳、鼻、舌、身),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上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复习有关知识,查阅资料,通过上网等方式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做教学用具,自学教学内容,仿照例题试做课后习题等,这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预习教学内容,准备学具,能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上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请个别学生上台讲出疑难困惑,教师给予解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使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疑难问题,上课时带着问题听课,积极思考,自觉地掌握知识,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状况,使整个课堂变得教师少讲,学生多说、多做,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素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目前流行的知识折旧律是: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随着知识经济浪潮席卷而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导致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要倒给学生一怀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要快,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开路先锋,除了要参加定期的学习培训外,还要不断丰富其他方面的知识,发展教育能力,成为教育家式的教师。

五、有效的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

对学校来说,通过教学评价可以记载和积累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成绩;对教师来说,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来说,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从而扬长补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对管理者来说,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每位教师、每个班的教学情况,便于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以改进教学;对于家长来说,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配合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系统,教学评价是这个系统的反馈机制。教师必须很好地掌握教学评价这个信息反馈机制,不断向学生、学校管理者与家长显示教学运行的方位、速度、航道,并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激励各方面同心协力,提高教学效率,以最佳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应适应时代的变革,做到与时俱进,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恰当应用现代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体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前准备教师素养角色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