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忆父亲二三事

2014-07-24唐国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孙儿教子孙子

清明节又要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我的父亲。家父于一九一二年农历二月初二诞生,一九八五年农历五月十一逝世。屈指一算,今年父亲的诞辰是一百零二周年,逝世是二十九周年。清明过后,他老人家的忌日也快到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父亲的音容笑貌时而出现在梦中,那些深深印在脑海中的事儿又浮现出来。

拒贪教子。那是土地改革时期,我的大哥刚好十八岁,是村上的一名民兵干部。一天晚上,他扛着一箩筐稻谷回家,刚进家门,父亲就问这谷子是怎么得来的,大哥毫不隐瞒,一五一十相告,说是村上缴了那么多谷子,我们几个头头,各人分了一箩拿回来了。父亲追问,全村的穷苦人家都有吗?大家没有,就你们几个有,那怎么行!大哥说,这是初次,以后不敢了!父亲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有了初一,不愁初二,赶快退回去!”还有什么可说的,大哥扛起那箩谷子就回村上去了。母亲在一旁无语,她用眼神告诉家人,你看,还是你们老子厉害!人们常说,小洞不堵,大洞难补。驯牛重在初次下田的第一鞭,教子重在防患于未然。此话真的不假,大哥从村上的民兵队长干到乡公所的干部,而后升为区长、区委书记,有过波折,历过劫难,沉沉浮浮,最后光荣退休,大半辈子的国家干部生涯,“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他一直坚守自修的道德底线,看来,严父教子的“厉害”也有其一功。

架桥求孙。修路架桥,多做好事,父亲一贯称道且身体力行。特别值得一说的是,我家大嫂婚后连生三个女儿,父亲嘴上没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要是添个孙子,当爷爷奶奶的会几高兴呀!只见父亲修路架桥更加重视了,他特意到铁匠铺里打了一把“三不空”,就是那种铁榔头兼铁锄头式的石工工具。我那时经常陪父亲去架桥,有石板的,有木板的,父亲石工木工活都会。有人见父亲在桥下叮叮当当敲打,就笑着说:“唐师傅,您又做好事了!您老要添福加寿的呀!”有人深情而又诙谐道:“您老一定会添个宝贝孙子!”父亲连连回应:“是是是,承您金言!承您金言?!”之后,大嫂接连生三胎,都是男孩。当时还没有搞计划生育,多子多福,人兴财旺,是人们热切期盼的。父亲毕竟是从受苦受欺压的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脑海中男丁传代,香火不断的封建传统思想有着深深的烙印。但不管怎样,父亲为善处世,躬身践行的美德应该值得肯定,值得后人学习。

给儿孙取名。父亲没读过什么书,但记性好,悟性高,古往今来,耳闻目睹,所见所识,绝不逊色于那些读过些许诗书的人,谈古论今,讲故事,说幽默,堪称里手。就说给儿孙取名一事吧,大哥出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父亲给他取名为“国藩”。父亲讲过,湖南的曾国藩是清朝的著名大臣,他的名声如雷贯耳,曾家出了个曾国藩,我们唐家就来个唐国藩吧。我是共和国同龄人,家乡武冈一九四九年十月解放,我刚好在家乡解放的这个月出生,父亲就给我取名为“国光”,很明显,他是指望儿子长大后尽力为国争光呢!对孙儿呢,父亲见头孙子出生,高兴地说,粮食钢铁是国家的两大宝,就叫“粮钢”吧,后来取“粮”的谐音字“良”,改用“良钢”。二孙子取名为“良方”,因为父亲做木工,最看重优良的木方,很明显,父亲望孙成良材。尔后二孙子读书了,老师将方字加了个草头,就叫“良芳”。三孙子取名为“良东”,《东方红》这支歌,父亲最喜欢唱,可以说,父亲对“东”字情有独钟。我的儿子在孙辈中是老四了,父亲说我读的书比他多,算家里的秀才,就由我自己来取吧,儿子是天刚亮的时候出生的,我就取名为“刚亮”,父亲应允,但还是放心不下,特地对我说,他是满房中的孙儿,年纪最小,越小越要勇敢,就叫“良勇”吧。父亲对小孙儿的企盼值之大我深为理解,尽管现今“良勇”这个名字不用,但爷爷对孙子的衷心期望,我不止一次对儿子说过。

我的堂兄与他的儿女的名字也都是我父亲起的。我父亲亲兄弟两个,父亲是兄,其弟被抽当“照相兵”,即先照相入册,后被抽丁。叔父入伍后,一直杳无音信,叔母守寡怃儿长大成家,直至终老。父亲将侄子当儿子看待,起名叫“国清”,寓意为河清海清国泰民安天下清。国清的儿子起名“良久”,良久在亲堂姐弟中排序第九,久九谐音,取天长地久之意。看看孙女吧,我大哥两个女儿,依次取名为“和云”“贵云”。国清兄的女儿三个,依次取名叫“春云”“菊云”“小云”。我的女儿我取名“娟”,父亲说叫“娟云”吧。云要和,和为贵,“云”与“贵”领先,各种云朵随之而来,长大婚嫁,相夫育子家声振,祥云永驻幸福来,真是大喜大乐也!

想起父亲一生的往事,点点滴滴无不潜移默化于后辈子嗣。在此,我拈来一副五字联,凑成四句,以述怀作结吧:心田先祖种,福地后人耕。妙对高悬顶,如同钟鼓惊。

(唐国光,中学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中国书画家协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广东深圳市。)endprint

猜你喜欢

孙儿教子孙子
铁匠教子
小美人鱼香囊(外一篇)
孙子壵
孙子列传
我深爱的爷爷
我也要退休
孙子垚
孙子垚
苏轼化长为短法
孟母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