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班会开展责任文化的实践研究

2014-07-24孙业永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2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综合素质

孙业永

摘要: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责任文化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主要议题。高职院校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这一有效手段,通过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和成果分析等形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责任意识,使高职学生的责任素质及综合素质在大学期间就能够养成。

关键词:主题班会;责任文化;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15-02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1]。这里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术,而且还应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专业技术学习和培训可以通过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来实现,而较高的责任意识则需要班主任与专业教师共同努力,通过课内课外的各种活动来实现。高职学生整体文化水平较差甚至出现偏科,叙述和汇总能力欠佳,这就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所以急需通过有重点的培养或者有目的的锻炼来实现。从学生工作的经验来看,我认为高职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应在明确和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题班会”这一有效载体,开展责任文化教育,有的放矢地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主题班会在高职学生责任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提升学生的责任素质。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通过责任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责任认识、开展责任教育,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责任观都起着重要作用。主体班会的召开可以使高职学生的灵魂等到升华,使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发生质的改变,使学生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社会道德得到提高,使思想逐步趋向成熟。

2.挖掘学生自我教育潜能。虽然各大高校在院系层面每个学期都组织各种大型活动,但是参加活动的就是班级中的固定的几个同学,剩下的很大一部分同学都只能作为旁观者甚至不知情者。而有责任文化主题班会则不同,他为每一个同学量身打造,给每一个班级同学展示的机会和实现梦想的舞台,在参与的过程中,从内到外地把个人优势与责任文化教育相融合,比我们平常的班会或者活动的教育性要强。

3.培养高职学生的责任文化意识。为了能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高职学生在毕业前应重视良好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如生命责任、家庭责任、集体责任、同学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恋爱责任、校园责任等[2]。学生在主题班会活动中,可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责任,比如:你可以做策划或编导,甚至也可以做主角或配角,或者为班级同学准备服装,还可以成为评分者、旁观者或啦啦队队员。从而,在活动中养成责任为主的习惯,在潜意识中逐步增强责任文化意识。

4.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所有同学都参加的主题班会可以将所有同学的优势集中到一快,在班会的策划和落实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相互沟通,增加理解,强化团队责任,使整个班级的向心力,正能量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培养同学的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最后能够使整个班级形成一个稳定又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当中。

二、责任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

主题是一个班会的灵魂。在班级的管理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要想把一个责任文化的主题班会开的有声有色,第一主题必须要明确。班会主题的确定要紧紧围绕着提高学生责任文化,不同学期、不同环境段应有目的地选择班会内容。

1.根据大一学生入学后的思想变化来确定班会主题。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对大学生活还是充满憧憬的,对于大学校园环境和生活环境表现出很大地好奇心,但对大学的管理表现出不适应,这个时候就应该组织学生召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例如,“生命责任”、“校园责任”等。军训结束后同学们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这时候大学生恋爱问题又暴露出来,那么这时就应该召开如何正确树立大学生恋爱观的主题班会,例如,“同学责任”、“恋爱责任”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开始显现,表现出懒散、堕落的状态,这时候就要给学生们一剂强心针让他们年轻的心再次迸发出激情,例如,“学习责任”、“家庭责任”等。学生日常主题班会,要考虑到学生实时心态的调整召开班会,例如,“集体责任”、“社会责任”等。

2.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首先,确定好主题以后要了解任务项目,项目有哪些,我们如何开展责任文化。其次,组成责任文化素质团队,团队组建是书写活动策划,活动策划这一步是必须的,任何团队的组建和团队工作的开展都要有具体的工作计划的,只有这样团队才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达到共同的目的。第三,写好策划以后要进行责任素质调研,调研主题的含义、目的、对象、任务设置、调查途径等调研活动。第四,调研结束后我们要进行责任文化反思和责任文化辩论,担当的责任只有经的起反复的辩论和反思才能被同学们认可。最后通过责任训练达到在实践中运用,并督促学生养成习惯。

3.主题班会开展效果分析。在责任主体班会开展后的第五个月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进行责任文化教育的实验班级在生命责任、家庭责任、集体责任、同学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恋爱责任、校园责任等几个方面都比参照班级优秀很多,特别是社会责任和恋爱责任这两个方面尤为突出。实验班级在选择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了责任的意识,而参照班级更多的是在自己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生命责任为例,如果你的同学不小心掉到汹涌澎湃的江水中你怎么办?实验班级57.5%的同学选择大声呼叫,寻求帮助,30%的人选择拨打110或者选择救生工具救人,12.5%的是选择见义勇为,跳水救人,而参照班级45%的同学选择见义勇为,跳水救人,36.5%的人选择大声呼叫,寻求帮助,16%的人选拨打110或者选择救生工具救人。通过这四组数据,明显感觉到实验班同学在危机情况下先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再实施救人,而参照班更多的是勇于救人,而忽视自己的生命。生命不仅对自己来说是珍贵的,对家庭和社会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当生命出现危险时,我们应该在减少不必要事故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救助。

三、班主任在责任文化主题班会中的角色和作用

1.幕后指导者。班主任老师在整个主题班会的组织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直接指导,如果有的问题必须要纠正,我们可以单个的对参与活动的人进行面授,切勿我们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越俎代庖,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产生依赖感和畏惧感。当我们的活动结束后,我们一定要在班级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并且表扬组织者。责任培养与帮助同学建立自信心同样重要,所以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要进行正面的引导而不是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来安排任务。如果班级内的学生有疑问,我们可以适当引导,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的决策权还是要交给学生自己完成。

2.客观评价者。在每次主题班会结束后都要进行总结,除了邀请上级团组织进行评价以外,班主任老师或者辅导员也应该进行客观的评价。但是评价一定要讲究方法,同学们的责任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这是客观事实,不可能要求其他同学组织的班会与团支书组织的是一个水平,所以要观察学生是否全身心的投入,是否认认真真的去做就够了。在组织的过程中发的不足和问题,我们可以会后在进行探讨,甚至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使责任意识在同学们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使同学们把责任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

一本好书,能发人深省;一首好歌,能催人奋发向上;一翻美景,能尽收眼底;一堂好的责任主题班会,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和辅导员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好责任主题班会显得尤为重要。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责任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责任教育的最佳载体之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

[2]王孝坤,沈海东,孙琪.大学生公共责任文化素质养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综合素质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
巧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