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科院校大学生压力影响因素内隐观调查研究

2014-07-24储东霞,李红霞,林娜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2期
关键词:压力影响因素

储东霞,李红霞,林娜娜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压力山大”成为时代流行语。尤其是在农科院校,由于受学校、专业的限制,再加上成长背景不同,大学生面临着更复杂的压力状态。本研究通过内隐观的研究方式,从农科院校大学生的压力特征和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为外显压力研究提供内隐研究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农科院校;压力;影响因素;内隐观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07-02

“压力山大”成为大学校园的流行语。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就业、生活和恋爱时,如果没有健康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很容易成为压力的牺牲品。尤其是在农科院校,受学校、专业、地域等限制,如何克服方方面面的压力,培养出意志坚定、心态健康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成为当今农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应当是一种经验到的东西,它无法抛开主体而单独存在。压力作为一个过程会对主体形成不同结果,不同程度地增强或降低主体的健康水平。而内隐观的研究在特定现象的研究初期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可以依据研究结果大致框定研究的突破口和初步范围,从而利于正规研究的开展和外显理论的建立。同时,内隐观的研究也有助于更有效地指导实际活动。因此,本研究将从内隐理论入手,探索农科院校大学生在压力特征和影响因素两方面的内隐观。

一、问卷编制

对100名被试的开放式问卷进行内容分析法,结合3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意见,整理出初试问卷。共有题项32题,开成预测问卷。通过对200名被试发放预测问卷,回收187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后,问卷有6个因子28个题项。6个因子分别是:对客观条件的满意度、自我定位、人际关系及健康状态、在校学业状态、综合素质状态、周围环境的影响。信、效度检验显示,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08,斯皮尔曼-布朗分半信度为0.777,显示该问卷的信度非常好。问卷的KMO值为0.903,非常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因此该问卷具备很好的结构效度。

二、正式施测

对云南农业大学5个学院、3个年级的400位被试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85份。

1.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农科院校大学生压力内隐观中,压力影响因素均值最大的5项分别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对未来方向的选择(如就业还是考研)”、“身体健康状况”、“同学、舍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外显理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压力有以下四种: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时代压力。本研究结果与外显观基本一致,但出现了“身体健康状况”这一影响因素,说明农科院校大学生非常关注健康状态。

2.差异性统计分析。根据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农村/城市)、不同民族的差异性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及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压力影响因素内隐观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上,某些因子的差异非常显著。

从上表可以看出,农科院校的“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和“人文学院”两个基础学科学院学生在“自我定位”与“人际关系和健康状态”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1级学生在“对客观条件”、“自我定位”、“人际关系及健康状态”、“综合素质状态”与2010及和2012级学生都存在显著差异。

三、结论及建议

农科院校非农基础学科大学生的压力影响因素内隐观在“自我定位”、“人际关系与健康状态”两个维度与其他学院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这种状态说明,非农基础学科专业与实际应用较少接触,使这些大学生在与其他应用专业的对比中,对自我定位产生怀疑和迷茫,人际关系相对较差,学生中“书虫”和“网虫”较多,同时相应地产生健康方面的问题。上述的一切劣势,都会让他们产生更多、更大的压力。建议学生工作应更加关注基础学科领域的大学生。他们缺乏对自身未来的清晰认识,建议从专业课角度开展就业指导辅导及课外活动,不仅让他们了解学科前景,拓展专业领域人脉,同时也培养他们热爱专业的信心,从而对人生未来充满信心,更有创造力地渡过大学四年。

不同年级学生尤其是2011级学生与2010及和2012级学生在“对客观条件”、“自我定位”、“人际关系及健康状态”、“综合素质状态”4个维度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2011级是大三年级有关。与大学生压力特征内隐观在不同年级的差异类似,大三年级承上启下,是大学生从青涩转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更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压力。与外显理论基本吻合。外显理论认为,王富荣,龚惠香对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男生比女生的心理压力太,持续时间长、压力反应强烈;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随年级递增,到三年级达到最大,四年级则有所降低。建议学生工作应特别关注大三年级的压力疏导,利用压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提高大学生的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7:335.

[2]边玉芳,滕春燕.教师心理健康内隐观研究[J].心理科学,2003,(3).

[3]孙佳蕊,新时期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

[4]王富荣,龚惠香.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比较与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10).

[5]王富荣,茅默.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1).endprint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压力山大”成为时代流行语。尤其是在农科院校,由于受学校、专业的限制,再加上成长背景不同,大学生面临着更复杂的压力状态。本研究通过内隐观的研究方式,从农科院校大学生的压力特征和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为外显压力研究提供内隐研究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农科院校;压力;影响因素;内隐观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07-02

“压力山大”成为大学校园的流行语。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就业、生活和恋爱时,如果没有健康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很容易成为压力的牺牲品。尤其是在农科院校,受学校、专业、地域等限制,如何克服方方面面的压力,培养出意志坚定、心态健康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成为当今农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应当是一种经验到的东西,它无法抛开主体而单独存在。压力作为一个过程会对主体形成不同结果,不同程度地增强或降低主体的健康水平。而内隐观的研究在特定现象的研究初期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可以依据研究结果大致框定研究的突破口和初步范围,从而利于正规研究的开展和外显理论的建立。同时,内隐观的研究也有助于更有效地指导实际活动。因此,本研究将从内隐理论入手,探索农科院校大学生在压力特征和影响因素两方面的内隐观。

一、问卷编制

对100名被试的开放式问卷进行内容分析法,结合3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意见,整理出初试问卷。共有题项32题,开成预测问卷。通过对200名被试发放预测问卷,回收187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后,问卷有6个因子28个题项。6个因子分别是:对客观条件的满意度、自我定位、人际关系及健康状态、在校学业状态、综合素质状态、周围环境的影响。信、效度检验显示,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08,斯皮尔曼-布朗分半信度为0.777,显示该问卷的信度非常好。问卷的KMO值为0.903,非常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因此该问卷具备很好的结构效度。

二、正式施测

对云南农业大学5个学院、3个年级的400位被试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85份。

1.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农科院校大学生压力内隐观中,压力影响因素均值最大的5项分别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对未来方向的选择(如就业还是考研)”、“身体健康状况”、“同学、舍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外显理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压力有以下四种: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时代压力。本研究结果与外显观基本一致,但出现了“身体健康状况”这一影响因素,说明农科院校大学生非常关注健康状态。

2.差异性统计分析。根据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农村/城市)、不同民族的差异性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及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压力影响因素内隐观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上,某些因子的差异非常显著。

从上表可以看出,农科院校的“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和“人文学院”两个基础学科学院学生在“自我定位”与“人际关系和健康状态”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1级学生在“对客观条件”、“自我定位”、“人际关系及健康状态”、“综合素质状态”与2010及和2012级学生都存在显著差异。

三、结论及建议

农科院校非农基础学科大学生的压力影响因素内隐观在“自我定位”、“人际关系与健康状态”两个维度与其他学院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这种状态说明,非农基础学科专业与实际应用较少接触,使这些大学生在与其他应用专业的对比中,对自我定位产生怀疑和迷茫,人际关系相对较差,学生中“书虫”和“网虫”较多,同时相应地产生健康方面的问题。上述的一切劣势,都会让他们产生更多、更大的压力。建议学生工作应更加关注基础学科领域的大学生。他们缺乏对自身未来的清晰认识,建议从专业课角度开展就业指导辅导及课外活动,不仅让他们了解学科前景,拓展专业领域人脉,同时也培养他们热爱专业的信心,从而对人生未来充满信心,更有创造力地渡过大学四年。

不同年级学生尤其是2011级学生与2010及和2012级学生在“对客观条件”、“自我定位”、“人际关系及健康状态”、“综合素质状态”4个维度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2011级是大三年级有关。与大学生压力特征内隐观在不同年级的差异类似,大三年级承上启下,是大学生从青涩转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更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压力。与外显理论基本吻合。外显理论认为,王富荣,龚惠香对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男生比女生的心理压力太,持续时间长、压力反应强烈;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随年级递增,到三年级达到最大,四年级则有所降低。建议学生工作应特别关注大三年级的压力疏导,利用压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提高大学生的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7:335.

[2]边玉芳,滕春燕.教师心理健康内隐观研究[J].心理科学,2003,(3).

[3]孙佳蕊,新时期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

[4]王富荣,龚惠香.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比较与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10).

[5]王富荣,茅默.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1).endprint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压力山大”成为时代流行语。尤其是在农科院校,由于受学校、专业的限制,再加上成长背景不同,大学生面临着更复杂的压力状态。本研究通过内隐观的研究方式,从农科院校大学生的压力特征和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为外显压力研究提供内隐研究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农科院校;压力;影响因素;内隐观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07-02

“压力山大”成为大学校园的流行语。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就业、生活和恋爱时,如果没有健康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很容易成为压力的牺牲品。尤其是在农科院校,受学校、专业、地域等限制,如何克服方方面面的压力,培养出意志坚定、心态健康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成为当今农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应当是一种经验到的东西,它无法抛开主体而单独存在。压力作为一个过程会对主体形成不同结果,不同程度地增强或降低主体的健康水平。而内隐观的研究在特定现象的研究初期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可以依据研究结果大致框定研究的突破口和初步范围,从而利于正规研究的开展和外显理论的建立。同时,内隐观的研究也有助于更有效地指导实际活动。因此,本研究将从内隐理论入手,探索农科院校大学生在压力特征和影响因素两方面的内隐观。

一、问卷编制

对100名被试的开放式问卷进行内容分析法,结合3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意见,整理出初试问卷。共有题项32题,开成预测问卷。通过对200名被试发放预测问卷,回收187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后,问卷有6个因子28个题项。6个因子分别是:对客观条件的满意度、自我定位、人际关系及健康状态、在校学业状态、综合素质状态、周围环境的影响。信、效度检验显示,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08,斯皮尔曼-布朗分半信度为0.777,显示该问卷的信度非常好。问卷的KMO值为0.903,非常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因此该问卷具备很好的结构效度。

二、正式施测

对云南农业大学5个学院、3个年级的400位被试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85份。

1.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农科院校大学生压力内隐观中,压力影响因素均值最大的5项分别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对未来方向的选择(如就业还是考研)”、“身体健康状况”、“同学、舍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外显理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压力有以下四种: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时代压力。本研究结果与外显观基本一致,但出现了“身体健康状况”这一影响因素,说明农科院校大学生非常关注健康状态。

2.差异性统计分析。根据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农村/城市)、不同民族的差异性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及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压力影响因素内隐观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上,某些因子的差异非常显著。

从上表可以看出,农科院校的“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和“人文学院”两个基础学科学院学生在“自我定位”与“人际关系和健康状态”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1级学生在“对客观条件”、“自我定位”、“人际关系及健康状态”、“综合素质状态”与2010及和2012级学生都存在显著差异。

三、结论及建议

农科院校非农基础学科大学生的压力影响因素内隐观在“自我定位”、“人际关系与健康状态”两个维度与其他学院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这种状态说明,非农基础学科专业与实际应用较少接触,使这些大学生在与其他应用专业的对比中,对自我定位产生怀疑和迷茫,人际关系相对较差,学生中“书虫”和“网虫”较多,同时相应地产生健康方面的问题。上述的一切劣势,都会让他们产生更多、更大的压力。建议学生工作应更加关注基础学科领域的大学生。他们缺乏对自身未来的清晰认识,建议从专业课角度开展就业指导辅导及课外活动,不仅让他们了解学科前景,拓展专业领域人脉,同时也培养他们热爱专业的信心,从而对人生未来充满信心,更有创造力地渡过大学四年。

不同年级学生尤其是2011级学生与2010及和2012级学生在“对客观条件”、“自我定位”、“人际关系及健康状态”、“综合素质状态”4个维度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2011级是大三年级有关。与大学生压力特征内隐观在不同年级的差异类似,大三年级承上启下,是大学生从青涩转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更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压力。与外显理论基本吻合。外显理论认为,王富荣,龚惠香对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男生比女生的心理压力太,持续时间长、压力反应强烈;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随年级递增,到三年级达到最大,四年级则有所降低。建议学生工作应特别关注大三年级的压力疏导,利用压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提高大学生的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7:335.

[2]边玉芳,滕春燕.教师心理健康内隐观研究[J].心理科学,2003,(3).

[3]孙佳蕊,新时期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

[4]王富荣,龚惠香.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比较与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10).

[5]王富荣,茅默.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压力影响因素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