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贯彻中国梦的途径探讨

2014-07-24阚玉香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2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内容

阚玉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学院 公共课部,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贯彻中国梦的途径探讨

阚玉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学院 公共课部,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承担起贯彻中国梦的重大责任。教学中可以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融合、贯彻中国梦。

大学生;中国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引言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后,中国梦的概念尽人皆知,但实现中国梦仍然任重而道远。充分发掘教材中有关中国梦的知识,加强中国梦教育,让有梦的大学生尽快成长,使他们具有了解中国梦、认同中国梦、追逐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胆识和魄力,是推动中国梦建设及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中简称“纲要”)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理应承担起引领学生追寻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努力探讨“纲要”课中国梦教学的有效途径、实现良好教学的效果是当前“纲要”课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就“纲要”课程怎么样贯彻中国梦做出阐释。

二、“纲要”课贯彻中国梦的途径

在“纲要”课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融合、贯彻中国梦。首先,理论教学融汇中国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结合教材体系和课程内容,体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要根据新的时代形势和政治目标要求,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多方位凸显中国梦,将中国梦的一系列内容融汇进课堂教学中,以深入浅出、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精神实质。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主要进行了以下尝试:介绍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基本形势,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材上篇综述粗略介绍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通过对比的方式,讲述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历史、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不少教师认为这是铺垫性质的内容,无需多讲,一般采取略讲甚至不讲的方式处理本部分内容。但是,这部分内容讲透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因此,应该突出这部分内容,特别是需要深入挖掘和补充中国古代文明的相关内容。通过回顾古代历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有能力长期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的历史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的根本原因,使学生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世界首屈一指的先进强国充满信心。结合中国梦讲述近代历史发展线索。“纲要”课内容体系十分庞大,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21世纪的众多内容,教师应根据实际,结合教材内容体现中国梦,讲述教材中所体现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扬眉吐气,站了起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自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在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虽逐步前行,但仍需时日,这需要当代的大学生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其次,实践教学结合中国梦。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让大学生切身体验中国梦,使学生感到自己与中国梦近在迟尺。实践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或者开展小组、班级交流讨论;结合学校所在的地域特色文化组织学生参观、开展社会调查等。通过以上各种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个人、国家、民族之间的辨证关系,只有国家强大、民族强盛,个人梦想才能顺利得以实现,正可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再次,课外活动体现中国梦。发挥班级团队协同作用,将中国梦与班级活动相结合。党员同学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在同学中起到模范作用,团员作为党的后备军,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因此,党、团员大学生应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和领头羊的作用。调动了党、团员同学的积极性,可以带动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其中。最后,网络平台凸显中国梦。网络教学平台的完善,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办公自动化的逐步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便利的通讯手段、发达的网络平台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延伸,随时随地交流讨论,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并且网络教学平台具备自身的优势,它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形式传播相关信息,将原本静态的文字内容变得形象、丰富、直观、通俗,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教学平台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精心维护。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专门开辟中国梦版块,及时将有关中国梦的课件、文章、视频、图片、领导人讲话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分门别类上传,供学生阅读、观赏,这就可以将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从固定的教室扩展到任意的时间和地点。在网络教学平台上,除了教师展现相关内容外,要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学习内容,积极参与讨论,多发表个人观点、看法,及时反馈信息,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惑答疑,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

三、结语

“纲要”课讲透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课程是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及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贯彻“中国梦”的绝对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以上多种途径贯彻中国梦,让学生熟练掌握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根本性质、依靠力量、实践主体等内容,使学生明了中国梦与个人理想信念的关系,可以激起大学生为国奋斗的精神。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梦。“纲要”课程应该担负起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追寻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对青年大学生尤为重要。这是因为青年大学生只有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理想,才能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和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实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的基础,个人理想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只有顺应共同理想,并以共同理想为指导,选择自己的个人理想,个人理想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的实现才会充满希望。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引领学生敢于有梦、敢于追梦、敢于圆梦。

[1]叶建,杨俊光,武小平.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的新探索——兼谈贯彻落实中国梦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J].文教资料,2013,(12).

[2]庞桂甲.浅析以“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5).

G642.4

A

1674-9324(2014)22-0277-02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内容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主要内容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