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体育 珍视健康

2014-07-24杨有实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2期
关键词:体质体育课体育教师

杨有实

(广西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广西 百色 533099)

重视体育 珍视健康

杨有实

(广西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广西 百色 533099)

研究目的:在青少年体质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国尸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即中发(【2007】17号)文件颁布,要求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工作。如今7号文件已经发布六年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怎样,青少年学生的身体质量是否提高?如果青少年学生的身体质量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原因在哪,如何解决?

7号文件体育课青少年体质

一、研究的目的

先贤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可见我们的下一代身体质量如何事关我们这个华夏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都非常之重视,在共和国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制定颁布了各种法律法规,要求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抓好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这方面的工作。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动卫国制度》、上世纪70年代的《体育锻炼标准》、90年代的《学校体育工作条列》、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再后来的《体育与健康标准》,2007年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第7号文件。确实,在名为素质教育而实为应试教育的制度下,我们青少年一代的体质每况愈下,早在十几年前,在我国内蒙古草原上举行中日、中日韩少年儿童两次夏令营中,我们的孩子表现欠佳,带队的日本国会议员当着中国官员的面骄傲地说:“你们这一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十五六年过去了,我们的机构、领导,教师、家长应该惊醒了吧!中央7号文件己发布实施了三年,三年来我们市的青少年学生体质是否有所提高?我们认为有必要来研究一下对比,以利于改进和促进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二、研究方法

1.我校学生来自全市各县的城镇和农村,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每一届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月,我们就对他们进行例行的身体素质测试,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身体素质情况。这次我们选择2007级和2010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因为这两届学生整整相差三年。一批是7号文件实施之年离开初中,而另一批即2010级正是7号文件实施之时进入初中。相对来说这一届新生的身体素质应该优于2007级,在同一个年龄段,相同的身体素质方面和2007级相比应该有明显的差异。我们从2007级228名男生312名女生、2010级267名男生344名女生中分别随机抽样各30名学生的入学素质测试成绩所得分数作为调查统计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检验。

2.我们还调查了七所初中学校(其中城市学校三所、农村学校四所),走访了十名初中体育教师,了解到真实的体育课在整个学校教学工作中的被重视程度及现实体育课的教学与管理问题。面对面地和一些男女学生进行交谈,向他(她)们了解他(她)们对体育课的态度和对身体锻炼的认识。

三、研究结果

通过对随机抽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只有女生的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两项,两个年级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别(实值峨临界值)之外,女生800米和男生的三个项目,两个年级的学生的成绩都有显著的差异(实值>临界值)。这说明2010级学生的体质总体上明显地不如2007级。有逐日严重的趋势,不容乐观。

四、结论和建议

1.结论。7号文件在本地区各学校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对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工作没有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

2.建议。①摆正体育课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位置。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已故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先生曾说:“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也曾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我觉得体育比什么都重要。”然而现实中不知从何时起,体育科成了“副科”、“非主要科”、“非统考科目”而被视为可有可无,只是成了装演门面应付检查的道具。体育课真的如前面所列的现代流行之说法吗?不是的!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委于1990年2月21日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七条规定:“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而没有说是“附带开设”体育课!第九条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条例》说得相当明白,体育课是我国大中小学校的一个必设科目,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门必修课,不得马虎对之。任何一个学段的学生如果体育考试成绩不合格,按规定是不得毕业的,更不用说去上高一级学校。人才的培养是要德、智、体都要全面兼顾的,不可偏废哪一方面。然而,现行的教育体制运行,实际上已经把思想品德教育和体育教育搁置在一边了,只剩下智育、只注重文化课分数,一切为文化课开路。所以,要严格依照法规来摆正体育课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位置。②充分认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深远意义,造成目前对体育课冷落的境地,是源自应试教育制度和政府主管部门官员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人才发展之身体健康因素认识的缺位。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能改善身体机能,体质好就能抵御疾病,因而能提高一个人的学习效果和工作效益,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教,对社会多作贡献。社会现实告诉人们,没有德性的人是危险品;没有知识的人是次品;而没有健康体质的人是废品。体育课的效果可以说是隐性的,不像专项运动训练那样成果一目了然。体育课的影响也是绵长的,所以那些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人往往就看不见就不认可。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多的人一生可能都不曾摔过一次跤、但一部分人是不可幸免的,只是摔的人有的受伤而有的人不受伤,有的人伤得很重而有的人伤得较轻。比如有必要快速奔跑的时候,由于速度快惯性大、有时不慎要向前扑倒,如扑倒者他(她)学过前滚翻,扑倒之际记得用双掌着地的同时低头团身,他(她)就可以避免一次灾祸,就会避免一笔破费和一副破相,反之,后果就不一样了。所以,当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要尽量地创造条件给他们好好地掌握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使我们的后代全面发展,如此,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顺利和优质地传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持续兴旺发达,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教师是贯彻执行中央政府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有关法律法规的一线成员,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既有工作的责任又有做人的权利,作为教师他们与其他各科老师都享有同等的义务和权利。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体育是副科”的观念和语境下,体育老师无形中变成了低于其他老师的附属品。从科类歧视导致报酬歧视乃至人格的歧视。比如发什么奖金课酬,体育教师都位列其末;职称的评审和聘任也“被”让位于其他所谓的主要科老师;评奖评优也“被”名额有限等。在同一片阳光下、同一所学校里、在奖金补贴、在评奖评优、在职称评聘、在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能给予体育老师公平公正的同等待遇,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作为人民教师的高尚与尊严,从而迸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无怨无悔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增进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而积极地工作。④维护中考体育加试的严肃性。初中升高中加试体育,将体育加试所得分数计入学生中考成绩总分,这是中央政府制定的一项极其严肃的升学考试制度,在全国执行至今己有十三年的时间。其他省市如何操作?我们不得而知,但在我们广西、我们市如何进行大家都是清楚的,可以说其发展过程是从开始的正规到后来的违规,从本来的严肃到现今虚假。刚开始,由市教育局派员到各县监督考试和评分的全过程,初三毕业生由各县教育局统一安排、分期分批到县城集中考试;后又改为由市教育局派主考到各县与由县教育局组织考核小组轮流到各中学对考生进行考核评分;再后来干脆放权由各校初三年级的科任教师自主进行考核评分;可能感到这样子的做法过于荒唐,再再后来又改为各县区派一位监督员到各校去监督由本校自己组织进行的考试;最近两三年上面不派监督员了,由各校自主操作,在规定的日期内将考生的考试成绩输入指定的数据库即可。如此做法,中考体育加试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只剩下一个形式而己了。各个学校为了中考上线率和学校的排名,在没有任何监督机制的情况下,学生的体育加试成绩已经不是测试出来的而是有计划的造出来的了。中考体育加试如此地搞形式主义,走过场,不如不考,要考的话就要严肃规范、公平公正、公开,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才能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对体育中考的重视,体育课教学才能体现庄重严肃,才能进行得有秩有序,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活动能力。否则,只能给学生幼小的心灵留下考试造假的印象,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不良的影响,从而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无穷的忧患。作为人师,我们能忍心给我们的下一代做出如此的言传身教吗?⑤让竞技体育回归体育课堂。客观地说作为培养青少年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青少年的坚强意志品质、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有着重大作用的竞技体育己经淡出了体育教学的课堂,目前只剩下800米、1000米和50米。有些学校就连传统的课余各种球类的班级比赛活动也取消了。这不能不说是导致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在学校领导的心目中,只有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而抛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为中长跑(1500米)、跳跃、投掷、单杠双杠、跳马技巧等项目危险性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不能教学生这些项目。要不一旦孩子在校内受伤,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状告学校、索赔,也令学校领导心惧。当然,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不是说不重要、不重视,这一点人人都明白,作为体育教师心里更加清楚,在教学活动中他们是非常注意的,并采取各种方法措施来予以防止、杜绝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在学校不能为了安全而把一些主要的教学内容和球类竞赛活动都取消。我们并不反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现代舞之类进入体育课堂,我们只是坚持竞技体育留在体育课堂、回归体育课堂,因为事实已充分证明竞技体育运动确实对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和培养他们意志品质有巨大的作用。一个人要生存要生活,首要的不能没有健康!没有健康就没有欢乐。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健康,无论他是如何的富有,生活中也是欢乐不起来的!一个人没有较强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跑、跳、抛掷、攀爬、游泳等,也就等于缺少了至关重要的自救和逃生手段,因为有很多危险事件是人们不可预知的,是突如其来的,人不能不防患于未然。那种为了体育活动安全而一味拒绝竞技体育留在体育课堂的思想观念,是在为发生教学安全事故而推卸责任,更是对培养下一代人的工作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另外,只有让竞技体育回归体育课堂才有可能让青少年学生懂得什么是奥林匹克,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懂得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这些普遍的体育运功知识。⑥按规定配备女体育教师。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中学一定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九年级以上体育课男女生分开来上,以方便实施教学。近些年来,在“关系就业”的社会背景下,中学校园里除了个别学校有中年的女体育教师之外,很少看见年青的女体育教师了,对中学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影响,希望政府主要部门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中的一段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G642.0

A

1674-9324(2014)22-0108-03

猜你喜欢

体质体育课体育教师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