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体校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2014-07-24杨先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2期
关键词:温习体校自学

杨先平

(太原市体育运动学校,山西 太原 030001)

【教法研究】

如何培养体校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杨先平

(太原市体育运动学校,山西 太原 030001)

体校学生普遍存在着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平时训练太疲劳,上课无法专心听讲;基础太差,无法深入学习;再加上各种比赛不断的集训,常常请公假无法持续上课,导致学习常常间断,知识漏洞太多。针对体校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培养他们的数学自学能力是可以有效改善数学学习效果的。

体校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体育运动学校长期以来在“重体轻文”观念的影响下,片面追求运动成绩导致“学与训”的矛盾冲突,学生的文化成绩普遍较差,尤其是数学。我在太原市体育运动学校从事数学教学十二年有余,带过初中,也带过中专,我认为体校学生数学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训练太疲劳,上课无法专心听讲;基础太差,无法深入学习;再加上各种比赛不断的集训,常常请公假无法持续上课,导致学习经常间断,知识漏洞太多。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生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学能力对于人的未来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是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针对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特点,我认为培养他们的数学自学能力是可以有效改善数学学习效果的。下面我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体校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一、改进教学观念

对于体校的教学来说,一般都是教师在台上唱,学生在台下看,教师口干舌燥,学生迷迷糊糊,每次公开课的评价基本都集中在一个问题上,那就是学生参与度低,没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体校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并且数学书中的语言文字叙述也很浅显,所以从字面上,他们已能读懂课本,但怎样使学生从课本中读出问题并找出答案,则需教师来引导,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能力培养,让学生从字面理解上升为理性的、深层次的理解,从字里行间读出实质来,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它也是自学的关键。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材学习应是主要方式。字斟句酌的数学教材是普通文字语言与抽象的数学符号语言的统一体,独特的符号语言是数学教材区别于其他学科教材的显著特征之一。比如,在学习集合一章时(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一章),对于集合与元素的概念,教材是这样描述的:“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为集合就是指满足某种条件的事物组成的“集体”。在教材中列出这样几个例子:(1)某校中一年级的全体学生;(2)某图书馆的全部藏书;(3)某工厂的所有机床。它们中都出现了“全体”、“全部”、“所有”等字样,在阅读这一段时,要让学生重点体会这几个字的含义,建立集合的概念。在讲元素和集合间的关系时,教材给出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集合的元素”。也就是说,集合由元素组成,元素存在于集合之中,那么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自然就是“属于与不属于”的关系,根据上述定义可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属于某个“给定集合”,如果属于,用a∈A表示,如果不属于用aA表示。通过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推敲,引导学生得出集合元素的特点:①元素具有确定性;②元素具有互异性;③元素具有无序性。这就是把语言文字符号化,形象直观地说明了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通过找语言描述中关键词语与符号,使学生学会联想,知道所以然;通过咬文嚼字,达到辨析概念、定义的目的,从而建立起数学概念是反映数与形的本质思维方式。

三、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练习反思、复习梳理中的自学能力

课前布置预习,要先给他们设计一些与新知识紧密关联的相关问题,以降低他们预习的难度,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放开让他们自己预习,碰上较复杂的问题时,也要设计一些问题,以展开他们的思维。要求凡是能自己学会的要自己学会,重点地方要画上横线,自己看不懂的要标出“问号”,以备上课时提出来和同学、老师研究、议论。每逢遇到较容易的知识,通过预习把它掌握了,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激起了自主探究的好胜心,以达到培养自学的能力。练习达标训练是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因此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要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充分给他们展现自我的空间。练习后反思是学生自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问题解决后,可引导学生对全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如结果可信吗?计算有无错误?有无疏漏?哪些事情忘做了?也可引导学生改变题中的条件再进行探讨,将问题进行发散性拓展等。这样可以逐步促进学生自我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不管是单元复习,还是期中复习、期末复习,让学生自己看书、看笔记温习。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供学生思考,引导他们通过温习,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或依据课本中的回顾与思考进行复习。学生通过看书温习、思考,就把这部分知识系统地整理清楚了。在温习中有什么疑难一定记下来,在互相研究时提出来,好相互研究。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的温习比老师主观设计的教案效果好,更有针对性。复习课上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好机会,把知识系统条理化,不是每个学生所能做到的。

四、坚持培养自学能力使之成为习惯

坚持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先决条件,尤其对于体校学生来说,他们用来学习数学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如果能够合理利用上课那段时间,认真学习,坚持培养自己的数学自学能力,使这种自学成为习惯,那么即使是在集训期,也可以自学数学,将不懂的画出来,再次回到课堂时,就不会是一脸茫然了,而是急于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了。所以,坚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之成为习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培养体校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因此,作为体校数学教师,要常常精心构思,让学生自学、观察、思考、讨论,经过这样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来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从而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1]李帅军.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广全,李尚志.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G712,G80

A

1674-9324(2014)22-0066-02

猜你喜欢

温习体校自学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不温习烦恼是人生的智慧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
漫画论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