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甘南县河间地块典型地段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2014-07-24孙梓耀张立东
孙梓耀 王 菲 张立东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本文所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甘南县中部地带的阿伦河与音河之间,属松嫩平原西北部的山前扇形平原区,面积600km2。区内土壤有暗棕壤、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5种类型,以草甸土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旱田、水田、林地,以水田为主。
一、表层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元素
研究区按1:5万表层土壤测量精度要求采集样品,采样点密度4点/km2,共采集表层土壤样品2450件(含平行样),分析测试指标见表1。
表1 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指标
二、表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一)肥力因素指标
必须大量元素,表层土壤中氮、磷、硫、钼含量以适宜——丰富区为主,全钾、全钙、全镁含量缺乏严重。必须微量元素,表层土壤中全铁、全锰、全锌、全铜、全硼、全氯含量缺乏面积较大。有益元素,表层土壤中硅含量普遍较低,全钴、全镍、全钠含量缺乏面积较大。
(二)环境因素指标
有害金属元素,表层土壤中砷含量普遍较低,其中一、二级区面积占65%,四、五级区占13.71%;铬,四、五级区面积占17.50%,一、二级区占34.17%;镉,含量较高,其中四、五级区面积占14.96%,一、二级区占46.42%;铅,含量较高,其中四、五级区面积占55.92%,一、二级区占4.46%;汞,整体含量偏高,其中四、五级区面积占22.96%,一、二级区占13.76%。
健康元素,表层土壤中氟四、五级区面积占23.84%,一、二级区占49.30%;碘含量普遍较低,其中四、五级区面积占83.83%,一、二级区仅占0.96%;硒,四、五级区面积占21.50%,一、二级区占18.96%。
有机质及PH指标,表层土壤整体偏酸性,其中弱酸性和酸性土壤面积占60.75%,弱碱性、碱性土壤占14.59%。有机质含量,丰富区面积占44.16%,缺乏区占9.54%。
研究区表层土壤中各项指标含量范围,见表2
表2 表层土壤中元素含量统计表 单位:mg/kg或百分量
(三)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地球化学特征
主要检测了表层土壤中的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两种,只有6个样品残留有机农药,且每个样品的农药残留量都非常低,六六六为0.006—0.015mg/kg,滴滴涕为 0.002—0.004mg/kg;其它大多数样品的有机农药残留量都在检出限以下。
三、评估体系的建立
(一)评估指标筛选范围与筛选原则
对表1中的各项指标,遵循主导性、系统性、独立性、生产性、空间变异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估指标实用性、指标相对稳定性、指标体系区域性等原则进行筛选。
(二)评估指标的确定
根据评估指标筛选范围、原则及各指标的分布特征、丰缺程度及空间变异性(表3),确定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值,见表4。
表3 研究区表层土壤各指标半方差函数参数统计表
表4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指标筛选结果
(三)评估指标隶属函数值计算
评估所采用模型以线性模型为基础,采用峰值型、戒上型、戒下型模型三种函数模型进行评估指标隶属函数值计算。对应的隶属函数公式,见表5。
表5 评估指标隶属函数模型及隶属值计算公式
(四)评估指标隶属函数模型及L值、U值、O1和O2值确定
利用SPSS软件进行指标统计,对于不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平均值±3倍离差剔除异常数据,直至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为止。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按照累积频率曲线法对数据进行五级划分,从而确定各隶属函数的界限值。隶属函数界限值与分级标准对应关系,见表6。
表6 分级与隶属函数界限值对应表
(五)评估指标隶属函数值计算
在SPSS13中做出各评估指标频率分布直方图,在统计中按照20%、40%、60%、80%的累积频率值将各评估指标进行分级。土壤pH按照酸碱性分类标准进行分级,然后将界限值填入对应指标的函数模型中,构成各指标的隶属度函数,见表7。
表7 隶属度函数模型及隶属度函数界限值
(六)评估指标权重值确定
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获得的各层次指标间的权重,见表8。
表8 评估不同层次指标权重
四、评估指标综合参数计算及等级划分
(一)计算公式
采用加法模型,对各评估指标实测值进行权重和隶属度计算,获得各项地球化学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综合指数;
fi-第i个评估指标的隶属函数值;
Ci-第i个评估指标的权重,为表征土地环境健康或土地肥力的各类指标。
(二)土地环境健康质量等级划分
研究区有害元素一等土壤和二等土壤面积分别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33.13%和38.04%,三等土壤面积占28.83%。研究区健康元素一等、二等及三等土壤分布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28.71%、22.04%和49.25%。分等标准,见表9。
土壤环境健康质量,研究区环境健康质量一等土壤占评估区面积的32.63%,二等土壤所占面积为34.13%,三等土壤所占面积为33.25%。见图1。
表9 土壤环境分等综合参数对应表
(三)土地肥力质量等级划分
研究区表层土壤必需大量元素一等土壤面积所占比例为38.92%,二等土壤面积占28.88%,三等土壤面积占32.20%。表层土壤必需微量元素一等土壤、二等土壤、三等土壤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36.46%、42.04%、21.50%。有益元素一等土壤面积占39.92%,二等土壤面积占27.29%,三等土壤面积占32.79%。分等标准,见表10。
土壤肥力综合评估,研究区表层土壤肥力属于一等的土壤面积占32.83%,二等土壤面积约为34.58%,三等土壤面积占32.59%,见图2.
表10 土壤肥力分等综合参数对应表
图1 土壤环境健康质量分等图
图2 土壤肥力综合分等图
(四)土地质量综合评估
对地肥力分等与土地环境健康分等结果叠置,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划分。研究区土壤分为优质、优良、良好、中等级差等五个等级,见表11。研究区良好及良好以上等级的土壤面积占全区面积的66.75%,其中优质级占2.29%;优良级土壤面积占34.75%,良好级土壤占29.71%,中等级别土壤占总面积的30.37%,差等级土壤在评估区所占面积为2.88%。25%;土地肥力质量分为三等,一等面积占32.83%,二等占34.58%,三等占32.59%;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估分等,分为优质、优良、良好、中等、差等五个等级,优质级面积占2.29%,优良级占34.75%,良好级占29.71%,中等级占30.37%,差等级占2.88%。
表1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分等表
图3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综合分等图
六、结论
(一)表层土壤整体偏酸性,有机质较丰富;氮、磷、硫、钼含量以适宜—丰富为主,全钾、钙、镁、铁、锰、锌、铜、硼、氯、钴、镍、钠、硅含量较缺乏;碘、砷含量普遍较低,镉、铅、汞整体含量偏高;基本未受到有机污染物污染。
(二)研究区土地环境健康质量分为三等,一等面积占32.63%,二等占34.13%,三等占33.
(三)研究区东部及东南部存在一片富硒区域,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以发展当地名特优农产品,可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步伐。
[1]游钦,孙梓耀等.黑龙江省典型市县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报告[R].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2009.
[2]陈怀满.环境土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郑国璋.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4]陆景冈.土壤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5]杨林章,徐琪.土壤生态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刘绮.环境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杨克敌.微量元素与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迟清华.应用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数据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9]李瑞敏,刘永生,王支农等.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研究-土地生态安全之地球化学探索[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10]奚小环.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J].第四纪研究,25(3).